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教育局 > 工作动态

“课堂革命·福田表达”深圳福田课堂变革新生态全国展示活动之“感创”音乐教学专场

信息提供日期 : 2019-12-11 09:25来源 : 福田区教育局

  

  11月28日-12月1日,为期4天的“课堂革命·福田表达”深圳福田课堂变革新生态全国展示活动之“感创”音乐教学专场分别在福田区东海实验小学和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举行。现场汇集全国教育专家、学者、教授、教研员和音乐教师,以“感创”音乐教学为主题,探索“感创”音乐教学的最优实施路径,构建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提升与发展的新课堂,全面展示福田教育内涵发展和课堂变革的成果。

   

  现场,中国教科院体艺所所长吴键、中国教科院艺术与国防教育研究室主任许洪帅、深圳市德体卫艺处处长冯妍妍、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院长郭其俊、福田区教科院副院长聂俊青、福田区教科院综合部部长徐燕、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爱青、浙江省音乐教研员杜宏斌、广东省音乐教研员杨健、深圳市音乐教研员胡樱平、广东省特级教师刘宏伟等领导、专家出席现场活动。

  全面呈现课堂变革成果 培养学生“创真、创善、创美”能力

  自2018年起,“课堂革命·福田表达”深圳福田课堂变革新生态全国展示活动已经先后举办了九场,包括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中学语文、校园足球、中学数学、小学英语、语文主题学习、初心德育、智能教育专场等,线上线下观课人次逾百万,得到了全国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和持续关注。本次举办的“感创”音乐教学专场旨在引导学生们在“感情、感韵、感意”的高品质审美过程中“知美、行美、悦美”,培养提高他们“创真、创善、创美”的能力。

  11月28日早上,在福田区东海实验小学管乐队激越雄浑的乐曲声中正式拉开了“课堂革命·福田表达”深圳福田课堂变革新生态全国展示活动的序幕。郭其俊和杨健担任本次活动主持。

  开幕式上,许洪帅首先对福田区音乐教育科研改革取得的累累硕果表示祝贺,认为福田区坚持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坚持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全国学校美育和教育改革的典型样板。冯妍妍在发言时表示,福田区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始终坚持面向每一个孩子,始终坚持立足每一节课堂。福田“感创”音乐教学主张的提出和践行,更是把目光聚集在面向个体艺术素养的全面普及,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心为本,以质量为本,值得分享和进一步推广。“期望福田区继续发挥首善之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在德育美育等多个方面创造新的经验,继续为深圳的教育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

  

  随后,“感创”音乐教学首倡者张定远用微报告的形式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她的研究成果《用“感创”音乐教学促进课堂教学变革》,报告从五大方面阐述了“感创”音乐教学的提出背景、内涵及理论依据、音乐教学设计、六类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标准。她期望通过这一教学新主张,让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成为音乐课堂变革的良好推力。

  除此之外,尹爱青在《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研究——以“感创”教学为例》的讲座中充分肯定了福田区音乐课堂变革中“感创”教学主张的创举,强调了音乐教育普及性和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福田区把音乐教育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位学生十分不易,希望张定远老师进一步完善“感创”音乐教学理论依据、构建“感创”音乐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体系,发出福田声音。”

  杜宏斌则通过《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生本课堂》这一主题讲座帮助大家厘清了“核心素养”、“音乐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个素养的概念及内涵,正确理解核心素养、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关系,建议老师们在备课、上课的时候既要从内容出发确立教学目标,又要最终指向人的素养培育发展,使二者能够互为关照,俱为一体,共同对学习行为以及受教育者素质给予结构性、整体性阐释,这些都与“感创”音乐教学主张的践行进行了极好的补充。

  展示优秀音乐课例 追求课程创新性、高阶性、挑战性

  11月28日下午,福田区园岭实验小学弦乐队和福田区福田小学班级口琴乐队带来精彩表演。随后,在胡樱平的主持下,福田区教科院附小老师吴丽娜为大家带来了观摩课《捕鱼歌》。该课以感受音乐节拍作为导入,在聆听与律动创编中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在演唱中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创”中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合作能力,在体验渔民勇敢拼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应积极、乐观、自信;张定远给大家带来了欣赏课《快乐的啰嗦》。该课作为第二课时的拓展欣赏课,整合多首彝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受弹拨乐合奏、摆手舞律动、民族风格特点的混合拍子后,演唱演奏并创编旋律。其教学方法多样,感中有创,创中有感,感创交融,教学过程丰富多样;福田区华富小学老师闫晓萌执教的舞蹈课例《蜜瓜熟了》在曼妙的舞姿中开始,由此引入新疆的文化特产,借助新疆的蜜瓜节,以舞蹈为媒、引用舞蹈元素开展奇妙的蜜瓜品鉴之旅,调动了学生创编的积极性,开发了创造能力。

  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老师李陈陈的课例《山》结合歌曲节拍特点导入教学,在二声部的演唱教学中启发学生对比观察不同乐句,将歌曲乐句间的情绪变化表现出来。课堂充分发挥了口风琴的辅助作用,给予学生在演唱形式上创作创编提供空间;福田区外国语学校老师赵剑欣带来的是欣赏课《缤纷舞曲之雷鸣电闪波尔卡》,师生共同用舞蹈演绎波尔卡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了解波尔卡的特点,通过不同律动感受乐段“绝妙”“巧妙”“精妙”之处。最后在讨论缤纷舞曲的师生互动中结束。

  

  在优秀音乐课例展示后,杜宏斌从三个维度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第一,现场课很好的诠释了“感创”,“感”是音乐学习的开始,“创”是音乐学习的结果。第二,“感”中有“创”、“创”中有“感”,每个领域密不可分。第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变革是课堂变革的意义所在。   

  尹爱青对展示课例也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提出金课的三个标准分别是:创新性,高阶性,挑战性。她赞赏执教老师十分注重呵护孩子的创造力,师生在平等、交流、对话、碰撞的氛围下进行了真善美的创造。同时,尹老师对今后的教学研究指导了方向:一是关注学科本质做进一步的“感创”;二是多一些和声练习以增加美的体验;三是加强学生对音乐背景文化的体验。

  创新推出“感创”音乐教学模式  形成“普惠”育人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福田教育致力于打造“本真、适才、普惠”的高品质教育,在课堂改革上鲜明地提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总目标,福田音乐教育工作紧扣课堂,以教育部《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在福田区教科院院长郭其俊的引领下,音乐教研员张定远带领小学音乐教研团队,遵循音乐学科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首倡“感创”音乐教学主张,制定“感创”评价标准,强调音乐教育由“感”出发,以“创”呈现,变课堂、践活动、创评价,进而形成“普惠”育人机制,让舞台不再是少数“明星学生”的阵地,音乐活动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惠及每一个学生。

  “感创”音乐教学主张得到了同行以及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首倡者张定远老师分别在香港举行的“海峡两岸”教学论坛和全国第二届音乐教育大会上进行了宣讲。近三年,自区域性推动“感创”音乐教学主张以来,福田的音乐课堂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越来越喜欢音乐课,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意表达越来越丰富,老师的教学课例在省市频频获奖,出版教学专著四本。(通讯员:颜慧敏 魏华 揭舒婷)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