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华富街道办事处 > 政务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及总结

华富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2-21 15:31来源 : 福田区华富街道办事处

  华富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狠抓攻坚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有力落地落细。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讲政治,政治建设呈现新气象。一是谋深做实主题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着力解决一批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二是抓牢政治建设。坚决执行“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强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三是持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率先编制街社两级岗位说明书,推动“决策部署-任务分解-落实执行-跟进反馈-考核监督”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全覆盖,实现“科学定岗、清晰定责、合理定权、精准定能”,打造“方阵前行”的华富铁军。

  (二)落实党建强,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一是全区率先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行动。推动各党群最大化扩容服务空间、精准提质升级服务,自整改提升行动以来,推出“暑期督学班”“职工六点半”“安心托幼”等精品活动2400余场,吸引群众超30万人次,作为唯一街道在福田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会上分享整治经验。二是打造星罗棋布“幸福+”党群延伸阵地体系。发动辖区物业单位、热心居民、老党员、主体单位,自发共享自有庭院、闲置场地、公共空间。目前布局“幸福+”阵地68个,已开放42个,实现小区、商圈、公园全覆盖。三是精心打造“幸福系列”活动。将“核酸小屋”改造为全市首个“幸福小屋”“幸福小镇”,建设幸福系列党群服务微阵地,打造党组织“搭台”、党员干部“摆摊”、居民群众“赶集”的党员服务市集,已累计开办40场,设置服务项目近千个,服务群众超13万人次,收集解决群众问题诉求1239条,“幸福小屋”党员服务市集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幸福福田公众号等媒体报道,超65万人次关注及点赞。

  (三)落实发展好,街社发展汇聚新动能。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同比涨幅明显。积极挖潜,应统尽统,颗粒归仓,截至2023年末70个在库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4亿元,任务完成率位列全区各街道第二;全年累计提交新增入库项目38个,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5%。二是招商引资预计超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成功举办华富街道招商引资签约大会,现场与9家重点产业园区物业、10家行业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招商引资专班,先后赴北京、天津、杭州、宁波等地开展招商行动,累计引进48个项目,涵盖10余家重点企业及4个外资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39亿元;同时储备多个重点在谈项目,超额完成全年投资总任务。

  (四)落实治理好,基层治理效能有效提升。一是坚持源头治理,推动信访积案有效化解。街道主要领导带头亲自研判、亲自约见、亲自调处,街道领导约访群众50余人次,推动3宗十年信访积案化解。二是落实网格七有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网格化、标准化、智能化。深化楼栋长建设,稳步推进田面新村出租屋分级管理工作,顺利通过市、区两级检查考核;探索推行“网格化治理、数字网支撑、全科工作者、全能化服务、全员齐参与”的网格治理模式,推动服务项目、治理事项、资源力量等要求要素在网格集成。三是高压驱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群租房集体宿舍安全专项整治、“清瓶点火”、供用电安全消防领域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建成风险一张图、隐患一张表,持续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打赢台风“泰利”“杜苏芮”“苏拉”“9·7”极端特大暴雨防御战。

  (五)落实环境好,城区品质更优。一是绿美指数有效提升。贯彻建设“绿美广东”要求,整治黄土裸露近6000平方米,新建绿美景观小品11处、社区共建花园2个、社区口袋公园12个;年度新增乔木种植近1500棵,新建攀援式花墙4处约1600平方米,完成楼顶立面提升共5500余平方米。二是市容环境综合指数位列全区第一梯队。建立和完善巡查、检查、整改、通报、约谈、问责、处罚等常效机制,环卫问题每周调度、分场所检查通报,严抓监管,今年以来市容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垃圾分类工作进步明显。率先完成辖区所有分类投放点位物联感知系统安装;率先推进可再生资源智能化回收进小区、进城中村;举办福田区建筑工地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启动仪式,全年在建工地厨余垃圾总收运量位居全区第一、厨余垃圾人均收运量位居全区第二。四是老旧小区改造扮靓辖区颜值。神彩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荣获“福田区优秀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从提升居住环境和安全整治两方面,对莲花一村、莲花二村107栋建筑屋顶近6万平方米面积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后为居民新增可利用屋顶安全空间约4万平方米。

