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工作动态

福田建设高品质绿色生态环境释放更多绿色福利

时间 : 2015-03-19 00:00来源 : 区城管局

  2014年9月,福田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关于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 加快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的决定》,建设高品质的绿色生态环境是高品质综合环境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福田区立足中心城区的特色及惠及民生的追求,以“绿色生态、惠民利民”为主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持续开展公园建设、绿道建设、道路绿化提升及立体绿化等绿化建设事业,大力增加绿量,打造高品位、高品质的城市绿化生态环境,福田中心城区的环境价值进一步提升,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彰显。目前,辖区绿化覆盖率达45%,远高于国内同等中心城区水平;建成公园106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3平方米;绿道总里程达147公里,初步建成“便捷有序、互联互通”的绿道网络,福田绿化事业已经走在全市前列。 

  (一)百园福田,出门进园,福田公园系统不断优化升级 

  福田区始终坚持绿化惠民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公园建设,针对中心城区可利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通过对全区分散的街头空地分批进行调研梳理,因地制宜的进行精品公园建设,不断满足辖区居民的绿色需求。 2014年,共建成景田法治公园、田面老年公园、深圳人一天雕塑公园、凯丰小品公园、海滨消防公园等5座主题特色公园,其中,景田法治公园是全市首个以法治为主题的社区公园。截至2014年底,辖区公园总数达106个,“百园福田”正在形成,辖区居民基本可以实现出门10分钟就走进公园。接下来,福田区将对辖区全部公园进行系统性整体规划,在关键位置和节点以改造提升、插绿插园、协议开发等途径建造新园,进一步完善公园功能设施,使辖区公园形成独特公园网络系统,提高公园的服务性和景观性、生态性。  作为市民关注的重点公园——香蜜公园,2015年福田区将全面启动建设,力争2016年项目整体完工,将其打造成为一流的国际化城市公园。同时,福田区充分借鉴新加坡等国内外发达城市成功经验,在全市首创道路休闲公园带建设模式,通过打开封闭、茂密的绿化带,铺设绿道,完善市政公共设施等措施,使单一的道路绿化带升级成都市综合型休闲公园带,2015年将完成4条道路休闲公园带的升级改造。 

  (二)山城林海,层林尽染,福田绿道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新去处    

  随着市民对绿色健康生活的向往,绿道骑行休闲已成为辖区居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内容,在绿道建设中,福田区注重强化衔接互通,在加快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新建和整理完善的同时,着力加强城市绿道、社区绿道自身的互通以及与省立绿道的衔接,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并进一步完善提升已建绿道的配套服务设施;注重公众参与,调动福田区相关职能部门及人大代表、市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掘、利用绿道旅游休闲、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综合性服务功能,形成公众广泛参与、共享绿道建设成果的格局;强化交通接驳,结合城市慢行交通网的建设,加快建立完善绿道自行车租赁系统,加强与公共交通的接驳,完善绿道连接线以及绿道与道路交叉口的安全设施,提高绿道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目前,福田区共有绿道147公里,涉及深南大道等主要城市道路、各主要居住区以及各大公园区域。2014年,福田以打造福田的“翡翠项链”为主旨,着力串联福田的公园、绿地、社区,形成一个网络,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的有效对接,让城市居民与自然和睦相处。 

  在辖区绿道网络基本完善的基础上,2015年,福田区重点以创建友好的城区慢行空间为中心,对辖区含绿道系统在内的慢行系统进行全面规划,先行对福田中心区周边5公里范围(包括景田、梅林、莲花北、新洲、石厦、皇岗等片区)进行慢行系统改造,增设慢行接驳通道、风雨连廊系统、采用对角过街、拓宽人行通道等,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性和快捷性。同时推进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二期建设,规划增加50个自行车站点和1000辆以上公共自行车,进一步满足市民绿色出行需求,打造“以轨道为核心高品质的公交服务,高度崇尚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的慢行系统。 

