福田区城管局(执法局)2014年工作总结
时间 : 2015-03-19 00:00来源 :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城管局的具体指导下,福田区城管局(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及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法治化智慧型高品质的国际化先导城区”的战略目标,以展现“福田价值”为标杆,以“城市管理质量提升年”为主线,强力推进景观优化、环卫提升、城管执法、市容整治等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市区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工作如下:
一、坚持品质优先,城区生态人文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
1.道路功能完善亮点纷呈。完成国花路、农园路、香林路等5条道路市政功能完善工程,打造出一批功能亲民、品味高雅的道路景观长廊,其中农园路被市城管局评为美丽深圳专家推荐精品道路。完成7个渠化岛的绿化种植和功能优化,街头景观节点层次更加丰富。
2.37公里环城绿道全线贯通。充分利用辖区现有都市绿道、公园绿道系统,通过打通绿道之间的断隔,建成37公里环城绿道,串联起福田“山、林、城、海”独特的都市风光,沿线设置了11个自行车租赁点,投放自行车1000辆。环城绿道项目被评为2014年福田民生实事“明星项目”,获王荣书记批示“近几年福田绿色空间建设的思路值得总结推广,花小钱,优大环境,增绿量,市民得实惠”。
3.立体绿化空间不断拓展。创新绿化理念,挖掘绿色空间,推动制定《福田区立体绿化优质工程评选办法》,以奖励优秀的方式鼓励辖区单位(小区)参与立体绿化。完成区法院等5个屋顶绿化项目以及侨香路香莲立交桥桥体绿化、振华西垃圾转运站等5个立面绿化项目的建设。
4.“最美阳台”活动深入推进。通过搭建最美阳台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活动,选取示范小区集中开展评比等措施,广泛发动辖区居民共建共享美丽家园,2014年参与“最美阳台”评选活动的家庭超过2000户,5个物业小区被创建为“最美阳台”示范点。
5.绿化管养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75棵小叶榕等古树名木的建档工作并制定方案进行专业保护,招标专业公司对门户地区、渠化岛等重点节点的时花进行精细养护和特色营造,将5.9万平方米“三不管”绿地纳入市政管养范围,复绿黄土裸露6279平方米。
二、坚持民生至上,城管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丰富扩展
1.深入开展公园建设。建成景田法治公园、田面老年公园、深圳人一天雕塑公园、凯丰小品公园、海滨消防公园等5座主题特色公园,公园总数达到106个,其中景田法治公园是全市首个以法治为主题的社区公园,被评为美丽深圳专家推荐精品公园。香蜜公园建设项目已完成立项、前期计划下达、可研报告批复等工作。
2.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巩固完善2014年创建的72试点小区,将全区247个机关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纳入垃圾减量分类试点,倡导“低碳办公、绿色就餐”。在109个小区安装废旧电池箱,60个小区安装废旧衣物回收箱。福田区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3.生活垃圾密闭收运全区推广。通过垃圾密闭减免费进站收运和老旧住宅区扶持政策,在全市率先推动生活垃圾从收集到运输再到进市政站处理的全过程密闭收运,目前已有430个小区主动申请加入生活垃圾密闭收运行列,密闭收运率达80%,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肯定。城中村(工业区)内25座垃圾转运站完成主体结构升级改造。
4.加强林业管理。组织市区两级、多单位多部门参与的处置安托山森林火灾应急演习,增强森林防火实战能力。加强林地巡查,聘请外包服务公司负责看护梅林后山,清理莲塘尾水库周边及禾镰坑水库周边乱搭建窝棚20余间次,2014年我区未发生一起盗伐盗猎事件,森林火灾实现零事故。
三、坚持精细管理,环境卫生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
1.城中村环卫爱卫实现一体化管理。进一步争取区财政支持,落实了城中村环卫作业全额投入,并提升环卫作业单价。公开招投标引进了三家专业公司进驻城中村开展爱卫消杀,“四害”密度明显降低。
2.持续提升环卫爱卫管理水平。率先在全市实现了道路及绿地保洁一体化,完善了环卫外包绩效考核指导办法,全区清扫保洁质量进一步提高。强化爱卫作业监督检查,建立爱卫消杀周检查和月讲评制度,督促外包公司提升“四害”消杀质量。
3.升级改造环卫基础设施。为老旧住宅区免费配备垃圾密闭桶1013个,建成梅林绿道移动公厕并已投入使用,完成辖区32座环卫工具房的维修、27座环卫工具房购置安装、8个站点公厕的装修装饰及5个公厕入口标识设置等项目。
4.全力防控登革热。组织“除四害”、“爱国卫生”、“灭蚊”等3次全区性统一爱国卫生行动,建立由消杀、监理、监测等人员组成的专业消杀队伍,加密对社区公园、老旧住宅区等重点地带蚊虫孳生点的消杀频次,累计出动消杀人员9000余人次,清理蚊幼孳生地约12500余处,灭蚊面积3830余万平方米,有效防止了登革热疫情扩散。
四、坚持依法行政,城管执法效能进一步强化促进
