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田信息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微实事”显成效 撬动“大民生”

信息提供日期 : 2015-09-30 00:00来源 : 福田网

  “我住在这里很安心,这里让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这安享晚年,值了。”在益田社区颐康之家的一位老人欣慰地说,这里圆了他居家养老的梦想。 

  “自从这里的房子涂上了卡通漫画后,整个社区顿时感觉年轻了,漂亮了,看着这美丽的卡通墙,不少人还与墙上的卡通合影呢。”巴登社区的一位老居民赞许地说。 

  这些都是福田“民生微实事”吹来的惠民风,吹来了民生实惠和社会效益。929日,福田区召开养老社会化暨民生微实事现场观摩交流会,深圳市委常委、福田区委书记张文带领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 

 

福田区召开了养老社会化暨民生微实事座谈会

  观摩交流会过程中,区领导率各街道负责人深入走访民生微实事示范点,体验项目实施成效。在益田社区,张文书记和肖亚非区长共同为“益田社区颐康之家”揭牌。揭牌仪式结束后,张文书记和肖亚非区长共同走进该养老中心,感受这里的养老服务和养老环境;在巴登社区巷道,张文书记和肖亚非区长深入街头巷尾,观摩“一巷一景”的人文风景。 

  在南园街道会议室,随着莲花街道“10°C不冷•莲花有爱”爱心帮扶失独家庭融入社会的感人宣传片结束,福田区召开了养老社会化暨民生微实事项目阶段总结会,会上,区委区政府四套班子领导听取了多个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总结发言。 

  肖亚非区长要求,民生微实事要打造福田样本,形成深圳标杆,各街道要创新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开展,查摆制约微实事的关键环节,发掘社会民生治理的潜力,申报一批新项目,让民生微实事在福田遍地开花,果实累累。 

  张文书记表示:实施微实事,做实大文章,要深入探究民生微实事背后真正体现“微事不微,微处见大”,要通过微实事,收获了实体项目和民生实惠,收获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成果。 

  张文书记要求:在基层社会治理上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要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效率。要撬动多方社会资源,促进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变,促进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探索出基层治理的新常态路子。 

 

“益田社区颐康之家”老人正在进行轻微的运动

  民生微实事,居民养老不再发愁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为民之所盼。立足百姓需求,着力改善民生,以“一中心多元化服务”理念,打造独具福保特色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运营模式这是福保街道探索的“养老”路子。福保街道负责人表示,目前,包括“益田社区颐康之家”辖区共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家,总面积4145平方米,床位130张。为了全力解决居民的养老问题,街道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在养老上实行“医养结合”,在社区管理上探索“公建民营”,构建“一中心多元化服务”的养老服务体系,千方百计考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民生微实事,社区环境“旧貌”换“新颜” 

  巴登社区作为城中村社区,基础设施较差、建筑楼宇密集、街巷狭窄,根据社区居民建议,街道充分利用居民楼间的闲置墙面空间,打造主题墙绘,让居民感受到家园的干净与美丽,唤醒居民的家园意识。老旧的墙面因为彩色图画的点缀焕发了新的生机,美化后的巴登社区犹如换了新衣裳,街头巷陌一幅幅有爱的图案让人感到温暖。主题墙绘项目实施后,社区乱涂写、乱张贴现象明显减少,巷道变得干净整洁,社区居民、周边商户无不拍手称好,让社区文化艺术传递出了南园的“真善美”,让文化艺术创作成为提升社区综合环境的有力抓手。  

 

莲花街道爱心帮扶队伍

  民生微实事,用爱为失独心灵“破冰” 

  只要有爱,就能融化结失独老人心里的“坚冰”,让这个特殊的群体走出心理困境,更好地融入社会。这是莲花街道播放的“10℃不冷,莲花有爱”关于失独中老人的视频所要表达的主题,而片子的背后,正是莲花街道在民生实事方面付出的真实写照。今年,莲花街道将“爱心帮扶”项目列为民生微实事项目,通过设立心理咨询爱心帮扶志愿服务队、建立爱心超市等项目,带着责任和感情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心理阴霾,重新融入社会,并积极协调为他们提供生活、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综合帮扶,促进他们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记者 覃秋铭) 

附件:2_副本2.jpg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