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战疫青春!福田教师以外语专长支援一线口岸防疫
信息提供日期 : 2020-05-07 17:24来源 : 福田区教育局
自响彻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一批批青年抗疫战士危难时刻显身手,在抗疫战斗中闪光逆行。在福田有这样一批冲在抗疫前线的青年教师,他们在认真完成线上教学的工作之外,还发挥自己的外语专长,主动请战支援深圳口岸防疫工作,为守护家园平安贡献青春力量。
为做好防范境外输入病例工作,深圳市各口岸早早发出征集令,号召外语沟通能力强的志愿者加入防控队伍,补充人员力量。福田教育系统第一时间派出由12人组成的外语志愿服务小分队,支援深圳各大口岸的防疫工作。这些“逆行”的青年教师,用实际行动践行当代“五四”精神。
“抗疫需要,我能去!”——上步中学青年教师林楚凯
林楚凯志愿服务所在的深圳湾口岸,是深圳人流量最大的口岸。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组织入境人员进行健康申报,并核对旅客的途径路线与目的地,在初步确保安全之后,再将旅客交由各街道进行下一步检测隔离。
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志愿服务还要拿出“客服”精神,以便应对旅客的负面情绪。“当入境旅客人数较多时,部分旅客在口岸等候时间较长,难免产生一些情绪,因此我们志愿者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安抚入境旅客的情绪。”林楚凯解释道。
由于防护服穿脱复杂,为了不去洗手间,包括林楚凯在内的所有防疫人员就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工作前和工作时从不饮食。这样厚重、不透气的“战甲”一穿就是8个小时。
志愿服务的工作可谓辛苦又危险,但是林楚凯认为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有每个人都力所能及地付出努力,全民抗疫的战争才能全面打赢”。
“我可以,马上到!”——南华实验学校青年教师张楚楚
因为入境人员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口岸防疫也急需小语种翻译志愿者。2月底,在看到福田区外办发布紧急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南华实验学校的张楚楚老师立刻前往“境外人员预隔离点”怡馨酒店公寓,为韩国来深人员做韩语翻译,引导对方配合深圳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
3月6日,张楚楚又作为志愿者代表,在南华实验学校的校园为韩国仁川市录制防疫视频。“我愿意与韩国仁川的人民们并肩同行。相信只要我们互帮互助,共同守望,一切阴霾都将过去!韩国加油!仁川加油!”张楚楚用韩语为韩国人民送去中国人民的祝福。
“我可以,我能来!”——南华实验学校青年教师丘婷婷
“我可以,我能来!”这是南华实验学校英语教师丘婷婷在接到学校询问能否参加出入境人员的防疫工作时,干脆利落的回答。
身为两个幼童的妈妈(一个2岁,一个7岁),丘婷婷老师为了兼顾家庭和志愿服务,便将大女儿带在身边。由于她所负责的岗位需要24小时四班轮值,所以陪伴女儿的时间不确定,如果轮到她半夜去做志愿服务,女儿就自己睡觉;如果凌晨去做志愿服务了,女儿就自己起床吃早饭,登录空中课堂上课。
纵有万难,也阻挡不了这位“女战士”逆行的脚步。
“社会需要,就得担起这份责任”——梅华小学青年教师刘海清
与丘婷婷老师不同,梅华小学英语教师刘海清暂时还没有家庭的后顾之忧。在得知刘海清将前往深圳湾口岸,支援境外输入防控志愿工作时,电话那头传来刘海清爸爸支持的话语“既然社会需要,咱们就担起这份责任”。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与入境旅客沟通、引导入境人员填写表格、安抚入境人员的情绪和维持秩序……这是刘海清每天的工作内容。8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尽管有些疲惫,但刘海清还是经受住了考验。
在参与防疫工作之余,刘海清还坚持每天在休息的时候给孩子们布置作业、检查并批改每一份作业,耐心地解答孩子和家长的疑问。当得知刘海清老师到深圳抗疫一线服务时,二年级的孩子、家长以及学校的同事纷纷为刘海清老师点赞,叮嘱她注意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
在孩子们心中,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像战士一样勇敢!
“做好防护措施,才能贡献更多力量”——红岭中学石厦初中部青年教师刘金岩
防疫志愿者号召刚一发出,红岭中学石厦初中部体育组“90后”教师刘金岩立即报名前往一线参与支援服务,将工作重心从相对安全的教学一线转战到了深圳湾口岸和广州白云机场。
刘金岩是红岭中学石厦初中部的体育老师,并且精通英语、韩语两门外语,于是他成为广州白云机场到深圳湾4号专线的负责人,也负责承担与外籍人士英语、韩语的翻译沟通工作。
随着回国人员逐渐增多,刘金岩必须24小时待命,有任务即刻出发去广州白云机场将入境的相关乘客接至深圳湾进行人员分流。
有疫情的地方就有风险,而刘金岩选择留在危险的第一线。有一次从广州回深圳湾的途中,车上有几名乘客出现了咳嗽的症状。刘金岩发现后立即联系深圳湾现场指挥负责人,叮嘱大家做好防范措施,准备好救护车,并在到达深圳湾时立刻将出现症状的人送到医院进行检查。
一系列工作完成后,刘金岩已大汗淋漓,却不能脱下闷热厚重的防护服透透气,“按要求做好防护措施,希望自己不要被感染,才能贡献更多力量。”刘金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名为“责任”的主题教育课。
“做了志愿者,更加敬佩医务人员”——莲花小学青年教师沈文茜
从繁忙的线上教学转战到深圳湾口岸,莲花小学“90后”英语老师沈文茜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深圳湾口岸担任现场翻译志愿者,协助做好查验健康申报、体温监测筛查、实施医学巡查等工作。
从穿戴防护服到结束防疫服务脱下装备,每天至少9个小时,沈文茜已经逐渐习惯了防护服和护目镜,“但是佩戴N95口罩长达7小时还是会略有不适,因此我们也更加理解医务人员的艰辛。”她说,“希望全球各国都能尽快渡过难关,期待大家早日摘下口罩,看到深圳志愿者亲切地笑脸。”
“危急时刻,我希望能做些什么”——景鹏小学青年教师王琴
“在全世界都被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我能为大家做些什么呢?”这是景鹏小学英语组的王琴老师这段时间的思索。当“机会”来临,1998年出生的她,毫不犹豫地去了一线口岸支援防疫工作。
由于福田汽车站缺少人手,第一天,王琴被临时安排到福田汽车站担任翻译。与口岸不同,福田汽车站的外籍人员相对较少,真正翻译的机会不多。在汽车站工作的这段时间王琴感受到最多的不是工作的辛苦,而是旅客们的理解与友善。当她亲手送走旅客,收到一声声“Thank you”的时候,她表示,“新冠无情人有情。那一句句‘Thank you’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让我对这次工作充满信心。”
下班后,在返回驿站的旅途中,大楼屏幕亮起“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看着这一张张滚动的照片,王琴和所有支援小伙伴一样,一天的疲劳散去,敬佩感油然而生。“广东援鄂医疗队凯旋,深圳人民以最高礼遇接英雄们回家。这是伟大的时代,这是伟大的祖国。与子同袍,共克时艰!”王琴激动地说道。
除了外语教师志愿者之外,福田还有很多教师志愿者深入一线、走进社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他们用年轻的肩膀,扛起了责任与担当,成为守护深圳平安的坚实堡垒的一员,他们的志愿服务行动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文:朱晓芳 颜慧敏 图:各相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