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新大楼投入使用,残疾人幸福指数提高了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福田区的残疾人朋友迎来了两件大喜事,福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新大楼和无障碍“爱心巴士”投入使用,为辖区残疾人的康复、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新大楼“福康之家”建设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爱心巴士”为残疾人量身定做个性化配置在全市各区属首例。
1
服务中心设施一流设计理念先进
在位于梅林梅坳七路新落成的福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外墙上,有一幅巨幅壁画《生命之歌》。它是残疾人张小冰画的,她想表达的就是残疾人自信阳光、追求梦想的向往,每一个进入这座大楼的人都会被这种精神所感染,同时也反映了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和全社会的支持下,残疾人自强不息,让人敬佩。
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乔智表示,之所以要在国际残疾人日这天举行这个活动,就是要全社会记住这个日子,尊重残疾人,让残疾人融入社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据了解,福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纳入区政府2013年度重点办好20项民生实事之一,区委书记刘庆生、区长王强多次到现场调研,了解进展情况,对场内设计亲自拍板,区主要领导指示一定要按照国际化标准水平建设,力求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区委书记刘庆生对新大楼命名亲自关心过问,命名为“福康之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区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不遗余力。
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黄纯斌去过国内许多城市残疾人康复场所,也到过发达国家、地区残疾人服务机构,他的结论是,福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设施是一流的,其设计、理念也非常先进,它不仅是一栋楼,而是福田区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为弱势群体、残疾人服务事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
打造全省领先的残疾人精神家园
走进“福康之家”,感觉到大楼内宽敞明亮,功能齐全,建设有残疾人水疗康复、特殊儿童康复、精神康复、残疾人日间照料、残疾人幸福乐园、各类残疾人康复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培训展示、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等项目。配置的康复设备在行业领先,拥有全省首个残疾人水疗康复项目,营造平等、舒适、温馨的康复环境。
区残联理事长陈利群向记者介绍,“福康之家”建设从点到面,注重人性化,实现全程无障碍,例如大堂设置升降平台,各场所设置无障碍通道,专门为残疾人量身定做的餐桌椅、服务台、洗手间等设施,走廊宽敞、弧线型设计方便轮椅残障者,墙面和地板色彩淡雅清新,使残疾人均可自由出入每一楼层的每一空间。
“福康之家”着重提升人文素养,打造全省领先的残疾人精神家园。设置残疾人书画文学培训创作室、残疾人专业音乐舞蹈室、残疾人阅览室、感官花园、残疾人门球场、多功能运动场,引入优秀残疾人人才管理,采取自我服务、助人自助方式,通过书画文艺等培训,使残疾人接受艺术的熏陶,感悟社会意境,拥有幸福感,感恩社会,在康复中实现自身素质的升华。
在七楼残疾人幸福乐园,项目负责人苏丽平介绍,福田区残联网站升级版开通,以后残疾人可足不出户办理残疾人服务事项,在网站办事大厅点一下鼠标就可查看到每项事务进展到哪一步。在活动室里,一群残疾人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正开心地做着游戏,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记者看到,这里有为残疾人专设的心理测评/沙盘室,心理咨询室,已经开办了第一期残疾人心理咨询师培训班,通过考试拿证后可为其他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就在记者采访心理咨询师邓勐红时,一名从莲花二村来的刘先生带着残疾姐姐体验新大楼的服务功能,邓勐红帮他姐姐在音乐理疗椅按摩。刘先生反映,以前在市二院做康复治疗一天120元,现在在“福康之家”可以免费治疗,享受一流服务设施,来到“福康之家”很舒服,的确有“家”的感觉。
残疾人代表石新荣体验了“福康之家”后,感动地说:“我们真没有想到‘福康之家’建设和营造的环境非常符合我们残疾人的愿望,到了这里就像回到了家一样,处处像家一样, 每个细节、每项服务都是那么细致、贴心,感觉就像自己的家。”
3
创新理念积极探索运营管理模式
据了解,这座七层福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是在原区城管基地二号厂房基础上改建的,由区委区政府投资2489万元,加上市残联市福彩公益金资助1000万元;建筑面积约7800平方米。新大楼以追求国际化、高标准、高水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为目标,以香港服务理念和水平为标杆,以“福康之家”为基点,集残疾人康复、训练、照料、培训、文体、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辐射各街道、各社区,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全面、优质、专业康复服务,营造平等、舒适、温馨的康复环境,打造“残健共融康复服务圈”,成为残疾人幸福的驿站和爱的家园。
区残联将新大楼建设列为2013年重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具体抓,提早谋划,精心组织,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为确保新大楼2013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区残联采取“两条腿”同时走、双管齐下的办法,积极主动跟进工程建设的同时,提早开展运营筹备工作。多次到香港等地广泛调研残疾人服务机构,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新大楼运营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借鉴,邀请省、市残联专家献计献策,做到新大楼功能规划科学、布局合理。
据悉,区残联不等不靠,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运营管理模式,以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采取“2+1”(“2”即公办+民营,区残联管理,引进专业社会组织机构经营,“1”即组建第三方评估督导组,邀请香港专家,及内地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组成),对所有服务项目和机构进行监督与评估,以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是全市唯一按广东省二级标准建设的,采用残疾人助人自助方式;生活、职业重建训练营项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帮助重度肢残人融入社会。4个残疾人专业协会和一些项目组服务项目效率高,效果好,群众满意。在日前区残联组织的残疾人代表及其家属体验新大楼活动中,大家纷纷表示,新大楼整体的设计、视觉、无障碍建设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搭建了一个高起点、高水准、人性化、专业化平台,是残疾人又一康复服务好去处、好场所,更是残疾人新的家园,区委区政府对残疾人的温暖关怀落在了实处。
相关链接
“福康之家”楼层分布
第一层:残疾人水疗康复服务区、咨询服务窗口、残疾人多功能运动场、法律援助室、大楼管理办公室。
第二层: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办公区、就业年审服务大厅、残疾人音乐舞蹈区、残疾人专用餐厅、多功能厅。
第三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感官花园、残疾人门球场。
第四层:残疾人康复服务区、残疾人辅助器具展示区。
第五层:精神康复者家属资源中心、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
第六层:区残联办公区、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区。
第七层:残疾人幸福乐园、残疾人专门协会办公室、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管理办公室、残疾人文化活动区。
来源: 深圳晚报 A12版
(责任编辑: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