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虽有进步 未来增长任重道远—福田区2017年度经济发展报告(2018年第1期)
信息提供日期 : 2018-04-17 00:00来源 : 本网

初步核算,2017年我区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20.56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8.4%;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7.51亿元,增长9.2%,高于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8.2%)1.0个百分点;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74.51亿元,增长24.8%,高于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23.3%)1.5个百分点;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0.27亿元,同口径增长1.5%;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61亿元,同口径增长2.2%,高于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2.0%)0.2个百分点;
——实现进出口总额7116.04亿元,增长3.1%
——实现出口总额2703.34亿元,下降11.4%;
——实际利用外资7.98亿美元,增长13.2%;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71亿元,增长11.3%;
——完成税收总额1505.57亿元,增长7.6%。
一、经济发展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情况
初步核算,2017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20.56亿元,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4亿元,增长6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0.34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09.18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为0.03:5.50:94.47,三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与去年同期(93.63%)相比提高0.84个百分点。
从地区生产总值主要行业看:
贡献最大的仍是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51.14亿元,增长8.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5.4%,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34.6%,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749.54亿元,增长5.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9.6%,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12.8%,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包含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07.69亿元,增长14.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9.0%。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0.58亿元,增长17.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4.9%,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28.8%,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37.11亿元,增长11.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4.1%,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18.7%,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
从与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相关的23个主要指标看:
从我区可掌握情况的12项指标与全市对比,仅3项指标高于全市,分别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和建筑业增加值现价增速。有9项指标低于全市,分别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速、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速、住宿业营业额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增速、房地产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速、营利性服务业(其他)营业收入增速、财政预算八项支出合计增速。
表1 2017年与GDP相关的23个主要核算指标情况表
序号 | 行业指标 |
福田完成值 (%) |
全市完成值 (%) | 福田与全市差距(百分点) |
1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 | 63.0 | 50.7 | 12.3 |
2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2.2 | 9.3 | -7.1 |
3 | 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 | - | - | - |
4 | 建筑业增加值现价增速 | 15.5 | 12.8 | 2.7 |
5 | 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速 | 6.3 | 9.1 | -2.8 |
6 | 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速 | 13.8 | 15.6 | -1.8 |
7 | 住宿业营业额增速 | 6.9 | 9.5 | -2.6 |
8 | 餐饮业营业额增速 | 8.4 | 5.6 | 2.8 |
9 | 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速 | - | - | - |
10 | 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速 | - | - | - |
11 | 水上运输总周转量增速 | - | - | - |
