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发展和改革局 > 湾区福田 > 最新动态 > 湾区要闻

超越美元!人民币成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1-19 16:23来源 : 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南方+
2021-11-29

  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举行新闻通气会,发布解读广东2020年全年经济金融数据,同时就广东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等社会问题答记者问。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人民币已经超越美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亮点频现

  2020年广东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有这几大亮点

  推进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跨境理财通、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准备工作,增加接入FT账户体系的试点银行,指导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出台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指南。

  促进科技和金融融合发展。完善科技创新的融资服务,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以“两试点一平台”抓金融科技工作,广东省金融科技应用试点16个重点项目已全部上线;广州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一批5个创新项目已入盒测试;外汇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在广东上线推广,并拓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场景。

  提高民众生活便利性。开通粤澳跨境电子账单直接缴费业务,方便澳门居民跨境缴纳在广东产生的生活费用。推进港澳代理见证开户试点,截至2020年末,港澳居民开立内地个人Ⅱ、Ⅲ类银行结算账户12.7万户。

  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扩大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截至2020年末,内地九市与港澳之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7.17万亿元,其中,2020年1-12月2.99万亿元,占本外币收支的51.2%。实施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个人贸易便利化、一次性外债登记等外汇改革试点。

  防范金融风险。发起成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建立起金融风险信息共享机制。与澳门金管局建立粤澳反洗钱合作机制,开展同一金融集团内部关注名单联动核查工作,促进风险防控关口前移。

  两项试点扩大至全省

  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区域范围由大湾区扩大至全省,业务范围由货物贸易拓展至服务贸易,并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自2019年1月试点启动以来,广东试点业务规模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0年末,辖内累计办理试点业务4.6万笔,金额合计近423亿美元。

  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推广至全省,企业资本项目收入支付凭支付命令函直接在银行办理,无需事前提交真实性证明材料,银行审核时间压缩9成以上。全年大湾区内地城市共有500多家企业办理相关业务,对外支付金额超60亿美元。

  人民币超越美元

  成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2020年,全省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4.12万亿元,同比增长26.2%,占本外币的比例达40.1%。目前,人民币已是广东第二大跨境结算货币,并超越美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跨境人民币更高水平便利化试点由自贸区拓展到大湾区,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截至2020年末已有563家广东(不含深圳)企业纳入名单。

  截至2020年末,试点银行累计为广东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及境外企业开立FT账户2006个,其中制造业、高新科技行业占比分别达34%和24%;办理资金业务3396笔,金额折人民币2130亿元,高度契合广东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跨境理财通”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将择机推出

  为促进粤港澳三地市场互联互通,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人行广州分行积极推动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准备,草拟实施细则,与有关监管部门进行深入研讨,涉及的操作及技术层面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择机推出。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