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9-12-10 11:26来源 : 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3月份组建以来,我局对标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四大中心”建设要求,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人文优势,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全力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文化艺术、文物、广播电视、旅游和体育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引进时尚总部企业,实施文化艺术空间再造,严格市场执法监管等,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加快建设凸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教育特色的人文高地。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布局一批重点项目,打造时尚产业新高地
1.强力推进车公庙湾区时尚总部中心。依托车公庙泰然立城项目,规划建设湾区时尚总部中心。在时尚产业高峰论坛发布《湾区时尚总部中心发展规划》,成立全国首个城市国际时尚战略执行机构——福田国际时尚战略委员会,召开2019福田国际时尚商业圆桌峰会嫁接国际时尚资源。走访车公庙片区的万科滨海云中心、泰然、中洲湾及天安等项目,通过限价、给予租金补贴等措施,打造低成本产业空间。扶持本土时尚品牌,引进时尚总部企业、高端时尚媒体等。
2.成功打造华强北科技时尚特色文化街区。围绕“创新创业”“科技时尚”“文化旅游”三大定位,突出“中国电子第一街”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华强北人文环境质量,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街,通过“一街一馆三城”“二维业态三度空间”“华强十景”“四大计划”等措施,打造以科技和时尚为主题元素的文化特色街区。在华强北步行街启动全国首个5G体验试点街区,通过快闪体验店、外摆体验点、街头文艺活动等为市民提供多样5G生活服务。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聚集人气,拉动消费。国庆期间,街区人流量高达66万人次。
3.有序推进华强北博物馆建设。落实华强北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规划建设华强北博物馆,通过挖掘丰富的人文、产业历史资源,传承和保护中国改革开放缩影、创新创业圣地、草根创业精神,让博物馆成为记录传奇故事的活载体、承载深圳人共同回忆的体验馆、推广华强北品牌影响的新窗口、刺激全产业创新升级的催化器,目前该项目正稳步推进中。
(二)强化“大文化”市场管理,严格政府执法监管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机制。先后出台执法预警、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关制度。举办安全生产培训13场次,累计培训从业人员3000余人次。组织星级酒店、娱乐场所等文体旅游场所签订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承诺书500余份,全区57家歌舞娱乐企业、20家星级酒店皆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和配备应急管理人员。
2.侦破重大侵犯著作权案件。成功侦破“优存数码电器”严重侵权案件,该案是我国首次对以U盘为存储形式向公众销售盗版侵权录音录像制品、侵犯著作权人权益行为开展刑事打击,是我国作为“全国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打击侵权盗版的典型案例,及全国扫黄打非督办案件。也是我区首例通过网络平台侵犯著作权的犯罪案件,亦为扫黑除恶保护知识产权的典型案例。
3.提升执法监管效能。出动执法人员8820人次,检查各类场所2969家次,投诉278宗,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038册,罚款人民币100700 元。组织开展清理整治“黑网吧”专项行动,持续对辖区黑网吧重拳打击,维护市场经营秩序。现查封取缔黑网吧13家,查扣电脑设备156套。
4.强力开展“扫黄打非”。以扫黄打非工作为抓手,做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以2019年两会、第十九届文博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对实体书店、音像店、报刊亭等开展执法检查,立案查处10宗,没收非法出版物1038册,吊销许可证1家,拆除电视机顶盒2个、遥控器1个、卫星锅10个、转换器7个,罚款20200元。
(三)开展一批精彩活动,展示文化事业新收获
1.第十五届文博会活动精彩纷呈。以“1+9+34”的强大阵容亮相,包括1个主场馆展区、9个分会场和34个配套文化活动,展示福田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福田主、分会场总成交金额达240.39亿元,相较第14届文博会增加13.6%。经文博会组委会评选,福田区获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展出作品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三项、银奖一项、铜奖两项。
2.建装论坛展现顶级设计风采。成功举办2019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奖)颁奖典礼,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6580份,展示了国内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的最高水平,吸引500余人参与,广泛开展行业交流,企业探索创新发展道路。
