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区公共文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为福田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一)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坚守正确政治方向
1.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组织学习“第一议题”30次,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4次。党组班子成员带头讲专题党课5次,深入分管领域讲警示教育党课5次。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
2.擦亮党建品牌。打造“党建+业务”双融创促新局面,高质量完成2024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深爱·共进”2024粤港澳龙舟邀请赛。通过“市民共享展厅”计划等举措,将高效便捷的服务直送基层。聚焦“百千万工程”,持续举办“星空音乐会”“午间音乐会”等品牌活动,促进党建工作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二)福[+]计划持续深入,以美学赋能城区高质量发展
1.高质量举办2024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聚焦“城市美学新实践”主题,打造1个主论坛+1个分论坛+1个实践展,邀请近20名权威专家学者开展高端对话,配套举办城市美学实践展,发布《深圳市福田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导则》《深圳市福田区公共建筑美学导则》两大导则,吸引约148万人观看线上直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33家权威媒体报道,全网曝光量2000万。
2.中轴云廊改造项目迎来“里程碑”式进展。落地全区首个社会投资改造公共绿地项目,撬动社会投资2000万元;与社会运营方签订协议,明确10年投入不少于7000万元。打造集“传统商业业态+特色文化商业”等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新地标。探索“城市领养”机制,完成《福田区中轴云廊社会化运营项目运营考核办法》初稿,“领养”面积增加至30000㎡。4位国内艺术理论研究领域顶级专家加入福[+]计划和节日大道学术委员会,提供强大“外脑”。
3.国际城市家具艺术季焕新城市公共空间。响应“全民创意”号召,举办2024深圳国际城市家具艺术季暨“上海闵行·深圳福田”城市家具艺术交流活动,展陈28件家具艺术作品,以艺术墙绘、创意美陈、社群活动等形式,深度打造城市美学地标。与闵行区共同签订《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与上海市闵行区委宣传部关于城市家具创新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新增2件作品永久落地城市中轴,线下人流量达210万。
(三)承办国家省市重点活动,展现福田风采担当
1.国家级青少年美育示范展演活动闪耀福田。承办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展演——2024“全民美育”青少年民族合唱展演展示活动,该活动由文旅部公共服务司等单位共同指导,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全国27支团队共1173人齐聚深圳开展合唱展演。现场参与市民近万人次,超210万人次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等11个平台观看直播。
2.第十一届广东省群众戏曲曲艺花会圆满结束。承办全省最具代表性、规格最高、门类最全、影响最广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广东省第十一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涵盖专场比赛、开闭幕式、专家点评、惠民活动等内容。来自全省的71件作品在福田决赛,期间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平台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近百万。搭建戏剧曲艺交流平台,展示深圳城市形象、福田文化魅力。
(四)优化品牌活动矩阵,构建宣文旅商融合新模式
1.“龙舟经济”释放福田消费新活力。持续擦亮以龙舟经济为核心的群众节庆品牌,首次引入社会力量举办“深爱·共进”2024粤港澳龙舟邀请赛,撬动社会力量资金85万元,探索“文化体育+经济”合作共赢。当日周边商圈销售额较上月同期增长200%,约210万人次通过线上平台观看直播,全网传播量超2000万。被新华网等超40家权威媒体转载报道,话题登上抖音热搜榜。
2.全场景文体品牌活动持续升级优化。举办2024莲花山草地音乐节,邀请国际国内名家名团以“3天5场”的规模在莲花山公园风筝广场登台献演,线上线下实时观看人数超600万,获50余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海外媒体转载报道,全网曝光量约1.3亿,带动消费超3500万元。围绕重点节庆,开展“龙行龘龘,精彩福田”2024新春艺术季、2024手拉手FUN“笑”五月系列活动、“绽放”2024市民艺术季(深圳·福田)等文体活动,涵盖亲子电音舞蹈、沉浸式戏剧演出等多元形式,惠及群众超4800万人次。