12 | 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增速 | - | - | - |
13 | 邮政业务总量增速 | - | - | - |
14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速 | - | 8.2 | - |
15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 | - | 14.3 | - |
16 | 深圳地区证券交易额增速(错月) | - | -2.4 | - |
17 | 保费收入增速(错月) | - | 24.6 | - |
18 |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 | -45.0 | -8.9 | -29.2 |
19 | 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速 | -8.2 | 21.0 | -29.2 |
20 | 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增速 | -13.1 | 12.0 | -25.1 |
21 | 电信业务总量增速 | - | - | - |
22 | 营利性服务业(其他)营业收入增速(错月) | 17.4 | 24.9 | -7.5 |
23 | 财政预算八项支出合计增速 | 9.4 | 37.7 | -28.3 |
(二)主要行业运行情况
1、工业
2017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50.27亿元,同口径增长1.5%;实现增加值150.61亿元,同口径增长2.2%,高于全年目标任务0.2个百分点。前10强企业中共有4家生产出现下降,其中联想信息、理光工业降幅较前三季度扩大;前10强中生产增长企业共6家,其中4家企业增幅有所放缓。
2、商业
2017年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7.51亿元,占全市社零总额比重达三成,增长9.2%;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全市十区第一名和第二名,其中增速高于全年目标任务1.0个百分点。
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3277.05亿元,增长6.3%,占全市比重达50.3%。前20强批发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5329.55亿元,增长16.9%。前20强中经营增长企业有15家,其中4家企业增幅超过50%;7家企业销售额增速与上年相比实现由负转正。
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490.23亿元,增长13.8%,占全市比重达三成。前10强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331.47亿元,增长8.2%。
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4.52亿元,占全市比重达三成;增长6.9%,十区排名第四。前10强住宿企业实现营业额23.22亿元,增长7.2%,比整体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速快0.2个百分点。
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08.45亿元,占全市比重达三成;增长8.4%,十区排名第一。前10强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75.11亿元,增长16.9%,比整体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快4.5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4.51亿元,总量十区排名第六;增长24.8%,超过全市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高于市下达全年目标任务1.5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239.40亿元,增长32.6%,占全部投资的63.9%;非房地产完成投资135.11亿元,增长13.1%,占全部投资的36.1%。完成建安工程投资244.18亿元,建安比例65.2%,建安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0个百分点;建安工程投资增速17.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十区排名第五。
固定资产投资中,完成城市更新投资151.97亿元,增长35.8%;完成工业投资10.41亿元,其中工业技改4.17亿元,分别增长143.8%和107.5%,分别完成市下达全年任务的231.3%和173.8%。房地产销售方面,全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46.75万平方米,下降45.0%,较前三季度回升11个百分点。
4、规模以上服务业(“3+2”行业[2])
2017年我区“3+2”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36.33亿元,增长13.2%;总量全市排名第二。分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00.89亿元,增长13.6%,增速全市排名第四;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0.66亿元,增长20.0%,增速全市排名第五;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60.29亿元,增长4.2%,增速全市排名第四;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44.48亿元,增长13.4%,增速全市排名第五。
(三)新经济业态运行情况
2017年新业态发展良好,成为抵御经济风险,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1500.79亿元,增长9.8%,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4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9.3%;专门专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48.90亿元,增长13.9%,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5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1.7%;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14.73亿元,增长9.5%,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1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5.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69.7%;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29.37亿元,增长8.6%,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2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1.2%;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56.40亿元,增长9.0%,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6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9.3%。
