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空经济已列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今年5月,国家颁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深圳市将低空经济列入“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印发《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建设低空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
近日,“湾区有‘福’,梦想启航——福田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大中华城市候机楼会议厅举行。本次大会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指导,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员会、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和50多家低空经济产业链知名企业和机构参会,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深圳空中交通管理站、福田区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汇聚多方智慧,共商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和前景、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场景拓展等分享真知灼见,迸发智慧火花。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低空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李世鹏表示:低空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涵盖通用航空、航空制造、航空运输等多个领域,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等特点,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全球低空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深圳更是走在时代前列,在政策扶持方面,陆续出台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在应用场景方面,全力推动无人机在配送、巡查,直升机抢救、转运等应用;在立法方面,即将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条例》。福田有发展低空经济的多重优势,未来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为推动我市低空经济发展做出“福田贡献”。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会长、东部通航董事长赵麒表示:低空经济产业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竞逐的新经济热点。在福田,东部通航以大中华城市候机厅为中枢,以点联面,打造了福田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出行网络,开展了城际飞行、联程飞行、商务定制、空中游览、应急救援等等多种业态。同时,福田区也汇聚了很多低空领域的科研机构、头部企业、高精尖人才,建设低空经济发展典范城区的目标指日可待。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志锋在致辞中表示,市政府印发了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动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深圳低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希望福田区积极发挥区位、产业和营商环境优势,加快低空产业前瞻布局,积极与市级产业政策协同,增加优质企业招引和培育力度,加大低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依托东部通航等头部企业和数字研究院等头部科研机构,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协会作用,构建空中交通枢纽集群,探索打造福田CBD、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与香港的跨境载人运输通道和跨境货运试点,持续丰富低空载人业态发展,导入平台企业及研发机构,夯实产业上游技术基础,打造丰富多元的下游产业生态。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4位专家围绕深圳低空经济中心建设思路、低空经济的机遇与挑战、eVTOL低空产业发展、城市空中交通等主题进行精彩演讲,现场反响热烈。
一张蓝图干到底,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福田区系统推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时间书、时间表、路线图,实施“四大行动”17项重点任务,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产业能级和商业规模、拓展多元化低空应用场景。
福田区发展低空经济“五大优势
01行业资源集聚
汇聚深圳一电科技、航天科工深圳、中天泽控股等一批知名低空经济链上企业,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深圳智能交通协会等行业组织。
02新型基础设施完备
建成并开通7000余个5G基站,成为全球首个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中心区,获批全国唯一国家级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建成超3700根多功能智能杆,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打造全国首张1.4GHz低空经济通信专网。
03起降设施最多
福田区可扩建起降点高层建筑数量全市首屈一指,已建成直升机起降平台20座,其中6座为备案直升机场,占深圳备案直升机场近3成,起降平台建成密度及备案数量全市第一,具备发展通用航空应用的良好条件。
04低空航线受青睐
福田中心区集聚金融机构、总部企业和龙头企业,企业高管、高端商务人士和高净值人群对高效率、定制式的商务出行需求大。辖区还拥有国内唯一常态化运营的“湾区有福,见圳奇迹”城市低空游览航线。
05无人机应用场景丰富
福田区建筑形态多样化、城市管理多元化、服务需求差异化,有利于创新商业应用模式和培育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华强北已列入全市低空飞行试点,已在福保等街道办开展低空城市治理业务。
到2025年,低空经济总部及研发基地基本形成,产业创新能力世界前列,支撑多类型、高频次、大容量低空智能融合飞行的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协同监管机制持续健全,空天一体“一张网”规划及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典范城区。
构建空天一体“一张网”,创新发布无人机城市治理八大应用场景。
深圳福田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卫星定位和低空无人机信息传输网络,构建空天一体联动网络,应用于城市全域治理,初步构建超大城市管理和服务8大场景,包括河道巡检、违建巡查、环境巡检、大气监测、城市规划、医疗物流、应急处置、消防救援等,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福田先行经验”。
福田区无人机应用是“智脑、智眼、智网、智体”四智融合的范例,将构建空天一体“一张网”,不断丰富场景实践,打造无人机智能应用典范城区。
打造产业集群,启动共建全国首个“低空经济生态融合产业园”
深圳市福田区联合深圳华强云产业园、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共同打造全国首个“低空经济生态融合产业园”,引进国内外低空经济产业链创新型、引领型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和检测认证机构等,迅速推动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
低空经济生态融合产业园
产业园位于梅林-彩田片区“深圳智谷”华强科创广场,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括产业空间11万平方米,公寓3万平方米,商业等配套3万平方米,层高4.5米,楼面承重500kg/㎡。园区交通便利、生态优越、配套完善,可布局总部、研发、市场等功能。
协同共享设施,成立大湾区低空经济新基建联盟。
新型基础设施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保障,大湾区低空经济新基建联盟由四大领域13家头部企业和机构发起成立,民航深圳监管局、深圳空管站担任指导单位。发起单位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等机构,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商,东部通航、美团无人机、顺丰丰翼等低空经济企业,以及中洲湾、联合广场等拥有直升机起降平台的单位。
联盟聚焦低空基建等发展领域,推动资源协同共享,技术深度融合,场景试点应用,构建价值共生体系,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福田区,是大湾区低空新基建联盟的首航站,未来,联盟将立足福田辐射湾区,推动低空经济腾飞。
福田将以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为新的起点,抢抓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全力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典范城区,以最大诚意、最好政策、最优环境,集聚八方英才,谱写“天空之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