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安全生产信息 > 安全生产预警和预防

2014年1-3月份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信息提供日期 : 2014-05-20 00:00来源 : 区安监局

  2014年第一季度,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安委会成员单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加强联合执法,加大查处力度,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一、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基本情况

  (一)四项指标基本情况

  2014年1-3月份,我区道路交通、工矿商贸、火灾等行业领域累计发生安全事故140起,死亡5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16.08万元。与2013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27.27%,死亡人数持平,受伤人数下降72.73%,直接经济损失下降90.67%。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本季度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086人/亿元。

  (二)三类事故指标情况

  1.道路交通。1-3月,全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起,死亡5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2.36万元。同比事故起数下降33.33%,死亡人数上升25%,受伤人数下降72.73%,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14.55%。

  2.工矿商贸。1-3月,全区工矿商贸未发生人员死亡事故。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00%,死亡人数下降100%,受伤人数持平,直接经济损失减少170万元。

  3.火灾。1-3月,全区发生火灾事故132起,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3.73万元。同比事故起数上升36.08%,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均持平,直接经济损失上升888.44%。

  二、全区安全事故分析

  (一)道路交通。从事故原因分析,机动车驾驶人妨碍安全行车2起,造成死亡2人;机动车驾驶人操作不当1起,造成死亡1人;机动车在单位园内居民居住区不避让行人1起,造成死亡1人;行人违章穿行车行道1起,造成死亡1人。从道路交通控制方式分析,一季度4起交通事故均发生在有标志标线或有其他安全设施的路段。从照明条件来分析,白天3起,造成死亡3人;夜间有路灯照明条件1起,造成死亡1人;夜间无路灯照明条件1起,造成死亡1人。

  (二)火灾。从事故原因分析,电气火灾47起,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灾26起,玩火、吸烟引发火灾10起,其他原因火灾49起。

  三、安全生产形势研判

  (一)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形势特点

  全区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2月份实现了事故“零伤亡”;二是人员伤亡安全事故集中发生在道路交通领域;三是火灾事故多发,电气类火灾仍然是主因。

  (二)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形势研判.

  随着高温多雨季节的来临,加上“五一”黄金周期间群众出行活动频繁,福田辖区施工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第二季度是交通事故、建筑施工高坠、触电等事故的易发、多发期。为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特对我区第二季度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预警预防工作提出如下分析和建议:

  1.建筑施工安全。辖区地铁、房建、旧改等建设工程进入新的施工作业高峰阶段,深基坑开挖、脚手架搭设和模板支护作业增多,塔吊和物料提升机使用频繁,加上高温汛期天气的增多,影响安全施工的不利因素增多,引发各类坍塌、高处坠落、塔吊倒塌等起重机械伤害事故风险加大。

  2.道路交通安全。“五一”节假在即,群众户外活动集中,道路交通人流、车流增大,交通运输客运、货运繁忙,极易存在车辆超员、超载、超限、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辖区建设施工进一步展开,工程出土量激增,余泥渣土和建材运输量大,发生泥头车等安全事故的概率加大。

  3.消防安全。春夏之际,是火灾事故的频发期,特别是旧工业区、旧城中村、旧住宅小区等老旧区域,商贸市场、宾馆酒店和大型娱乐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因夏季用电负荷增大、电气设备及线路老化、用火不慎和建设工程内外墙体施工和装饰,违规动火等极易引起火灾。

  4.危险化学品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进入第二季度后,高温天气危险化学品挥发性增强,导致泄漏、燃爆事故发生几率增大;有限空间作业极易因防护不当等原因导致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事故风险加大。

  5.校园、旅游及其他安全。根据历年第二季度其他安全事故发生特点,其他领域存在如下事故风险:一是夏季天气炎热,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二是辖区旅游景点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工作需引起重视;三是文化、休闲娱乐场所用电高峰易引发电气类火灾事故;四是夏季天气干燥,森林火险系数较高;五是汛期台风暴雨季节极易发生因内涝导致的路面安全事故;六是在用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检查量大面广,监管任务繁重。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