表2 2017年福田区主要经济业态发展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累计 | 增长速度(±%) |
总部经济 |
| ||
总部企业增加值 | 亿元 | 1500.79 | 9.8 |
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39.3 | |
专门专业服务业 |
| ||
专门专业增加值 | 亿元 | 448.90 | 13.9 |
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11.7 | |
现代服务业 |
|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 亿元 | 2514.73 | 9.5 |
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65.8 | |
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 | % | 69.7 | |
高新技术产业 |
| ||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 | 亿元 | 429.37 | 8.6 |
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11.2 | |
文化产业 |
| ||
文化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356.40 | 9.0 |
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9.3 |
新业态中供应链企业整体向好,前十强商业供应链企业实现销售额1839.21亿元,增长9.0%,高于其他商业模式增速。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限上商业企业实现网上销售额1179.65亿元,增长1.24倍。10家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引领消费市场,综合体数量占全市逾两成,共承载商户1468户,实现销售额96.20亿元,增长7.0%,对繁荣我区商业市场起积极作用。
(四)集约型指标发展情况
2017年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达48.57亿元/平方公里,增长8.4%,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倍;税收地均集约度为19.14亿元/平方公里,增长7.6%,位列十区第一;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1.48平方米,下降7.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203.45千瓦时,下降2.8%;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4.95吨,下降3.9%,均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作为深圳发展排头兵,福田“高产低耗”模式进一步夯实。
二、区域比较
(一)全市十区比较
2017年,福田区经济量增质优,稳步提升,与全市其他区相比,呈现经济总量稳居前列,质量效益领先全市,增长速度运行平稳的特点。
1、经济总量稳中有进。从总量指标看,福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区分别高560.73亿元、1.78亿美元、3345.05亿元、246.6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三,低于排名第一的南山区780.94亿元,低于排名第二的龙岗区38.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排名第四,低于南山区、龙岗区和宝安区;固定资产投资额位居第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第八位。
2、质量效益持续领跑。从效益指标看,福田区地均生产总值48.57亿元/平方公里和地均税收19.14亿元/平方公里均领跑全市各区,地均生产总值比排名第二的罗湖区高77.0%。我区以不到全市4%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全市近两成的地区生产总值产出,集约化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在兄弟城区中名列前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均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3、增长速度稍显靠后。从速度指标看,福田区除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排名第四,实际使用外资增速、进出口总额增速排名第五外,其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处中后位次,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排名第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第九,出口总额增速位居第十,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表3 2017年深圳市十区主要指标比较
绝对值单位:亿元、亿美元、亿元/平方公里
指标名称 | 福田 | 罗湖 | 南山 | 盐田 | 宝安 | 龙岗 | 光明新区 | 坪山区 | 龙华区 | 大鹏新区 | ||
绝对值 | 3820.56 | 2161.19 | 4601.50 | 585.49 | 3448.36 | 3858.62 | 850.12 | 605.06 | 2130.16 | 330.02 | ||
增长率(%) | 8.4 | 8.6 | 9.1 | 8.5 | 9.2 | 9.8 | 9.8 | 12.1 | 8.8 | 6.8 | ||
绝对值排名 | 3 | 5 | 1 | 9 | 4 | 2 | 7 | 8 | 6 | 10 | ||
增长率排名 | 9 | 7 | 5 | 8 | 4 | 2 | 2 | 1 | 6 | 10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绝对值 | 150.61 | 57.12 | 1860.26 | 71.68 | 1545.01 | 2240.65 | 441.89 | 350.02 | 1134.47 | 208.49 | |
增长率(%) | 2.2 | 0.7 | 7.1 | 2.6 | 9.7 | 12.0 | 13.2 | 14.2 | 12.0 | 4.5 | ||
