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围绕省、市、区重要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精准发力,高度聚焦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保证各项工作落实落深落细,助力构建形成现代城区智慧高效城市治理体系,为推进现代城区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治理贡献城管力量。现将我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工作总结
(一)凝心铸魂,高标准狠抓福田城管党建工作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累计开展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60次,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1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等形式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支部书记讲纪律党课25次,专题学习45次。强化警示教育暨纪律作风建设工作,组织开展专题纪律党课,以案说纪、以案促学和以案促改,进一步加强震慑作用,肃正纪律作风。开展省委、区委巡察整改工作,确保立行立改,举一反三,保证问题彻底整改到位。扎实推进“以党建引领高质量推进‘山海连城绿美福田’生态建设”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党建和业务双融双促。
(二)系统谋划,立体化打造绿美福田生态环境
1.“五园连通”工程圆满落成。笔架山-银湖山公园步道连通工程、福田河涵洞改造(福华路)基本完工,“五园连通”全面实现,鲲鹏径一号桥入选全省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初步完成梅林山森林巡护道建设项目社会投资模式方案和政府投资模式方案设计。构建城绿融合空间布局,改造郊野径远足径达10千米,线路标识、新建露营地等配套服务设施均升级完毕,18公里滨海休闲骑行道全线贯通。
2.妆点提升福田城市颜值气质。新建改造社区公园10个。全市率先打造绿化管养标杆示范段20处,总长度达38千米。组建绿美福田专业技术服务队,指导各街道编制绿化养护计划与绿化资源分布图,协助园林绿化专家开展绿化管养月度考核10次、一线巡查培训讲座及现场指导等活动20余场。印发《2024年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完成立体绿化项目立项2个,总面积合计1.6万平方米;完成乔木种植约1.3万株,超额提前完成全年8500株的植树指标。统筹推进实施“童乐福田计划”,打造富有童趣、随处可及的儿童成长乐园示范点141个。
3.“宣、文、旅、商”异彩纷呈。创新举办福田迎春花市,探索“政府搭台、多方参与、专业策展”花市运营新模式,营造“中国年+国际化”新春嘉年华氛围,总人流量达158.26万,拉动消费超8690.18万元。全力保障2024粤港澳大湾区花展与2024深圳簕杜鹃赏花周活动,大湾区花展累计吸引观展游客113.29万人次,推动“公园+商业”跨界融合,深业上城客流和销售额环比分别增加15%、50%,福田展园“福鹭园”荣获城市花园组“金奖”“最高设计奖”和花园组“最佳花园奖”3项大奖,奖项数量和含金量为历届之最。2024深圳簕杜鹃赏花周累计接待市民游客超83万人次,上线“游园神器”手机小程序市民端,赋能提升大型活动保障服务效率。在香蜜公园开设1000米玫瑰观赏步道,串联7片玫瑰花海,园内“玫瑰书屋”正式启动运营。景蜜社区公园“蓝书坊”全区唯一荣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年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打造全市唯一城市建筑文献中心。
(三)闭环管理,全方位提升全域环境卫生水平
1.智能环卫先行示范。市容环境综合指数测评成绩获全市第一,实现“五连冠”(预计),各街道均获A等次以上成绩。全市率先试点应用小型环卫机械,总数累计达519台,人工日常作业时长降低1.5小时,保洁人员数量缩减15%。统筹推进环卫领域人工智能的全场景应用,在10个街道、24个点位投放无人智能清扫设备25台,清扫面积每小时超5000平方米。持续推动天安数码城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打造我区首座全封闭式垃圾转运站。
2.“厕所革命”成效显著。印发《2024年福田区公厕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及配套文件,对标国际精品公厕,新建改造公厕10座,智慧化改造52座市政公厕,并逐步纳入智慧公厕系统,实现公厕智慧感知、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有机结合。
3.垃圾分类争先进位。全市首创“一户一码”厨余垃圾智慧管理新模式和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新体系,打造“物联感知”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物联感知系统100%覆盖、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建成1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8个街道中转站,规范化设置64个以车代库点,建设“点、站、场”全闭环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全区2024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9%,全年实现生活垃圾处理量3425.24吨、同比增长2.69%,厨余分出率达到27.1%、同比增长1.88%。
