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福田街道办事处 > 工作动态

福田街道“民生微实事”唱响为民生服务主旋律

信息提供日期 : 2017-01-19 00:00来源 : 区福田街道办

  走进深圳中心区的岗厦村,就被岗厦小学外墙的大型艺术浮雕“正气墙”所吸引。凝视近60米的青色大理石浮雕“正气墙”,艺术意味浓郁,起伏动感性强。“正气墙”既保留了城中村的文化根脉,也为干部群众筑起了一道信念教育的丰碑。这是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2016年“民生微实事”项目之一。

  2016年是民生微实事的上台阶年,福田街道服务民生,力求把“民生微实事”办实办好。福田街道主管领导、社区责任团队、“两代表一委员”走进社区,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诉求,准确把握民意,切实解决居民身边的小事、难事、急事。每一个投资不多的项目,都温暖了居民的心头,真正起到了民心工程凝聚民心的作用。全年共征集微实事项目249个,立项210个,计划投入资金2006万,其中投入财政资金1610万,撬动社会资金投入396万。年底,已经完成157个项目,53个项目正在实施中。

  动态办民生 我的实事我作主

  福田街道围绕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着眼于“动态办民生”,由政府定向拨出专项经费,民主办理,让老百姓自己讨论决定钱怎么花、事怎么办,实现“我的实事我作主”。为充分保障社区居民在项目提出、项目决定、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上的话语权和决定权,精心制定 “三议三公开”的流程,即定什么项目、由谁来做项目和验收项目都经过居民代表充分商议讨论后,再由居民议事会票决并公示,保证项目“服务民需,实现民意,体现民愿”。在项目程序上,采取“即议即办”方法,从简从速,每个项目经居民提议、商议、决议后,立即采购、迅速施工,快速办理;在项目监管上,接受“两代表一委员”和居民代表的全程监督,体现“自下而上”高度自治,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民意工程;在项目资金模式上,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采取“政府投入+撬动社会资金”措施,充分撬动社会资源参与,如,创办福田白领e家综合服务平台,街道投入资金35万元,带动星河国际集团投入200万元,为CBD近万家企业和15万白领提供党群活动、学术交流、青年交友等一系列服务。在制度层面上,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为社区治理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门办实事 解决群众身边事

  福田街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公共区域设施及受益面广的服务类项目为重点,践行群众路线,注重创新,利用“微实事”平台,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身边小事、急事、难事。邀请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社区,实施街道领导干部驻点社区等,开展“聚民心·听民声”活动。通过现场接听民生热线,网络留言等多种途径收集群众意见,然后进行分类整理,跟踪落实,建立起民生项目库。项目成效不是政府“拍脑袋”说了算,而是由街道委托第三方,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和项目专家进行满意度测评,激发了辖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事务的热情,居民民主自治权利得到明显发挥,推动了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福华社区2016年“民生微实事”项目16项,其中12项已完成,4项在进行中。区党代表、社区党委书记黄永生说:“福华社区属老住宅区,环境较差,也是区长挂点社区。区委肖亚非书记、刘柏廷常委、街道苏伟书记心系民生,经常和我们一起走商铺,访民户,问民声,听民意,为居民出良方献实策,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如,医疗小区的道路1985年建成,年久失修,路面凹凸不平、破损严重,曾有老人摔过跤,住户出行很不方便。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投入35万元,对道路进行全面整修,路面焕然一新,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问题解决了,小区居民交口称赞。黄大爷说:“这道路铺平了,我出行也放心了。民生微实事真正为老百姓办实实在在的好事啊”。福田南路属圩镇社区管理,交通配套不足,不能满足群众出行。区人大代表、社区党委书记李伟东说:“福田南路原来只有1条公交线路,且是单边公交站台,有的办事群众乘车来,但不知道在哪儿搭车返回。“两代表一委员”走访社区了解了社区难事后,积极与交委沟通,协调规划增加了2条公交线路,并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增设了双边公交站台,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需求。

  旧貌变新颜 群众生活更方便

  “民生微实事”项目,激活社区建设“一池春水”。福田街道依据群众期盼,对现有的文化广场、社区公园、文化站点等修缮改造,实现场地利用的最大化、资源共享的效率化,得到辖区市民普遍点赞。