3.“公共文化进商圈”辐射效应彰显。持续创新打造消费场景与文化体验,联合商圈开展“手拉手”国际亲子电音节、街唱直播、随机舞蹈大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主播上线啦!——‘sing期六’街唱音乐会”音乐品牌,全年举办商圈活动200余场,累计曝光量超2000万。以领展中心城为例,今年该商圈客流、销售额屡创新高,五一系列活动带动单日销售额为近5年最高,总销售额同比增长46%,实现“一场文化活动带旺一个街区”。
4.以高品质文化活动“助企惠企稳企”。整合文体活动等资源,面向福田辖区内注册企业发布企业文体活动服务清单,开启“点单”模式。走访挂点街道华强北街道辖区内112家企业,倾心倾力助企纾困解难。持续举办“午间音乐会”“星空音乐会”等系列活动,投递CBD商务楼宇音乐大餐,提供超百场高品质演出,线上线下参与约150万人次。
(五)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亮点不断,打造市民家门口的“美育学校”
1.“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再突破。推进福田区文化空间“星罗棋布”计划2.0,新增21家嵌入式空间。成立嵌入式空间主理人联盟,出台《福田区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主理人联盟章程》《福田区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指引(试行)》《福田区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规划》。以嵌入式空间为阵地,围绕重点节庆举办全民艺术普及活动100场,线上线下联动超万人次。
2.“市民共享展厅”计划“叫好”又“叫座”。将福田文体中心·戏剧主题馆等区属文化场馆7个展厅面向社会招募合作方,全年推出15个特色主题展览,惠及市民近15万人次,实现社会化和公益性共赢。其中“一个人的巴塞尔Ⅱ:新童话主义——周艺文艺术季”,荣登猫眼演出榜“综合好评榜”及“休闲展览热销榜”双第一。
3.“文化馆IP”形象深入人心、精准供给。推进“1+5+10+92”的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全年联动活动、培训超500场。依托“托起梦想”美育四季公益课堂,开设特色长训班等100个班级,惠及群众超2.4万人次。构建“1+1+1+1”青少年戏剧研学模式,在研学基地举办文化活动超60场。以各主题文化馆为阵地,利用节假日深度打造“周末戏剧汇”“周末音乐汇”等系列品牌活动,惠及群众近76万人次。
4.持续升级数字化惠民场景。新增戏剧主题馆“福田24H自习室”预约平台,升级“福田文体中心”网站,打造“福田文艺人才动态管理数据库”。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平台总粉丝数量超28万,推文阅读总量约131.7万次。开启各类直播累计30场,浏览量达700万。制定《区公共文体中心重点项目票务分配抽签实施方案》,形成“公益抢票+预约摇号+点单服务”的多元供给模式。高效利用AI工具生产母亲节AI写歌等热点内容。
(六)全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本土团队影响力“出圈”
1.精品社团屡屡“出圈”,书写“文化出海”故事。深圳福田星辉合唱团赴第十三届世界合唱理事大会演出暨新澳巡演完美收官,荣获最高等级评价“Excellent”,世界合唱比赛艺术总监Maarten Van Ingelgem认为星辉合唱团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杰出代表”。巡演获外交部官网点赞,境内外50余家媒体报道,全网曝光量超300万。福田交响乐团开展“大湾区巡演”、“福交·深交伙伴音乐季”,全年场均上座率超97%,受惠群众达150余万人次。开展24场午间音乐会及小型节庆类音乐会,全年观众达1.5万人次。
2.文艺精品创作屡获佳绩,助力辖区文艺生态蓬勃发展。舞台剧《云身》赴全国巡演,话剧《首阳山的最后一日》入围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决赛。创排、指导的文艺作品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37个(包含各类表演、书画、摄影、论文),其中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9个,市级奖项124个。举办红树林(Mangrove)流行音乐创作大赛、2024第十届金蜗牛填词大赛等各类文艺创作赛事。其中红树林流行音乐创作大赛共收到全球范围内的3507首参赛作品,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12.5万人。开展主题歌曲创作,邀请著名音乐人何沐阳作词作曲《开在我心里的那朵花》并发布。
二、工作问题和挑战
一是区属公共文化场馆活力有待提升;二是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三是影响深远的文艺精品力作不多,“出圈”力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