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驿站(福田)2013—2014年度发展状况报告

      2013-2014年,青年驿站(福田)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计划均已如期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关情况如下: 

      一、重点数据 

      (一)1613名,847名。截止到20141231日,石厦站和八卦岭站累计接受了1613名来深圳求职应届大学生申请,累计服务847名大学生。 

      (二)2个站点,104张。驿站在本年度曾先后两次进行床位扩大工作。第一次,于1月份将床位由24张扩大至50张;第二次,于6月底将床位由50张扩大至104张。两个站点分别毗邻深圳市、福田区两个人才市场,来深求职的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申请入住时选定所需的站点。 

      (三)6537余条,60场。自驿站提供服务以来,微信和短信平台共为入住毕业生推送招聘信息6537余条,各类就业促进活动60场。其中,专场招聘会34场;20145月下旬开启“就业直通车”,组织企业到驿站现场招聘11场;20148月份启动就业培训主题沙龙活动,累计举办15场关于社保劳动法知识、面试技巧与沟通艺术、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主题培训活动。 

      (四)70余次,2400名。自驿站提供服务以来,除了各类媒体宣传报道70余次之外,驿站还通过各级团组织、学联QQ群、招聘网站等途径发布驿站服务信息。特别是2014919日至21日参加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累计接待近2400位爱心市民的咨询,进一步扩大了驿站的影响力。 

      (五)14场。20144月份,实施 “站友计划”,累计开展送学上门、U站义工体验、参观博物馆、走入红树林和大梅沙、城市定向等城市融入活动14场,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深圳、融入深圳,增加入住学生对深圳的归属感。 

      (六)365天。驿站自201310月份以来,全年为小伙伴提供服务。同时于20142月份在原有QQ群的基础上,建立了微信公众账号、腾讯微博,驿站网络社区已经建立完毕并良好运行,365天无节假日为站友提供网络服务,成为入住毕业生沟通交流的网络家园。同时,驿站积极发挥QQ群、微信等功能,和入住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七)35.8万,450元。20144月下旬, 驿站在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推出“免费床位计划”。目前,已经有众多爱心市民和深圳博爱医院、顺丰公益基金、深圳狮子会、深圳市中安信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参与,累计获得各类资金30余万元和100套床上用品的爱心捐助。特别是驿站入住站友杨良燕、徐一之两位同学为驿站分别捐赠了150元和300元,站友回馈驿站的良好氛围正逐渐形成。 

      二、项目实施 

      (一)项目创新。2014年有大学毕业生727万,成了“史上更难就业年”。深圳每年都有数十万大学毕业生把深圳作为求职追梦的首选城市。通过调研, 对于外地大学毕业生而言,住宿费用高和获取信息难是到深圳求职的两大障碍。不少大学毕业生无力承担中心区正规旅店的住宿费用,被迫入住非法经营的“十元店”,安全、卫生等都得不到保障,加上对深圳就业、交通、人文等各方面情况比较陌生,导致求职更加困难。 

      为解决毕业生的实际困难,团区委首创建立了青年驿站,服务对象精准定位于来深圳求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不满一年),最大限度的帮助来深圳追寻梦想的大学生解决了两大障碍。同时,也将对提升人才的吸引力和服务水平,让优秀人才能真正引得进来,稳得下来,留得下来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服务贴心。作为首创项目,从前期调研到实际的布置建设,再到日常运行,驿站都充分考虑了来深圳求职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都经过充分准备。 

      一是选择站点。考虑到入住驿站的大学生都是外地生源,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到深圳,驿站在选址的时候就综合考虑了交通、生活便利、靠近人才市场、旅馆要有资质、租房成本较低、设施设备齐全、保证安全卫生等因素。石厦站:位于福田区石厦东村圣宝宾馆内;靠近福田区人力资源市场,步行约10分钟;公交线路较多;靠近3号龙岗线石厦地铁站,步行约5分钟。八卦岭站:位于福田区八卦三路45号建设者之家招待所内;靠近深圳市人才市场,步行约10分钟;主干道边,公交线路较多;附近3号龙岗线红岭地铁站。 

      二是完善制度。驿站不但给入住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免费服务及设施包含水电、热水淋浴、床上用品、无线上网、空调等,实现“拎包入住”的舒适、安全的住宿环境,还制定了一套整从学生申请到离站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各项服务管理制度。如团区委与站点旅馆和入住者签订三方协议,对相关权利义务和安全等问题加以明确;站点旅馆为青年驿站入住毕业生提供日常的管理服务。制定学生入住公约、日常住宿登记制度、卫生清理激励机制、贵重物品免费寄存注意事项等制度。团委、入住学生和酒店三方的权利得到了明确和保障。 