1.规范执法流程。梳理行政处罚事项446项,并对其中137项存在自由裁量空间的行政处罚事项进行了细化,进一步规范城管执法行为。探索建立城管、法院衔接机制,向法院提交两宗案件申请强制执行,畅通了城管案件法院强制执行渠道。城管公安“三联”机制有序运转,出警出勤评价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2014年共开展联动执法402次。
2.创新城市管理疏导机制。强化执法力度,对乱张贴当事人开出全市首例行政拘留罚单,震慑严重“三乱”违法行为,同时,在城中村、住宅小区等“三乱”多发地段设置便民张贴栏9个,疏导市民张贴需求。试点设置废品回收、大件家具回收、建筑垃圾中转站等疏导点,解决占道废品收购、家具乱丢乱放、建筑垃圾偷排乱倒等难点问题。
3.大力整治市容薄弱环节。开展以整治城中村脏乱差为重点的“迅雷行动”、“扫盲行动”,城中村、背街小巷、老住宅区等薄弱地段的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大力推行“垃圾不落地”,广泛播放公益宣传广告,加强环卫执法,处罚乱扔乱吐、门店垃圾外扫等608人次,引导市民自律。通过行车记录仪隐形取证、严重路段24小时监控等手段严控余泥渣土扬尘污染,2014年共查处余泥渣土违法行为84宗。
五、坚持改革创新,环境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深化提升
1. 全力做好市容环境综合考核迎检。建立考核预检制度和局领导挂点街道制度,并派驻40名城管工作人员至各街道协助工作,帮扶街道改善市容市貌。强化业务指导和经验推广,督促各街道用制度和规范促进城市管理工作。2014年市容环境综合考核中,莲花街道和华强北街道分获全市特区内第一名和第六名,我区获全市第二名。
2.打造福田特色城市视觉系统。开展户外广告整体规划,使辖区户外广告与现代商业和城市景观完美结合,完成华强北、CBD等部分区域的一体化设计方案,正在编制创建大厦等100多个商家的广告招牌设置控制性规划。发动深南大道等重要路段周边的32栋楼宇(片区)参与国庆辖区灯光营造,形成流光溢彩的夜间灯光景观天际线。2014年福田区获得“中国十佳户外广告管理示范区域”荣誉称号。
3.在全市率先实现犬只管理“一站式”服务。将登记流程中的犬只品种验证、芯片注射环节委托给具备资质的20家宠物医院办理,实现了“一站式”办证服务,2014年办证3666份,为2013年全年总办证数量的10倍多。在彩田村等养犬数量较集中的12个住宅区试点设置宠物便民箱,引导文明养犬。2014年3月市城管局在我区召开现场会,推广我区养犬管理创新做法。
4.建成数字指挥调度平台。完成福田区城市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充分整合公安视频、信息采集网格、执法通等信号源,对辖区市容市貌进行全方位智能监控,实现了从指挥中心到路面的快捷处置。
5.营造“开门办城管”良好氛围。从全球方案设计竞赛到公园建设方案出炉,先后举办13次香蜜公园“开门问计”活动,征集群众意见建议728条,开创了我市公园建设“开门问计”先河。6个工程项目从决策到施工全过程在“福田政府在线”城管局主页上公示,先后6次邀请市民代表、媒体代表参与公园体验、绿道骑行、生活垃圾密闭收运等现场体验活动,联合各街道大力开展“开门办城管”和“城管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六、坚持正风肃纪,队伍执行力进一步转变提高
1.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群众路线贯穿到城市管理实际工作中,共开展集中学习、领导讲学等教育活动86场,查摆出“四风”存在问题264个,制定整改措施88条,城管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2014年我局开展的4项民生实事的到群众认可,我局被评为福田区“亲民团队”,办理区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37件,满意率为100%。
2.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部门岗位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重新对全局338名干部职工的岗位进行岗位廉政风险等级评定。积极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通过组织“以案说纪”专题讲座、播放纪律教育警示片、组织三星级以上岗位工作人员参观福田区看守所等方式,强化全局干部职工的岗位廉政风险意识。
3.严格内部管理。完善服务外包管理信用评价制度,并开发了“信用评价系统软件”,对82家服务外包公司和承包商的工作进行实时跟踪和科学评价,2014年列入红名单2家,列入黑名单4家。按照区政府要求严格落实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改革,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规范公务支出,建立了单位内控制度,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
4.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和工青妇工作。严抓安全生产管理,与8个下属事业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了“三防”工作应急预案,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防疏散演习。做好扶贫双到工作,为和平县阳明镇均上村募集善款94.1万元。完成工会换届选举工作,组织开展了“三八”垃圾分类宣传、“五一”拔河比赛、第十届运动会和执法杯篮球赛等多项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