(四)提升品质,多维度彰显市容环境现代风貌
1.深入落实“七有”网格化治理。推进物业城市理念、主体、职能、机制、制度、资源的“六大变革”,推动“三化七有”治理体系落地。整合原有单线管理八大类18项职能,形成《城市管家基本服务事项清单》,充分发挥“城市管家”枢纽弥合作用。建设一网统管平台,链接7个现有系统,在复用政数局32类算法基础上新开发28类常见城市管理问题算法应用,初步完成5个治理试点场景落地,实现场景内事件处理效率提升一倍。
2.持续提升城区市容景观品质。围绕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研制印发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方案,对标对表提速推进市体育馆周边市政功能完善工程,实现项目一个半月全面完工。打造城市美学实践范例,全市率先发布《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导则》,填补城市色彩管理领域空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增添魅力。持续做好中心区建筑楼宇灯光联动表演,全年累计播放228场,接待观赏市民超82万人次。
3.营造宠物友好文明城区氛围。扎实做好文明养犬管理与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文明养犬进社区、进商圈系列活动23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册,参与人数超1.2万人次,超600只宠物猫狗参与活动进行义诊和疫苗注射。积极开展助力促进宠物经济发展活动。创新推出“1+3+N”计划,营造全民文明养宠氛围;建成宠物主题公园1个,宠物友好活动空间10处。
(五)有序规范,多层次传递城市综合执法温度
1.有序规范外摆和摊贩经营管理。积极推动外摆和摊贩经营管理工作,修改完善福田区商场、门店外摆和摊贩经营活动管理的相关措施,指导辖区街道分步推进摊贩区和外摆区划定工作,着力打造福田特色高品质商圈消费场景。今年以来,全区共设置商场、门店外摆点位161个,覆盖10个街道,门店数量3057个;已划定摊贩经营场所16个,覆盖3个街道,摊位数量251个。
2.有力开展环卫专项执法行动。针对辖区环卫短板问题,组织指导督促各执法队开展环境卫生每月一专项执法行动,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垃圾收运车撒漏、违反公厕管理办法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全面巩固提升辖区市容环境水平。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环卫执法每月一专项行动9次,查处各类案件共计390余宗,罚款约41万元。
3.持续推进违法违建整治工作。稳步推进违法建设治理任务。通过统筹全区执法拆除、城市更新等方式治理违建面积达41.07万平方米,完成率达101.21%,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量。建立“房中房”联合整治工作机制。整合规土监察、建筑安全、房地产租赁、消防等领域的监管、执法手段,消除“房中房”各类涉稳风险隐患、安全隐患及新增风险,实现跨部门、跨行业快速响应、齐抓共管的格局。全年共完成整改任务696宗,获得市民表彰5次,投诉量较去年同比下降21.2%。
(六)活跃经济,多举措推进招商固投工作
锚定我区高质量发展关键绩效指标(KPI),局党组牵头,全员参与招商引资,研制《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城管行业招引50问》与城管行业招商引资资源包,共走访企业89家,引进落户项目11个,其中重点企业2家,一般企业4家,提前超额完成我局KPI招商引资成效指标;意向投资额1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个,总意向投资额合计13.42亿元,已落地企业注册资本1.835亿元。制定“局领导联系走访”工作机制,积极走访服务企业,扎实做好固投纳统工作,截至目前,我局成功入库项目31个,总投资累计6.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5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区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思考城市治理与运营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治理格局,为铸造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治理的现代城区贡献城管力量。
(一)固本培元,筑牢党建引领坚强堡垒
一是严抓党的政治思想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议、决、办、督”闭环机制,全面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学思践悟,指导实践,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二是狠抓意识形态与巡察整改工作。将意识形态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认真分析研判,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强化巡察整改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巡察整改见质见效,综合用好巡察成果。三是牢抓党风廉政与机关文化建设。压紧压实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推动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同向发力。创建“学习型机关”,通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人才讲堂”等活动平台,不断提高干部谋划力、执行力、落实力,培养更多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四能型”干部。
