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教育局 > 工作动态

深圳市教科院教研员赵志祥老师为华新小学语文教学“问诊把脉”

信息提供日期 : 2018-11-16 14:46来源 : 区教育局

  语文课堂革命,华新表达到底该走向何方?语文的“语”与“文”到底该走向何方?11月13日下午,福田区华新小学开展语文教研主题活动,深圳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赵志祥老师给该校全体语文老师送来了一场“及时雨”。

  “小学语文,教什么?”

  “我的家庭藏书有多少?”

  “学校的图书馆我去过几次?”

  “让学生阅读,我自己读了吗?”

  “学生的试卷,我自己做过吗?如果做,能得多少分? ”

  赵老师的一连串叩问,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深深思索。都说要教学生一滴水,先生要先有一桶水。我们有那一桶水吗?我们有的水经得起质量检测吗?都说厚积才能薄发,我们的积淀在哪里?我们所拥有的真的足以引领孩子们前行吗?

  语文课堂革命,应该是教师文学素养提升的革命。

  赵老师通过自己的上课实例《鲸》、《赵州桥》及古诗文经典名句的幽默质疑,生动直观地和老师们诠释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其核心词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一堂课下来,孩子们习得的应该是“终身受用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语文知识、方法、技能。”而这些知识、方法、技能如何艺术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何让学生如饥似渴地主动化为自身的素养更是教育智慧的挑战。

  赵老师一篇《匆匆的语文》像一面镜子唤醒着老师们的课堂:“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语文教学里的我,究竟做了些什么呢?只有舍本逐末的分析罢了,只有无病呻吟的挖掘罢了,只有师生互相伤害的作业布置与批改罢了……过去的日子,阅读如轻烟,被分析吹散了;背诵如薄雾, 被挖掘蒸融了。孩子们巴望着来到我统治的世界,语言、习惯、情趣、能力都没留下,转眼间也将茫茫然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我的好心换来的偏是让我和孩子们白白走这一遭啊?”

  语文课堂革命,应该是教师语文课堂育人观的革命。

  语文,语文,先有语,再有文。语文课堂就应该有语文课堂的样子,立足阅读,立足写作,做语文课独有的教学。而“守住小学语文教学的底线。扎扎实实抓好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实实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是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华新表达到底该走向何方?做保底语文,就是我们的方向。语文的“语”与“文”到底该走向何方?让学生习得终身受用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语文知识、方法、技能,就是语文教师该走的方向。(文/邓丽云)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