      三是站友计划。为让学生尽快融入这个城市,团区委机关干部与入住学生结对交友活动,除了坚持每天到驿站外,还通过专题网站、微信微博、QQ群等途径与入住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团队拓展、景点参观、城市定向、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他们了解深圳和加强驿站学生之间交流。同时,团区委和区人力资源局联合开展就业沙龙(讲座)、驿站招聘、就业信息等服务。增强学生成就梦想的自信心和对这个城市的归宿感。 

      四是扩大宣传。因驿站是全国(从目前了解情况)创新项目,从驿站的试运行开始时在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中国人才热线等招聘网站发布驿站服务信息,部分学生持怀疑态度。通过驿站服务的毕业生在其朋友圈内宣传等方式推广驿站的服务信息通过各级团组织、各省驻深团工委、学联QQ群和直接联系到学校等方法。同时,也得到国家、省内外各种媒体多角度的宣传从而不断提升着驿站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为驿站床位的合理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项目效果 

      ()免费服务,增加深圳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申请入住“青年驿站”门槛不高(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预约方便快捷,服务完全免费(每人节约400——500元),这些不仅打消了想来深圳求职创业者的诸多顾虑,而且还让他们对深圳有了很好的第一印象,坚定了他们来深圳发展的理想和信心,增强了深圳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晶报》社论《青年驿站再次证明深圳是一个“落脚城市”》就是对此的充分肯定。 

      (二)帮助就业,为深圳和福田发展引进人才。从大学毕业生网上预约开始,就可以通过驿站网站、微信公众账号等途径获取最新的招聘信息。同时,在驿站站点内设置“福田就业一点通”终端,方便入住毕业生实时查询就业信息;把“就业直通车”开进驿站,组织企业开展现场招聘会10场。据不完全统计,超过85%的入住者都能顺利就业,留在深圳和福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生力量。 

      (三)城市融入,共建共享城市文明成果。提供深圳地图和公共交通路线图,通过“深圳劳动和社保法规”送学上门,方便大学毕业生熟悉深圳;开展“站友计划”,安排团区委机关干部与青年结对交流,提供社会认知、面试求职、生活交友等方面的帮助;组织站友U站体验志愿服务、登莲花山、大梅沙看海、红树林环保等活动,帮助青年融入深圳,切身体验“来了就是深圳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等精神理念,共建共享城市文明。 

      (四)持续关注,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驿站得到了国家、省、市以及外地媒体(《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渤海早报》等)持续关注,共报道70余次;有关新闻和专题视频在深圳卫视、腾讯视频上播出;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等网络媒体多次转发。在此基础上,团区委与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推出“爱心床位计划”,得到众多爱心企业和爱心市民的支持和参与。 

      (五)示范带动,全市推广服务更多青年。驿站不仅被评为“2013年度广东共青团改革创新优秀案例”、“2014年度深圳市十大青年组织公益项目典范”、“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优秀参展机构”,而且也被团市委作为重点工作在全市加以推广。在此过程中,福田团委多次接待罗湖、龙岗、龙华、南山等区团组织的调研交流,进一步完善建设指导手册(含VI设计)和网络申请系统,为兄弟区开展青年驿站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下步计划 

      (一)调研需求,进一步完善设施。在原有青年驿站硬件设施配备和服务内容的基础上,驿站工作人员在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中,积极征求意见建议,根据入住毕业生的热点需求,进一步完善设备设施,丰富驿站服务内容,为驿站站友提供更加便捷的住宿环境和更加贴心的日常服务。 

      (二)成立理事会,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整合各方面资源,成立驿站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将涵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爱心企业代表、共建基金会代表、媒体代表等,定期举行驿站运行通报和研讨活动,加强社会参与共建的力度,进一步提升驿站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宣传,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知晓度。继续通过各级团组织、各省驻深团工委、学联QQ群、各高校驻深校友会等协助进一步宣传推介驿站。同时,充分发挥2014年冬季各大高校校招季的良好时机,通过寄送海报、实地宣传等形式,让更多毕业生了解到驿站的服务信息。 

      (四)做好就业促进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根据工作计划,驿站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和企业的沟通联系,通过网站、QQ群、微信等途径,为入住者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辅导,帮助入住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关附件:

    相关政策文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