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2440304051546476M/2024-00039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成文日期: 2024-04-23
名称: 福田区公共文体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4-2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福田区公共文体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4-23  浏览次数:-

  2023年以来,区公共文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双区”建设历史机遇,按照《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市民文化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为福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贡献力量。

  一、聚焦主责勇担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心工作

  1.深化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高质量党建凝聚强大合力,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中心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中心领导班子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第一议题”制度,共开展集中学习30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未发生违反意识形态的问题。

  2.夯实机关党建。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制度,共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5次、开展主题党日12次、讲授党课14人次,提高政治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重点任务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揭榜“推进文化空间‘星罗棋布’计划”和“全面推进福[+]计划”两个“一榜三令”项目,其中“推进文化空间‘星罗棋布’计划”获嘉奖令。

  3.创建党建品牌。以“闪耀的党徽”福田区党建文艺精品创作展演作为“书记项目”,推出小品、朗诵、歌舞、现代京剧等6件原创作品,展现福田党员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精神面貌,破解业务融合和党建引领难题。

  二、高效推进“一榜三令”,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完善

  1.首创“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概念,文旅部专家点赞。全国率先打造100个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按照“一空间一主理人”的形式配备专业人员,开展“全民创意艺术月”,构建市区级文化地标、街区级文化客厅、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级复合文化场景,密织家门口的“一公里文化圈”。

  2.福[+]计划不断深入,美学赋能城市发展。开展2023国际城市美学论坛、“艺见中轴”深圳福[+]公共艺术季、2023 深圳国际城市家具艺术季等活动,全网曝光量超6000万,建构城市美学、提升城市活力和文化影响力。成立福[+]学术委员会,星空舞台试点城市领养,为市民呈现200余场公共文化活动,实现线下引流100余万人次;区域人流增长300%,拉动南中轴商圈人流增长60%以上;带来直接经济消费约1500万元。

  3.文化设施建设提速,全国首个青年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获好评。福田文体中心·梦工场于2023年8月焕新启动,内设24小时自习室、元宇宙体验空间等六大特色空间,引入社会化运营机制,打造青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福田样本”。开馆至今,日均到馆人流量1300余人次,线上线下共吸引超1000万人次关注。有序推进安托山公共文化中心配套设备项目、福田美术馆改扩建工程项目。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与隐患整治工作,今年以来中心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共开展安全检查59次,出动500余人次。

  三、品牌活动矩阵规模初显,构建宣文旅商融合新模式

  1.品牌形象不断升级,打造文体活动IP矩阵。升级莲花山草地音乐节,以“主会场+分会场+音乐集市”的形式开展,主会场4天5场,邀请鹿特丹小交响乐团、德国小提琴演奏家大卫·葛瑞特等名团名家登台,音乐节期间周边商圈接待量同比增长300%以上,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超840万。举办福田区首届全国性美术专业领域中最高规格质量的油画肖像美术展“时代·肖像”油画作品展,首届深港艺术交流季、“绽放”2023市民艺术节、深爱红树林全民悦享节、中国服装设计作品展等品牌活动300余场,全网关注量逾6000万。

  2.节庆活动缤纷多彩,实现宣文旅商交互赋能。举办福田区首次龙舟类水上赛事“深爱·共进”2023粤港澳龙舟邀请赛,吸引超10万人次现场参与,片区商业人流量同比增长500%,销售额同比增长150%,累计曝光量约2000万。打造“精彩商圈·乐享福田”品牌,围绕元旦、春节、国庆等重点节庆开展“福田假日漫游2.0版——中秋·国庆系列活动”等活动数百场,有效刺激消费,提升商圈活力。

  3.文化名人领衔助力,高端品牌活动精彩呈现。邀请廖昌永助力,举办首届中国国际声乐艺术周,惠及群众70万人,助推中国艺术歌曲唱响世界;举办2023年第五届郎朗·深圳福田国际钢琴艺术节,惠及群众400万人次,促进钢琴艺术普及。孟京辉领衔,举办当代戏剧双年展(深圳·福田),集结13部全球特邀剧目共29场演出,以名人品牌带动高品质文化惠民。

  四、原创文艺精品实力凸显,本土团队实现跨越式发展

  1.文艺精品创作再攀高峰。原创文艺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11个,市级奖项9个。出品红树林主题歌曲《向海而生》,上线4日点击收听率突破1亿人次。创作赞美当代深圳精神的表演唱《逐日》以及展现新一代白领丽人精神面貌的群舞《俪人行》,均斩获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音乐舞蹈类)金奖。

  2.本土文艺团队飞速发展。区政府与深圳交响乐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继续扶持福田交响乐团发展;福交演出屡次登上深圳音乐会畅销金榜,受邀参演“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以及莲花山草地音乐节等;推出14条“福田十景”短视频,全网浏览量超100万。星辉合唱团完成“南风之薰”2023音乐季巡演,在深圳、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共举办5场专场音乐会,被誉为“中国非职业合唱团的高峰”。

  五、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升级打造街区市民文化会客厅

  1.“青少年美育”硕果满枝。原创情景表演唱《漫游曲》荣获文旅部“全民美育”青少年声乐展演最高奖“美育之星”。作为全国首批13家试点单位之一,中国儿童青少年戏剧艺术普及推广中心落户福田,十四项举措助推福田少儿戏剧行稳致远。打造全国首个聚焦校园课后研学服务的公共文化研学基地,2023年开展近百场公共文化艺术研学活动。

  2.“总分馆矩阵”成效显著。持续推进“1+5+10+92”的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通过活动、培训、人员“三联动”的形式,为辖区居民提供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深度打造“周末戏剧汇”“周末音乐汇”“周末舞飞扬”“周末创意坊”“周末非遗秀”等幸福周末系列品牌活动,全年举办活动超500场。

  3.数字化服务“一触即享”。建成4大类18个数字化体验项目。打通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云、i深圳等各级自媒体平台的对接,实现文体场馆“一网统管、一键预约”;新增“福田24H自习室”小程序预约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和抖音号“五位一体”平台粉丝量达33.5万,成为文化馆新媒体群里的“大V”。

  六、交流互促融合共进,公共文化“福田经验”持续输出

  1.分享交流共进,“福田经验”持续输出。承办第四届全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研讨活动,中心领导代表福田区做主旨报告《让城市在文化空间里生长》广获好评。全年共举办、参与省内外交流活动40余场,中心领导干部赴江门、包头、韶关分别介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青少年美育等“福田经验”。全年接待北京、上海、浙江、陕西等省市区36批1200余人次陆续到访观摩学习。

  2.促进深港融合,以赛事拓宽视野助力国际交流。举办2023年深港艺术交流季(深圳·福田)、2023第六届深港社区文化交流、口岸送春联等活动约60场次,受惠群众逾830万人次;打造华南地区首个亲子电子音乐活动2023“手拉手”国际亲子电音节,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近200万;首届深港“种梦福田”童诗创作大赛吸引深港两地132所学校参与。加强与国际友城的体育交流,应邀组队参加日本饭山市中日友好城市初中生乒乓球交流赛、俄罗斯国际象棋友谊锦标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3.“朋友圈”再扩大,对外宣传工作焕发新活力。构建媒体报道新矩阵,央媒发布实现突破,品牌活动在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央媒转载发布共55篇,登上央视经济频道和央视国际频道。其中幸福福田87条、深圳发布14条,全年共发布全媒体报道约1000篇,影响力和辐射力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