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清晨,由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建设的鲲鹏径一号桥顺利贯通梅林山和银湖山,该廊桥集郊野步道、生态廊道于一体,是 “山海连城”计划主干游憩步道实施落地的首座标志性工程。
重塑生态之桥。通过深入调研两山生态环境,以“雾森系统”模拟山林温湿条件,培育八十余种乡土植物及鸟饲蜜源,营造常绿阔叶林、灌草丛、池塘湿地三大共享生态系统,同时为两山生物搭建起安全、舒适的通行空间,修复生态断点,提升了区域生态的系统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
创新高效之桥。廊桥跨径60米,最大宽度48.4米,建设难度大、工期紧、任务重,经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参与结构优化,最终采取装配式建造方式,实现像搭积木一样建桥,有效降低用钢量650吨,节省工期10%,打造出全国首座大跨度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组合拱肋-叠合板桥面结构”的生态廊桥。
智慧安全之桥。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一模到底”;精准构建数字模型,动态指导施工落地;搭建多维智慧监控系统,动态监测桥梁安全、行人安全、动物活动、气候变化等,全方位保障廊桥安全运行。
灯光设计遵循“暗天空保护”的生态理念。桥下灯光以“落在山林的月”为主题,营造柔和优美的廊桥夜景形象;桥上灯光采用低空灯光照明,减少对两山生物的干扰。
齐心锻造之桥。福田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贯彻生态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从上至下凝心聚力,区各级领导定期深入现场高效调度,福田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抽调精兵强将统筹指挥,安排项目主任24小时蹲守现场,通过150多天的复盘会议,对施工组织、进度把控、品质监督、安全监管进行全方位跟踪督促,从组织上加快了项目进程。
EPC总承包单位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发挥旗下全产业链协同优势,运用“三查四定”等科学手段,多点并行保质提效,克服交通繁忙、环境复杂、场地狭小等困难,18天完成钢拱吊装主拱合龙,提前75天完成攻坚任务。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面对“生态文明”的重大时代命题和“双区”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深圳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生态发展理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锚定“建设美丽深圳”目标,开启“山海连城,绿美深圳”行动,建设“一脊一带二十廊”城市生态脉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区典范。鲲鹏径一号桥的贯通,衔接了中部五大公园体系,生动呈现“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的美好愿景,助力深圳串联构建“一脊一带二十廊”魅力生态骨架,建设美丽深圳,为市民营造亲自然、无边界的公共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