  改造边防大院危墙。福华社区位于福景路的边防大院是居民住宅区,小区内有一堵围墙,因年久失修,墙体多处已出现倾斜、裂缝,特别在边界处,受植物根系生长发达的影响,造成围墙大面积开裂,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每逢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该围墙都作为社区工作站的重点巡查地段。为了彻底治愈居民的“心病”,福华社区工作站迅速启动民生微实事项目,出资20万元,在15天内对长90米,高3米的危墙进行拆除重建。

  改造福民文化广场。福民社区以老旧住宅小区为主,8个居民小区居住着5000多户住户。福民广场是整个社区唯一的休闲活动场所,但因年代久远,路面残破、设施老化,居民开展文体活动极不方便。民生微实事投入26万元对福民广场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

  改造渔农社区金地名津出入口路面、皇岗村广场楼和皇岗村下围二村地面。这些位置均因人流量较大,路面坑洼不平,特别是下雨天,积水严重,影响居民出行。民生微实事出资77万元实施整治。尤其渔农社区金地名津毗邻福田口岸,民生微实事出资38万元,撬动社会资金60万元,铺设路面,不仅提升了福田口岸的形象,也解决了周围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建设社区文化 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社区文化是社区的灵魂,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进居民间的沟通与联系,维系邻里间的感情,形成和睦、融洽、安宁的氛围。福田街道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问题结合起来,创新文化表达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盈群众内心世界,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立“的哥的姐花鼓戏乐队”,开展口岸社区御园艺术团培训服务、“花与生活”插花艺术、公益活动、福田村“社区艺术公益培训”大汇演等大型公益服务项目,深受辖区居民的欢迎。

  ??组建的哥的姐花鼓戏乐队。1300多名湖南攸县的哥常年居住在福田辖区,皇岗社区流动党支部于2008年组建“花鼓戏乐队”,队伍逐年发展壮大,目前队伍约20人,成为出租车行业人数最多的一支业余音乐团队。 2016年“民生微实事”项目出资4000元用于支持乐队添置演出服装和乐器设备。“的士花鼓戏乐队”积极参加社区公园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成为深圳出租车行业的骨干文艺团队,先后应邀参加福田、罗湖、宝安、龙岗等地的社区公益演出,陆续演出20多场,观众1万多人次。2016年的深圳公园文化节,该乐队成员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为2000余名观众献上经典的《刘海砍樵》节目,让慕名而来的深圳务工人员高呼过瘾。“花鼓戏乐队”成立后,通过演出交流,提升境界,的姐成员自发创立 “巾帼爱心车队”,每逢妇女节、教师节、学生高考、中考的时候,她们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接送服务。

  开展口岸社区御园艺术团培训服务和“花与生活”插花艺术公益活动。口岸社区御园艺术团针对社区家庭主妇文体艺术培训需求的多样性,为社区提供菜单式持续系统的文体艺术培训服务,帮助家庭主妇掌握基础的文体艺术知识,举办艺术沙龙,成立学习小组,帮助家庭主妇扩大交际融入社区,促进身心健康。皇岗社区的“花与生活”插花艺术,让观众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免费体验花艺,享受花艺,装点家居生活环境,提倡环保公益理念。

  开设福田社区艺术普及公益课堂。由社区居民建议,街道指导,以“重新发现,拥抱生活”为主题,开展艺术、交流、创客、公益等活动,普及乐器、声乐、舞蹈等各类艺术。如,2016年9月24日下午,在福田CBD怡景中心城中庭举办的艺术公益活动,活动现场彩虹墙上写着“你在烦恼什么呢?”,当好奇的市民摘下墙上分别代表财富、健康、家庭、友谊、事业的徽章时,会发现背后写着勇气二字,当人们戴上徽章,一群面带笑脸的人突然出现,为你照相、为你歌唱,甚至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给每一位参与者释放压力,收获勇气。一位女孩照完相后告诉说,这个活动很好玩,把自己的烦恼释放出来,可以轻松面对生活。

  福田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苏伟说:“新的一年,我们将唱响真情服务的主旋律,进一步加大惠及民生的项目征集和实施,继续探索强核引领、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不断推进新常态下的社会治理能力。”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