绝对值排名 | 8 | 10 | 2 | 9 | 3 | 1 | 5 | 6 | 4 | 7 | ||
增长率排名 | 9 | 10 | 6 | 8 | 5 | 3 | 2 | 1 | 4 | 7 |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绝对值 | 374.51 | 228.98 | 1096.76 | 148.65 | 817.06 | 946.69 | 371.56 | 377.66 | 618.27 | 77.66 | |
增长率(%) | 24.8 | 24.2 | 23.5 | 21.3 | 25.6 | 24.0 | 22.8 | 26.8 | 24.9 | 5.2 | ||
绝对值排名 | 6 | 8 | 1 | 9 | 3 | 2 | 7 | 5 | 4 | 10 | ||
增长率排名 | 4 | 5 | 7 | 9 | 2 | 6 | 8 | 1 | 3 | 10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绝对值 | 1817.51 | 1256.78 | 803.87 | 77.39 | 779.06 | 732.12 | 120.31 | 77.64 | 287.80 | 60.89 | |
增长率(%) | 9.2 | 9.1 | 9.1 | 8.9 | 9.0 | 9.2 | 9.0 | 9.5 | 9.2 | 8.7 | ||
绝对值排名 | 1 | 2 | 3 | 9 | 4 | 5 | 7 | 8 | 6 | 10 | ||
增长率排名 | 2 | 5 | 5 | 9 | 7 | 2 | 7 | 1 | 2 | 10 | ||
实际使用外资 | 绝对值 | 7.98 | 3.01 | 6.20 | 0.15 | 4.82 | 1.01 | 3.50 | 1.01 | 0.74 | 1.13 | |
增长率(%) | 13.2 | - | -18.6 | -85.0 | 48.9 | -49.8 | 575.3 | 58.7 | -41.4 | 385.2 | ||
绝对值排名 | 1 | 5 | 2 | 10 | 3 | 8 | 4 | 7 | 9 | 6 | ||
增长率排名 | 5 | - | 6 | 9 | 4 | 8 | 1 | 3 | 7 | 2 | ||
指标名称 | 福田 | 罗湖 | 南山 | 盐田 | 宝安 | 龙岗 | 光明新区 | 坪山区 | 龙华区 | 大鹏新区 | ||
进出口总额 | 绝对值 | 7116.04 | 2312.38 | 3031.62 | 1842.16 | 3770.99 | 3229.60 | 739.49 | 925.70 | 3756.39 | 93.74 | |
增长率(%) | 3.1 | -20.4 | 15.2 | 10.3 | 1.7 | 0.8 | 1.2 | 1.0 | 15.5 | 38.7 | ||
绝对值排名 | 1 | 6 | 5 | 7 | 2 | 4 | 9 | 8 | 3 | 10 | ||
增长率排名 | 5 | 10 | 3 | 4 | 6 | 9 | 7 | 8 | 2 | 1 | ||
#出口总额 | 绝对值 | 2703.34 | 1754.29 | 1984.68 | 1424.11 | 2456.70 | 2346.72 | 446.72 | 557.80 | 2193.98 | 67.10 | |
增长率(%) | -11.4 | 14.2 | 14.9 | 26.1 | 3.1 | 4.6 | 2.6 | 0.7 | 8.1 | 49.7 | ||
绝对值排名 | 1 | 6 | 5 | 7 | 2 | 3 | 9 | 8 | 4 | 10 | ||
增长率排名 | 10 | 4 | 3 | 2 | 7 | 6 | 8 | 9 | 5 | 1 |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绝对值 | 163.71 | 97.63 | 237.82 | 33.67 | 235.64 | 236.78 | 49.75 | 45.47 | 120.80 | 24.12 | |
增长率(%) | 11.3 | 15.8 | 27.6 | 3.9 | 11.9 | 1.4 | 12.1 | 25.2 | 10.7 | 5.1 | ||
绝对值排名 | 4 | 6 | 1 | 9 | 3 | 2 | 7 | 8 | 5 | 10 | ||
增长率排名 | 6 | 3 | 1 | 9 | 5 | 10 | 4 | 2 | 7 | 8 | ||
税收总额 | 绝对值 | 1505.57 | 489.85 | 1325.05 | 76.87 | 625.90 | 628.30 | 126.67 | 106.15 | 386.55 | 65.40 | |
增长率(%) | 7.6 | 6.1 | 30.3 | -6.6 | 17.0 | 3.6 | 16.7 | 27.5 | 14.9 | -0.02 | ||
地均生产总值 | 绝对值(亿元/平方公里) | 48.57 | 27.44 | 24.58 | 7.84 | 8.69 | 9.93 | 5.47 | 3.65 | 12.13 | 1.12 | |
增长率(%) | 8.4 | 8.6 | 9.1 | 8.5 | 9.2 | 9.8 | 9.8 | 12.1 | 8.8 | 6.8 | ||
绝对值排名 | 1 | 2 | 3 | 7 | 6 | 5 | 8 | 9 | 4 | 10 | ||
增长率排名 | 9 | 7 | 5 | 8 | 4 | 2 | 2 | 1 | 6 | 10 | ||
地均税收 | 绝对值(亿元/平方公里) | 19.14 | 6.22 | 7.08 | 1.03 | 1.58 | 1.62 | 0.81 | 0.64 | 2.20 | 0.22 | |
增长率(%) | 7.6 | 6.1 | 30.3 | -6.6 | 17.0 | 3.6 | 16.7 | 27.5 | 14.9 | -0.02 | ||
注: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绝对数单位为亿元。实际使用外资绝对数单位为亿美元。税收总额口径不一致不做比较。
(二)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比较
福田区作为深圳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会展中心,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已具备国际化特征,与中国香港、新加坡两个国际化中心城区相比,我区经济增速领先,地均集约度高,但是人均指标待提高。从数据上看,2017年前三季度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分别比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高4.3和4.7个百分点。2017年前三季度福田区地均生产总值达35.79亿元/平方公里,比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分别高1.34倍和66.4%;人均生产总值19.13万元,比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分别低16.9%和31.1%,差距较上半年进一步收窄。
表4 2017年前三季度福田区与中国香港、新加坡指标对比
指标 | 单位 | 福田区 | 中国香港 | 新加坡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815.14 | 16924.61 | 15472.73 |
增速 | % | 8.2 | 3.9 | 3.5 |
地均生产总值 | 亿元/平方公里 | 35.79 | 15.31 | 21.51 |
人均生产总值 | 万元 | 19.13 | 23.03 | 27.77 |
