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染。因登革热需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防蚊灭蚊成为登革热防控的关键步骤。夏秋季为登革热高发季节,而高温雨水天气容易孳生大量蚊虫。为防控建筑工地登革热疫情,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保障工期目标顺利达成,园岭街道公共卫生中心联合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到辖区内各工地开展登革热防控宣传。
在宣传过程中,公卫中心和社区工作人员为工人们派发驱蚊液和工地防控登革热宣传折页,同时讲解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和防控要点。典型的登革热经过3-15天的潜伏期,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伴有严重头痛、四肢疼痛、关节痛、出血性皮疹等。公卫中心和社区工作人员向工地负责人强调做好工人的健康监测工作,如发现疑似登革热症状,立即前往就近的社康或三甲医院就诊。
在工地负责人带领下,公卫中心和社区工作人员检查了工地外环境、施工区、地下室等易积水的区域,了解工地各个区域的蚊密度情况。对于蚊虫孳生的区域,公卫中心和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反应给工地负责人,并要求工地做好蚊虫消杀工作。最后,公卫中心、社区及工地工作人员在工地入口、宿舍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张贴防蚊灭蚊宣传海报。
本次宣传活动是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实体化运作的一次实践。登革热防控需要长期宣传,以保持公众关注度。而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扎根基层,为宣传工作打通“最后一米”。接下来,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将举行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公益讲座、学校宣讲、党员市集宣传等形式,多渠道宣传防蚊灭蚊知识,以提升公众对登革热防控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