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领导活动

《红树会客厅》走进园岭街道谈基层民生热点

信息提供日期 : 2014-03-11 00:00来源 : 深圳新闻网

《红树会客厅》走进园岭街道谈基层民生热点 

 

  “居家养老有哪些新的做法?如何让年老居民能够颐养天年?基层政府如何帮扶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街道在改革创新方面,有哪些新举措?”310日下午,由福田区委宣传部、深圳新闻网、福田发布政务微博、福田网、福田区政府在线联合主办的网络访谈对话节目《红树会客厅》将直播室搬到了园岭街道现场,并请来了福田区园岭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陈佳维、华林社区工作站站长张珊、第二届园岭居民美德奖获得者园岭小学常洪老师、资深媒体人张清华等五位嘉宾作客节目,与市民、网友们互动,畅谈基层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于民生所做的具体工作及努力方向。 

 

  以微实事为契机 培养居民自治 

  “走进园岭”是2014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红树会客厅》——福田基层民生工作巡礼的首场活动,本次活动共召集了15名网友现场参观了位于园岭街道百花六路2号的“3H颐养复康中心”,让网友们通过亲身体验后,来到会客厅现场与嘉宾们互动交流。 

  近几年,福田区政府每年给每个街道投入不少于300万来办微实事。怎么样把这个钱用好?这也是一项改革。 

  “这部分钱分到社区去,要把社区居民热情调动起来。比如推进社区自治、包括民主协商,我们从具体事情入手。要办这个事情,要得到群众拥护,由下到上来评价这个事情。而不是由上级拍脑袋一直把这个事情办下去。要由群众来提出这个事情,我们社区构筑一个平台,让他们沟通、研究。社区要自治、搞民主,不是要讲一些空洞的东西。” 

  陈佳维表示,“把钱用好”一定要充分代表民意,通过办微实事,培养居民自治的意识,今年园岭街道要在这一方面迈出一大步。 

 

  改进体制 打造关爱养老服务圈 

  园岭是深圳最早的开发区域。当时来的建设者已经在这里工作几十年,如今,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退休了,因此,居住在这个区域里面的老人,60岁以上的人较多,占区域人口的10%。近几年来,园岭很重视养老的问题。对于构建社区和谐,包括宜居、使更多年轻人放下包袱、能够安心工作,街道层面想了很多的办法。 

  陈佳维介绍说,一方面在老人居住最多的区域,就是园岭新村建了一个日间照料中心,完全由政府主导,这几年发挥了很大作用,让老人们有了一个好去处。近几年来,街道通过总结办园东日间照料中心的经验,感觉到了单一由政府办养老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包括社会组织,民营企业,个人等,发动他们参与。 

  “在白沙岭这个区域,我们有一个民营的机构,他们热心来做这个事情,我们也帮助他,办成了另外一种模式的,就是持续护理跟日间照料相结合的养老机构。这个面积也有3000多平方米,现在基本上已经建成了,已经开始接纳老人入住了。它的模式完全是按照香港康复会的模式,香港有几十年的经验。院长也是从香港请过来的。整个设施比较完备,相当一部分是引进美国的设备。从设施、从管理对大家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养老,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事,需要多元化、多层次投入,……这几年对我们区里家政服务行业也进行了一些引导规范。办事处跟美国一个有经验的居家养老公司,‘Home Instead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沟通。他们的经验如果在我们区域能够推广,对我们家政方面提供的养老服务肯定是很大的提高,因为它的标准、运作模式、监管方式都完全跟我们目前的不一样。” 

  陈佳维表示,街道层面要改进养老体制,打造“关爱养老服务圈”。要立足于引进先进的养老运作模式,立足于推进先进的居家养老服务等等,从而形成规范化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院建立联系,让“关爱养老服务圈”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围绕民生需求 推进改革措施 

  谈及街道层面的改革,陈佳维用一句话概况:围绕民生、围绕百姓的一种需求,推进改革具体的措施。他说,“我们街道、社区层面都有一个办证大厅,虽然百姓到这里办的都不是一些非常大的事情,但是来这里办的都是对他们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办证大厅建设好。所以我想改革从这个方面入手,就是把我们各种办事的进行全面梳理,就是它的流程、它的程序,尽量为群众提供简便、快捷的服务。” 

  “很多的程序、条件还不是由街道设计,他是由上级政府各个部门设计一些条件,就是办事的条件。我们可为的就是改变我们的态度、改进我们的流程、改进我们一些比较烦琐的环节,把它尽量压缩。这个事情这几年老百姓、群众对这个方面也有一些意见,我们就从这个方面入手,把事情办好。” 

 

  办微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园岭街道一直在探索构筑一个从学校到家庭之间,给孩子补充正能量的安全地带,并且提出两个抓手,一个是四点半学校,还有一个是社区讲堂。四点半学校主要是解决孩子的问题,而社区讲堂解决除了孩子,更多是老人和妇女的问题。 

  资深媒体人张清华在访谈现场评论:“妇女、儿童、老人就如同我们社会橄榄结构这两端,应该是最弱势、最小的区域。陈书记紧紧抓住了最弱势的这两端,以这个为切入点,来解决民生问题。这两个抓手抓的相当正确。另外我们现在进行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从中央一直到省市区,突出问题导向、突出贴近民生、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什么叫问题导向?什么叫贴近民生?这最后一公里怎么打通呢?园岭街道已经做出很出色的回答,我们办4点半学校,我们搭建社区讲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张清华表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是一朝一时的事情,从党的诞生之日起,一直都是如影随形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次长征,它跟我们党的生命力是相通的。希望园岭街道能够继续地走在群众路线“长征”的前面。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