3.首届大湾区时尚产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深圳时装周”期间,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以“核心引擎 启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时尚产业高峰论坛”,时尚产业领军人物、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国际时尚大咖云集福田,共商粤港澳大湾区时尚产业发展格局和前景。共建 “福田湾区时尚总部中心”核心引擎,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框架下,重磅发布《湾区时尚总部中心发展规划》。
4.2019年福田区新春戏曲晚会气氛热烈。在深圳大剧院承办2019年深圳市福田区新春戏曲晚会。此次晚会经典荟萃、名家云集,既有少儿京歌,也有越剧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评剧《花为媒》、粤剧《紫钗记》选段,及梅派经典《贵妃醉酒》、程派经典《锁麟囊》选段等。晚会所有门票免费向市民派送,获得市民一致好评。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丰富多彩。与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福田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由我局主办的活动包括雷佳独唱音乐会、大型合唱交响音乐会《祖国颂》、2019年福田区诗书礼乐公园艺术节、大型新编京剧现代戏《狼牙山》、大型原创现当代舞剧《追梦人》、大型民族舞剧《驼道》等大型文化惠民演出。
6.多项非遗传承品牌活动集体亮相。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10个街道20个社区,举办讲座诊疗等活动,受众逾2.5万人次。以“福田?传承”非遗文化品牌整合文化遗产资源,依托学在福田、艺在福田等5大板块活动开展,向市民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在下沙文化广场举办福田区第二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暨“福田围村风情季”活动,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亮相。
(四)立足福田图书馆,多措并举推进全民阅读
1.突出高位推进,丰富阅读设施。建成运营保税区主题图书馆、南园街道玉田社区图书馆、桂花苑图书馆,完成香蜜公园主题馆建设主体转隶。目前有区公共图书馆107个,全市占比16%,位列各区之首,包括1个区总馆、10个街道图书馆、88个社区图书馆和8个主题分馆。支持精准扶贫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合作建设“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图书馆福田馆”,配送图书5万册。
2.丰富文献资源,推广全民阅读。今年区图书馆共采购纸质图书共计8.28万册,音像263册,交送新书76409册、音像1171册。举办数字化阅读空间活动59场,参与人数约920人次,其中视障IT帮扶活动13场,参与人数约360人次。总分馆接待读者314.5万人次,总分馆新办读者证9995张,文献外借量达71.4万册次,外借人次达17.7万人次。区总馆电子阅览室上机12000万人次。解答读者咨询约10万余次,接听读者咨询电话及接待约10000次。区图书馆获得“2019年广东图书馆学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创意生活空间”业务案例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案例三等奖,“盲健同行-视健IT技术培训”获得“2019年深圳<党建·青年公益>典范大赛”十佳典范项目。
3.丰富活动开展,打造书香福田。一是举办“绘本剧嘉年华”活动。以论坛、邀请剧、工作坊、大师讲座、绘本剧大赛和征文比赛等贯穿全年的丰富形式,创新阅读生态。来自深圳、佛山、株洲等地的图书馆或学校的8支队伍上演节目,参与读者达1100人次。二是举办重点主题阅读活动。推出迎新春系列主题、共读半小时、“阅享悦读”换书集市等主题阅读活动,参与人员1650人次。三是巩固创意阅读品牌。举办“大家讲坛”“穿越世纪的目光”“读者沙龙”等讲座,参与人数5000余次。
(五)夯实公共服务基础,体育服务事业全市领先
1.全民健身体系全市靠前。福田区在2018年深圳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统计评估工作中获得90.99分,排名全市第一。区属9大公共体育场馆全年免费开放40天,皇冠体育中心等社会体育场馆优惠开放数千场次;完成体质监测20000例,重点跟踪监测7000多例;全区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6000多名,组织开展健身指导300多场次;成功举办“五球争霸赛”“全民健身节”等品牌体育活动。
2.“体彩杯”时隔8年再登顶。2019年深圳市“体彩杯”少年儿童锦标赛,全区近2000名青少年参加了35个项目的比赛,历时6个月角逐,分别以13191分、7974分获得全市团体总分及基础七项总分第一名,继2011年我区排名全市第一之后,时隔8年再列榜首,为我区备战2020年市运会奠定了基础。
3.青训基地建设领先国内。福田现有“广东省击剑后备人才储备基地”“广东省篮球协会青少年篮球培训基地”2块省级高水平青训基地招牌。近期福田区荔园小学被颁授“全国攀岩特色学校”牌匾,全市第一所攀岩国家级青训基地落户福田。
4.福田运动员闪耀世界。2019年福田籍运动员在世界舞台光彩闪耀。2019年多哈田径世界锦标赛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刘虹,亦为20公里和50公里女子竞走世界纪录保持者;2019“福田杯”ITF世界网球巡回赛女子单打冠军、世青赛女单冠军王欣瑜;第八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男子南棍、南拳双冠军陈家畴;晋级欧巡赛的高尔夫球运动员匡洋;第24届Topper级帆船世界锦标赛4.2级别冠军帆船运动员冯子帆等等。
(六)强化政策机制保障,助推文化产业全新发展