  (六)落实服务好,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一是强化兜底保障。累计为辖区低保、低边、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发放救助、补贴约400万元,食物银行华富网点信息库共服务201人,链接俏九州、华城百货、伏稻社等4家爱心企业捐赠食物重量约5.58吨,惠及困难群体11788人次。二是推进老年颐养惠民工程。推进辖区262户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完成建设2个长者服务站和4个小区长者服务点,新增床位34张。累计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53397人次,发放餐费补贴26.71万元。三攻坚落实“民生微实事”,立项115个,全部项目均已实施,加速提升资金支付执行率;同步推进适老化改造、群众活动场地建设、全民运动会等5个群众服务项目作为“街道示范项目”落地实施。四是持续供给多元化文体服务。协办三人篮球赛、台湾创艺生活节、深圳时装周等国际型赛事,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京韵华富”“活力华富”政企体育系列联赛、社区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推进“家长服务驿站”模范社区建设,助力家校社协同共育。

  (七)坚持为民办事,实现群众满意。一是开展微网格入户走访。全量走访辖区居民,完成两轮大走访,收集民情超3万余件,建立一户一档《民情本》;专人跟进、每日调度、一事一督,完善闭环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超过90%化解在社区。二是压实“包进联”责任,问题隐患就地化解。将893名区街社党员干部精准分配至微网格,实现“一人一格”,严格落实责任田内民情事务“一人全包”、问题解决“一包到底”。三是民意速办工单综合满意率为99.5%,全区排名第一。落实“首办责任制”,形成工作闭环;规范“主协办同责”机制,规范流程和答复内容,各部门形成合力。

  二、2024年工作计划

  华富街道将继续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推进落实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聚焦推进落实河套规划,聚力“三大新引擎”环中心公园活力圈建设,坚定扛起深圳中心城区新时代历史使命,为福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贡献华富担当、华富智慧、华富力量。

  (一)在推动基层党建活力上持续发力。以基层党建“四三三”华富模式为抓手,持续深化打造“幸福系列”服务品牌,形成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服务质效的有效经验。综合提升辖区2+8个党群服务中心,按照“三步走”“十项标准”,深化打造“一社区一品牌”。统筹打造“N+5”优质便民服务区。在“幸福+”阵地的基础上,持续挖掘需求、资源、服务,健全完善文体休闲、医疗保健、社区养老、家社共育、创业就业等“五大服务”,把辖区打造成为由N个便民服务区域组成、5分钟可达的优质便民服务区。

  (二)在高势能发展上持续发力。助力深业上城北片区项目早日落地,打造优质产业空间,推动片区升级发展。积极协助深科技城项目招商引资,将12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际动力,实现“空间再造+产业导入”同步提升,打造中心城区旧工业区更新活化、产业升级样本。建立“全员招商”工作机制,联动产业部门、产业园区,积极挖掘优质项目、招引落地优质项目。

  (三)在推动绿色发展上持续发力。推进街社公园绿地改造提升行动。充分利用城市边角料、单一纯绿地等,建设一批口袋公园;通过留白增绿、见缝插绿、补植添绿等多种渠道增加城区绿量,引导社区居民等多元力量积极参与“最美转角”“最美阳台”等项目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对照创文“七有”要求完善机制,开展重点专项行动,推动解决环境卫生等居民反映集中的问题。以绣花功夫推进辖区市容环境治理。健全市政环卫基础设施,持续巩固市容环卫成绩,保持市容环境综合指数测评全区前列。

  (四)在全域治理上持续发力。深化建设智慧街区,充分运用大数据系统全面分析街道治理动态,为基层减负,为街道治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大经济、民生、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摸排,切实防范化解涉众型风险;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打好禁毒人民战争,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侵害未成年人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抓实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街区。深入推进法治街区建设。持续抓好“八五”普法,推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多元纠纷化解机制,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气。

  (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深化打造民生微实事华富品牌,通过一件件精品活动惠及更多的华富居民。打造“弱有所扶,老有颐养”幸福社区。加大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力度,加强无障碍城区建设,持续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加强高龄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城市人居品质提升。

  (六)在增强城区文化软实力上持续用力。将“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融入城区建设,努力建设人文底蕴深厚的宜居环境;高标准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改造提升,盘活闲置空间,新增公共文化服务场地面积;全面提升街道社区的文化活力。策划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和具有华富特色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贡献。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