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业空间开发模式,推进低成本产业空间精准落地
信息提供日期 : 2020-12-21 14:40来源 : 深圳市福田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

产业空间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破除空间缺失限制,深度集聚创新资源,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可以激发创新活力主体,推动打造产业链条健全、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突出的福田产业联动生态圈。
福田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以产业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创新产业空间开发模式,着力解决城市规划与产业空间布局联动不足,建筑设计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高,运营管理增值服务平台建设不全等问题,推进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精准落地,为产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构建产业空间布局联动机制。将产业空间发展的目标性和匹配度作为规划及建筑审批的重要决策因素,以产业发展导向为依据、以产业空间落实为目标,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联合发改、工信等产业主管部门开展产业布局及空间设计研究,并将相关研究结果作为项目下一步规划、建筑方案设计相关审批工作的重要依据。目前已批计划规划的城市更新工改项目共25个,可提供产业空间近500万㎡。
(二)加强空间配置与服务配套。根据项目所在片区整体产业发展定位,发挥规划统筹功效,对项目及周边拟更新用地进行动态产业及配套互补调剂。如针对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的产业研发需求,在城市更新规划阶段落实产品中试、项目申报、金融服务等产业配套服务建筑空间、高端研发人员配套居住和生活需求空间。在项目园区内规划并配置关联性强的政务服务职能空间,打通政府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
(三)打造优质低成本产业空间样板工程。参考万科云城、天安云谷等先进综合型园区建设经验,以梅彩三星工业区、车公庙天安数码工业区等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为试点,在规划、审批时充分考虑建筑功能的合理布局、生产研发效率的有效提升、产业从业者工作与生活的复合需求,建设丰富的产业配套空间与舒适的公共交往空间,为我区建设低成本优质产业空间提供设计标准和样板,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现代园区转型。
(四)鼓励工业区开展综合整治、产业提容,以微更新保障低成本空间规模,重点关注正在孕育成长、处于初创期的种子企业,增加更新主体的低成本产业空间供给比例,吸引潜力型创新群体。
(供稿信息员:蒋敏、陈玲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