1.修订三大产业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修订文化旅游体育、时尚、建筑装饰设计等3大产业资金扶持政策。新增入库、年度增长、市场拓展等支持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累计审核专项资金申报项目432个,给予支持项目331个,金额15216.33万元。
2.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企业办事效率。将原27项政务服务事项调整为47项,将36个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60%,22个即办件占行政许可事项数的61%。全年办理业务总数755项,窗口接待电话咨询和现场咨询约9500人次,拟定20个事项作为秒批事项,拟定“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共10项,累计录入公开信息近1400条。
3.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做好企业安全培训。开展“6·26”国际禁毒日系列宣传,引导文化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及广大来深务工人员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先后组织召开13场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班,累计培训2000余人,发放了游泳场所安全生产警示标语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法律问题100余次。
4.学深做实主题教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稳步推进主题教育开展。目前已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7次,其中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11次,通过多方面学习教育,坚定党员干部信念。分批组织各支部党员到党史馆、改革展览馆参观,到烈士陵园扫墓,接受革命传统文化洗礼。
二、工作问题和挑战
(一)政务服务系统重复录入问题严重。近年为提高“互联网+”服务水平,不同层级或牵头部门各自开发业务系统,但系统之间无法兼容通用。平台无法无缝对接,同一个业务数据可能需重复录入省、市、区三个层级统。
(二)区体校归属问题致工作协调困难。区体校目前归区教育局管理,我局与其无直接领导关系,难以建立顺畅的联动机制,无法调度专业教练落实到高水平传统校训练中,市区共建项目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区体校教练人数不足、项目有限,使得业余训练无法全面铺开,影响青少年竞技体育整体布局。又因机构分离导致职能交叉等原因,无法实现我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资源分配最优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影响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
(三)公共体育设施空间过于狭小。因辖区面积所限,现有体育设施空间狭小、难以拓展,无法满足公众需求。如现有体育场馆皆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只能满足市民日常运动锻炼之需,缺乏高标准国际化的专业竞技体育场馆,难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及高水平体育俱乐部。
三、2020年工作计划
(一)打造一批文化项目典范。推进“两带四组团”文化走廊建设,构建中心城区的“艺术会客厅”和“文化中庭”等世界一流文体设施集群。高标准、高规格建设深圳国际演艺中心、深圳金融博物馆、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街区等一批重点文体设施,全力打造大湾区文化艺术地标集聚地,推动深港文化深度交流。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创新,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率先建成“家门口的文体服务圈”。完善基层公共文体设施网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和精准度。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深入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促进资源共享流通。
(三)建设文化强区、体育强区。打造一批高端精品文化项目。与大剧院、音乐厅、当代艺术馆等市级重点文化场馆形成合作联盟,共同打造高端文化艺术精品项目。继续开展星空音乐会、午间音乐会、主题文化馆艺术节等常态化品牌文化活动,彰显城市文化。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落实奥运争光计划,夯实高水平训练平台,力争再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体育训练基地。积极筹备参与深圳市第十届运动会。培育城区旅游新业态。升级改造华强北3A级旅游景区。围绕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和福田建区30周年的主题,策划、组织一系列文化活动。
(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尚产业。尽快建成湾区时尚总部中心,联合重点开发商共建物业联盟,高标准打造“车公庙-天安-下沙时尚天街”,构建以精品女装、原创设计、高端定制体验店为主的时尚街区。培育壮大文化IP、数字文化、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引导一批产业园转型为深港“文化+科技”产业园区。
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1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