(二)坚定不移,推进绿美福田生态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山海连城空间贯通。开展全域增值补绿,植树6000棵以上。开展休闲骑行道规划研究,结合“六步走”标准要求,以全市高品质休闲骑行系统营建为契机,设计打造我区骑行特色路线。深入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新改建社区、街心公园超15个,精心运维“童乐福田计划”,稳步推进香蜜湖新金融中心体育公园,加快推动项目特许经营方案批复并采用公开竞争方式选取特许经营者,高品质打磨体育公园方案设计,力争体育公园一期开工建设,同时提速推进竹子林生态通廊建设工程、儿童乐园改造提升、梅林山森林巡护道建设等项目。二是精心筹备粤港澳大湾区花展、迎春花市等系列花事活动,依托5G移动互联网、3D视觉等技术手段,着重增加沉浸式体验,推动发展“赏花经济”。三是扩大绿美空间生态认建、认养规模。研制印发《福田区绿美空间生态建设认建认养管理办法》,助力成立绿美福田专项基金,提升增强市民环保意识,鼓励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探索“公园+商业”“公益+运营”公园管理新形态,共创共建绿美福田。
(三)久久为功,严抓不辍环境卫生工作
一是持续优化环卫设施设备建管品质。全面推广环卫小型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模式,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5年)》为抓手,以全区新一轮环卫项目招标为契机,引导全区各街道参照示范辐射推广,实现全区市政保洁范围内配置人工智能环卫设备40台,加快打造“中轴线集群式”“保税区四智融合”“公园广场一站式”等多场景人工智能集群环卫作业示范场景。高效率开展垃圾转运站提升改造工作,2025年计划升级改造垃圾转运站2座。加快推进福田环卫综合应急基地(大型垃圾转运站)建设,探索突破我区土地资源紧缺瓶颈,提速推进成果落地。二是常态化开展专项检查与“双送”机制。督促各街道建立“垃圾落地半小时处理”动态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各街道与环卫企业主管业务水平,形成“以学促改、以研促升”的良性循环。三是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创新管理。持续优化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物联感知系统功能,实现分类全过程动态智能监管。推动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深拓展,通过市科普馆(福田馆)系列品牌活动开展,充分发挥科普宣教桥梁阵地作用,推进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持续激发公众参与活力。
(四)细处着眼,精心提升市容景观品质
一是深化“物业城市”改革工作。启动城市治理辞典编制工作,完善城市管理领域“七有”业务体系,加速推进1061项城市治理事项落地,穿透业务流程和系统逻辑,建立全域治理“物业城市”改革全时域、全场景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全域治理“七有”网格化治理样板。加快建设物业城市“一网统管”平台,打通跨部门、领域、层级链条,落地第一批全域治理主要常见问题应用场景。二是实抓重要节点门户品质提升。加快构建“城市美学”建设体系,建立色彩专家库,选取湾区时尚和华强北街区打造治理样板,探索“可复制推广”的色彩治理“福田方案”。持续跟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福田赛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推进重点片区氛围营造,建立全域巡查机制,加强重点区域巡查,补位处置不达标设施,全力提升酒店周边市容环境,切实保障重点节点门户重大活动平稳有序。三是探索城市管理公共空间商业化运营,聚焦环卫公厕、垃圾处理、户外广告等领域,挖掘空间商业潜力,引入市场化机制,变“运营”为“监管”,开创城市现代化治理和运营的福田模式。
(五)持之以恒,稳步抓实综合监督执法
一是积极探索推进非接触式执法。借鉴上海优秀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好深圳“特区立法权”,推动制定“非接触式执法”上位法,进一步完善法制与技术审核工作机制。选取福保街道开展试点工作,打造“智脑、智网、智眼、智体”四智融合体系,依托数字孪生街道打造全域治理智慧平台,汇聚16台AR全景高空鹰眼、1247路监控视频以及2台智能无人机,推广运用人工智能视觉类分析算法,探索“非接触式”手段破解城市管理顽疾,提高执法效率。二是有力推进常态化专项执法。以市容环境综合指数测评为抓手,持续做好市容秩序检查考核工作,加大对环卫和乱倒专项执法办结案件的量化考评力度,同步开展睦犬、环卫、泥头车整治等专项行动,确保市容环境井然有序。三是提升城管领域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围绕政治素质、行政执法专业知识舆情应对处置等内容,采取集中授课、专题讲座交流分享、应知应会考试等形式,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执法质效和公信力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