  (三)完善功能,提高品质,福田道路尽显人文关怀 

  近年来,绿化提升成为全市绿化工作的重点,种树栽花早已不足为奇,也有市民朋友表示,福田的绿化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不宜再增加植物密度。因此,福田的绿化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于环境和景观的提升,而是着眼于市政功能完善,着眼于更多服务市民、方便市民方面。 

  在这种人文关怀理念的引导下,2014年,福田区完成国花路、农园路、香林路等5条市政道路功能完善工程,打造多条功能亲民、品味高雅的道路景观长廊。通过部分铺装更换、路边增设迷你花园及照明系统、道路隔离带增设花箱、道路两侧增植绿化植物、广告牌及立交桥美化等途径,优化城市道路功能,让单一的城市道路与城市生活更紧密,与行人、居民关系更加融洽,提高居住环境的附加值。同时完成7个渠化岛绿化美化,街头景观层次更加丰富。 

  2015年,福田区将继续以国际先导城区的品质要求,开展梅丽路、新沙路、中心区二号路的市政功能完善工作,将中心二号路打造成集文化、艺术、休闲、消费为一体的中心步行街区,将梅丽路打造成以果绿色为主色调的休闲景观大道,将新沙路打造成连接周边小区和滨河、新洲两条主干道的绿荫通廊。同时积极开展地铁3期工程完工的16万平方米区属管辖绿地的复绿工作,梳理辖区地铁出入口、人行通道口景观建设街头小品,提升城市景观品味。 

   (四)挖掘增量,拓展空间,福田立体绿化打造街头空中花园 

  面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扩张,而城市中可用于绿化的面积却越来越少的形势,创新绿化理念,挖掘绿色空间,减少建筑物屋顶热辐射的各种立体绿化形式成为拓展城市绿化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自2010年以来,立体绿化作为福田打造“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立区战略越来越受到重视,据初步统计,全区共有立体绿化面积近16万平方米,其中屋顶绿化面积23545平方米,桥体绿化面积20000多平方米,墙体绿化面积约10万平方米,各式花箱花钵面积10608平方米。仅2014年就完成了福田区法院、侨香路香莲立交、振华西垃圾站等10个立体绿化示范点的建设,2000余户居民参与了阳台美化。在立体绿化建设工作中,福田区坚持“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并重、政府牵头与企业参与并重、规划布局与示范点建设并重、宣传教育与阳台美化并重”四项原则,尤其注重阳台美化工作,并将其作为推广生态文明的抓手和人人参与城市绿化建设最有效的形式,大力开展立体绿化事业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广大市民爱绿、创绿、享绿,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绿化,人人热爱绿化”的绿色生活氛围,发挥立体绿化的生态效益。 

  2015年,福田区将继续选取公共物业开展屋顶绿化以及桥体绿化等示范项目的建设,力争到2015年辖区立体绿化示范项目达30个,并深入推进阳台美化工作,在主要沿街建筑物的阳台(窗台)推广种植或摆放鲜花,选取5栋物业打造示范点,初步形成美丽绫空线。在此也向广大市民倡议,希望大家积极参加到阳台美化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绿色生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五)认捐认养,爱绿护绿,福田绿化开启公众参与新模式 

  福田区近年来的绿化事业建设过程中,注重吸收公众意见,将公众参与作为发展绿化事业新的推动力,先后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媒体代表、市民代表等开展“踏公园献良策”、“问计人大代表”、“公园骑行”等体验活动,请社会各界代表为公园建设出谋划策,广泛凝聚社会共识,问计于民。2015年,福田区将在正在建设的香蜜公园、安托山公园中适当划分绿地,视工程进度和季节等情况,组织市民义务植树、开展植物认捐认养等活动,满足市民爱绿护绿的需求;组建绿化管护志愿者队伍,发动周边居民对城区绿化管护工作进行监督,及时举报破坏绿地等违法行为;继续开展阳台美化活动,发动广大市民美化自家阳台,为我市生态城区建设作出贡献,营造城市绿化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做爱绿护绿的光荣使者。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