人口密度 | 万人/平方公里 | 1.87 | 0.66 | 0.77 |
面积 | 平方公里 | 78.66 | 1105.70 | 719.20 |
年均常住人口 | 万人 | 147.12 | 734.96 | 557.12 |
注:汇率换算:1港元=0.8736元RMB, 1新元=4.8621元RMB。
三、当前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福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创新动能不强。服务业占比偏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充分,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数量占比全市较低,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足1%,低于国际国内发达地区水平。二是产业升级成本偏高。写字楼租金和住房价格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优质企业增量引进困难,存量企业存在外迁倾向,人才吸引力有所弱化。具体表现在:
1、地区生产总值方面:
一是金融业增速持续下滑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减弱。金融业是我区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的35%,但目前增加值增速已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持平,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减弱。近年来全市和我区金融业均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但受国家金融调控以及市场因素制约,当前全市和我区的金融业增速已滑落至个位数。金融业发展的不稳定对我区经济运行平稳冲击十分明显,需要高度关注。
二是研发投入(R&D)不足拖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受产业结构等条件制约,我区研发投入(R&D)总量少且强度低,十区排名靠后。随着地区生产总值新核算方法的实施,各区经济发展思路和全市十区排名已发生改变。从市局反馈的数据看,全市R&D直接纳入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占R&D总量七成,我区R&D纳入地区生产总值的总量十区排名倒数第四。2017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已被龙岗区超越,现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已位列全市十区第三。若我区研发投入情况不加以扭转,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还将陆续被其他同城兄弟区(如宝安区)赶超。
三是新增“四上”企业数量优势不够。2017年我区新增“四上”企业数量为1038家,排名全市十区第三,低于南山区(1566家)和宝安区(1244家),高于龙岗区(893家)等。我区退出企业较多,净增量相对不足,潜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目前我区“四上”企业总数已超过4700家,南山区“四上”企业总数超过5200家,但我区“四上”企业的单位产出能力明显低于南山区“四上”企业。我区新增“四上”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不如兄弟区。
2、主要行业方面:
一是工业企业产能转移扩大,城区改造加速产值流失。我区工业重点企业持续异动,如联想系统集团内部订单大幅下降、理光公司主打机型被总部转移至泰国生产、新美亚科技公司劳资纠纷、开发微电子厂区面临城市更新等问题,生产经营持续下滑态势。特别是联想信息全年转移产能近35亿元,对我区工业影响很大。其次重点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对我区原有工业企业影响加大,工业产值加速外流,需要引起关注。
二是消费市场外流加剧,商业中小企业发展不容乐观。2017年壹方城、万象天地等兄弟城区标杆项目相继开业,而2018年仅龙岗区计划开业项目就达10个,我区社零基数居高,消费分流持续加剧,对我区商业影响十分明显。当前我区商业主要靠行业前20强企业拉动,而其他企业增速普遍低于前20强企业增速,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不乐观,对行业贡献率不足,需要引起关注。
三是供应链行业受政策调整预期将缩减业务。国税总局第35号文《关于调整完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事项的公告》,从上年11月1日起,供应链企业出口业务和生产企业的购销关系将转变为代理关系,供应链企业出口业务由目前报送商品销售额改为报送代理进出口业务的代理服务费。该税务政策调整预计将影响企业一定程度缩减购销业务,从而造成营业额流失对我区乃至全市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在未来一年将产生较大影响。
四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投资结构亟需改善。随着地铁项目相继完工,平安总部大厦及CBD金融机构大楼相继建成,我区大型基建项目数量日渐紧缺,投资项目储备不足情况亟需重点关注。其次,我区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占主导地位,占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二,而非房地产项目仅占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全区投资过于依赖房地产拉动,易受相关政策和企业行为冲击影响。纵观全市各区,均以非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为主,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为辅。我区需从根本上改善投资结构。
五是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流失严重。2017年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搬迁至外区55家,预计流失营业收入138.98亿元;从外区迁入8家,预计带入营业收入21.88亿元。预计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净流出117.1亿元,对行业发展造成冲击,需要引起关注。
四、对策与建议
【宏观方面】
一是着力推动规划落实。实施《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和《福田区落实〈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行动计划》,以“金融+科技+文化”为方向,以“曼哈顿+硅谷”为对标,以“CBD+高新区”为载体,奋力打造世界级湾区现代产业引领区。制定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配套实施方案及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发展专项政策。
