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政府部门网站 > 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 > 工作动态 > 专门协会 > 福田区盲人协会

[图文] 知识博览报道之家有盲孩 ──为了明天的阳光

发布日期 : 2019-09-02 11:13来源 :
  在二零一五年九月十六日这个金秋时节的温馨的夜晚,由深圳市福田区盲协与福建省盲协福乐家园yy频道共同举办的知识博览节目推出了一个略显沉重但并不沮丧的话题:“家有盲孩”。为一群迷惘中的人们,特别是年轻的盲孩父母带来了福音,指给他们努力的方向,提振了他们的信心。这期节目的主讲嘉宾就是李庆忠老师。作为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全国盲童家长指导委员会主任,具有二十年盲校教育经验的资深教师,《视障儿童家长指导手册》一书的作者,李老师对盲校的学科教育、视觉康复、视障儿童家长的指导以及多重残疾的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给大家的感觉,既是一位可敬的领导,又是一位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循循善诱的尊长和良师益友。李老师丰富的经历和深厚的专业积淀使大家受益良多,他那娓娓道来的亲切语气使到场的朋友们如沐春风。
  一个新生儿的降生,给一个新组建的家庭带来的是无尽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憧憬。可是这些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一旦得知来到这个家庭的是一个盲孩的时候,巨大的痛苦和失望不期而至,往往悲从中来,陷入了困惑迷茫之中,完全失去了方向。李老师从贴近这个特殊群体的角度谈了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调整心态,冷静面对残疾孩子的现实。回归理性的正常生活状态,不因为对孩子未来的失望而影响家庭生活夫妻感情等。不盲目过度自责;加强家长间的交流;访问成功的优秀盲人;求助于专业机构甚至进行心理治疗。
  第二、理性对待眼病和治疗。适当抱有希望,但不过度,以致于耽误孩子的早期教育。同时也要关心孩子的视觉,适当使用剩余视力有利于孩子视觉的康复。
  第三、相信孩子的潜力。相信所有视障带来的困难都有办法解决。经过学习,孩子的生活自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孩子将来的成功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他还用了多位国内外成功盲人的事例加以证明。对孩子不溺爱、不过度保护。不将孩子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不恰当地与视障加以联系。
  第四、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科教育,而且要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
  第五、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当,不应过低或过高。李老师特别提到对视障孩子音乐特长的培养要适度,以免在激烈的竞争中使盲童的生活道路受限。
  第六、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动作认知、交往、感觉、等各方面的发展尽早加以干预。
  最后,李老师着重强调了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家长首先自己要树立信心,向孩子传递正能量,时时关注孩子每一点进步,并加以激励。同时,让孩子多接触优秀的成年盲人也是提振孩子信心的好方法。
  由于时间有限,李老师将着重点放在向盲孩家长宣传正确的观点和理念上,他希望家长多找相关的资料深入进行视障儿童教育方面的学习。

  在线授课
  
  
  
  (责任编辑: 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