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发展和改革局 > 湾区福田 > 最新动态 > 湾区要闻

香港在深圳河南建卫星城,后续来了!2025年开建,首批居民及企业2032年迁入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5-11 14:22来源 : 读创、香港商报
2021-11-29

  香港发展局透露,配合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科技园,预料可提供3.1万个房屋单位,当中七成为公营房屋,可容纳共8.4万人口,并提供约6.4万个就业机会。

  港府目标是在2025年展开建造工程,争取首批数以千计的居民及若干企业在2032年迁入。

  5月10日,香港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新界北发展。发展局透露,3个新发展区中,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较有条件最早开放,有望建设为高密度商住发展区,北部会预留作科技及企业用途,配合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科技园,预料可提供3.1万个房屋单位,当中七成为公营房屋,可容纳共8.4万人口,并提供约6.4万个就业机会。

  局方又指,港府目标是在2025年展开建造工程,争取首批数以千计的居民及若干企业在2032年迁入。

  首批居民料最快2032年迁入

  特区政府2018年完成《发展新界北部地区初步可行性研究》(下称《新界北初步研究》),建议以全面规划的方式发展新界北,并物色了3个具发展潜力地区,分别为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新界北新市镇(涵盖香园围、坪輋、打鼓岭、恐龙坑及皇后山)、文锦渡物流走廊,作为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以满足香港跨越2030年的长远房屋、社会及经济需要。

  计划创造6万个就业机会

  发展局及土木工程拓展署于昨天会上专题介绍新界北发展计划。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涵盖总面积约320公顷的土地(包括逾80公顷棕地),当中约有一半为私人土地。根据初步土地用途规划,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可支持住宅发展项目,提供约31000个单位,可容纳约84000名居民,同时可作经济及就业方面的用途,包括创新及科技、商业及零售/餐饮/娱乐用途,从中可创造约64000个就业机会。

  发展局称,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不单能增加土地及房屋供应,同时可创造就业机会,透过重新发展棕地,亦可改善环境及促进职住平衡。此外,为缔造一个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小区,并提供一系列政府、机构或小区设施,政府会将智能、环保及具抗御能力的措施纳入有关发展建议。

  下半年即展开勘查设计

  据特区政府提交的文件显示,发展枢纽中的拟议创新及科技发展主要包括企业及科技园,可为高端制造业及配套设施提供用地。企业及科技园将与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产生协同效应,巩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

  发展局表示,将尽快优化初步土地用途规划以制订建议发展大纲图/建议发展蓝图,勾画详细土地用途、车辆通道、行人路、就特定地块订定发展参数(如建筑物高度和地积比率),进行多项技术评估、举办公众参与活动,完成所需的法定及行政程序,以及就配套基础设施工程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地盘平整水平、道路走线及布局、渠务工程、污水系统设施等。

  当勘查研究及设计元素大致完成后,特区政府会申请拨款以便开展工程。目标是让首批居民可于2032年迁入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而大部分人口的入伙和就业安排,会配合预计于2034年投入运作的拟建北环线及新田站的落实时间表。

  为此,发展局将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就勘查研究及工程设计申请约7.938亿元拨款;至于属于余下阶段的新界北新市镇及文锦渡物流走廊,局方将向财委会申请约2.08亿元拨款作工程研究。特区政府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展开勘查研究及设计元素,并在24至52个月内逐步完成相关工作。

  港铁北环线2034年落成

  另外,特区政府早在今年3月就向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报告,并就皇岗口岸实施“一地两检”安排与深圳市政府达成共识。立法会于3月24日通过政府动议,支持进一步推进“一地两检”安排。由于释出的土地毗连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北部,因此亦将被纳入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以作全面检讨及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工程的设计工作,务求充分发挥有关地区的发展潜力。

  当天会上多名议员关注该区铁路发展能否配合新界北未来人口需要,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宁汉豪响应指,完成发展后,预料有约20万至30万人迁入新界北,届时必定要有对外的交通基建,港铁北环线整体预料在2034年落成,而2032年迁入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约1000人,属小规模,强调发展局会与运输及房屋局互相配合,希望不会对交通造成不良影响。

  新市镇至少容纳20万人

  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10日讨论的新界北发展计划,除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之外,其余的新界北新市镇和文锦渡物流走廊,总面积约为1140公顷(包括约160公顷棕地),当中约有一半为私人土地,在加强运输基础设施后,有潜力容纳不少于20万人口,并提供约13.4万个主要来自创新及科技、商业、物流及零售/餐饮/娱乐用途的就业机会。后两个地区不单能增加土地及房屋供应,同时创造就业机会,透过重新发展棕地,亦可改善乡郊环境及促进职住平衡。

  据特区政府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显示,《新界北初步研究》为整个新界北发展项目制定了概括的土地用途概念。正在进行的规划及工程研究会制定详细的发展建议,包括考虑到新界北新市镇和文锦渡物流走廊位于边境地区具发展潜力地区的地理优势;以及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并充分考虑区域性发展因素,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纲图,以及“十四五”规划的内容;及为理顺跨境货车车流而实施的“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策略。

  把握湾区机遇重要抓手

  新界北新市镇和文锦渡物流走廊预期将于中至长期内逐步推行。是次规划及工程研究的整体目标是建议合适的土地用途和发展参数,并建议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就新界北新市镇和文锦渡物流走廊制定建议发展大纲图,以为日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工程的详细规划和实施作出指引。同时,亦将探讨如何通过采用“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城市”的策略,优化发展密度,以促进城市、乡郊及自然共融,令新界北新市镇更以人为本、互相连系,以及更能促进健康生活,缔造可持续的宜居环境。

  特区政府在2016年公布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提到新界北及东大屿都会是政府物色以应付香港长远社会和经济需要的两个策略增长区。而在2018年完成的《新界北初步研究》,当局建议以全面规划的方式发展新界北,并以更有效的方式运用新界的荒废农地和棕地,令新界北发展计划成为重要的土地供应来源,以建设新小区,发展现代化产业和需要在过境口岸附近营运的行业,同时改善现有地区的居住环境。

  据介绍,新界北位处策略性的边境位置,由此前往深圳和粤东地区极为方便,该处亦将成为《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研究中建议的北部经济带和东部知识及科技走廊的新发展重心,藉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增长的区域经济所带来的机遇,以及应对日后的经济挑战。(记者:冯炜强)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