二是全力降低成本。实施“八项倍增计划”,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强化产业发展动能。积极落实省、市关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配套实施细则。着力破解空间紧约束及成本高企问题,加快打造低成本空间试点,通过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力争区政府主导的优质产业空间年内超过50万平方米。
三是深化投资效能提升。继续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改革,不断健全完善代建制,建立代建评价监督机制。加快推广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实施机制。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出台打造社会影响力投资高地政策意见,有序推进社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是大力筑牢创新基础。聚焦科技产业创新,紧密对接市创新“十大行动计划”,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服务平台在福田布局。加快个人征信机构、人行金融科技研究院、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分中心等基础研究机构落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生物医药、大数据、微电子、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大力培育和引进“独角兽”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小巨人”。加快建设中一知识产权城和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加强国家级的福田“双创”示范基地、华强北“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风投、创投业态有序发展。联合深交所开展企业上市定制化培训,培育一批拟上市企业后备力量。落实“福田英才荟”计划,大力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及创业团队。积极筹办特色学院,鼓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网络教育,支持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技术成果在福田孵化。
五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深圳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20条措施。落实“深圳品牌”战略。进一步规范完善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政策,探索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小散乱污”企业整治,推广“工业上楼”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和安商稳商工作力度,建立重点企业外迁预警机制和报告制度。加强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工作,加大重点企业扶持、激励政策力度。壮大发展集体经济,支持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周密组织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以一流的法治环境和政府服务,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中观方面】
一是紧抓与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相关的23项主要经济指标,逐一研究各指标发展的决定因素,明确各指标牵头单位,采取最为有效的方式促进我区经济发展。
二是继续夯实金融业传统支柱产业地位,加大对批发业企业扶持力度,巩固我区支柱产业核心优势。同时,要注重对未来福田产业布局研究,精细化梳理影响未来福田发展的高增加值、高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行业话语权并占领行业制高点的优质企业。
三是注重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紧抓市场先机和发展机遇,注重培养初创型独角兽企业,抢占未来行业话语权和竞争力。
【微观方面】
一是全力做好重点企业稳商工作。重点企业特别是区百强企业,在各行业中占比重大,对整体经济影响举足轻重,服务好这些企业对完成年度任务将事半功倍。区政府将各行业龙头企业相关信息反馈各产业部门,产业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与扶持,特别是将地区生产总值前百强和各行业前20强企业作为安商稳商重点,明确责任部门专门做好稳商工作,避免优质存量企业流失,同时,加大企业走访力度,尽力协助解决企业经营困难,为我区经济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全力推动重点行业稳步发展。首先要继续夯实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基础,同时加大对营利性服务业中“3+2”行业的培育力度,引优培优结合,构建多元支撑我区经济运行的新模式;其次要加快政府八项支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建设,促进非营利性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第三要扭转我区房地产业不利局面,关注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从业人员数以及从业人员报酬指标运行情况;第四要继续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将地区生产总值贡献与税收贡献同步考虑,利用数据监测预警平台,增加统计数据前置审核。
三是全力提升统计数据监测水平。进一步加强企业统计人员培训,制定企业统计员业务技能提升计划,拨出专项经费鼓励统计员准确及时填报统计报表;进一步强化对行业以及企业基础数据和重点指标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提出预警预判;继续推进“福田区经济数据监测预警系统”的项目建设工作,全面提升统计监测预警水平;高度关注统计调查制度和核算制度的变化,及时培训传达至产业部门,并积极介入全区经济增长系列相关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设性意见,提高产业部门扶持企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全力加强产业部门信息共享。建立经济部门信息互通机制,定期召开企业情况沟通会,邀请产业部门和市场监管及税务部门参加,统计部门通报企业异动数据,各部门通报企业异动情况,做好信息共享共通,确保新注册和新引进四上企业及时纳统,以零基数计入当期贡献。
(区统计局综合核算科:孙星光、陈彦、许颖、刘璐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