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街道办事处2011年工作总结
信息提供日期 : 2013-09-18 00:00来源 : 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
2011年华强北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目标,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基层服务与管理各项机制。紧紧抓住迎大运办城市办赛事等大项工作,认真筹备,严密组织,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开创街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强化党建核心,党群共建发展精神文明。
(一)班子建设坚强有力。街道党工委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切实改进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在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各项工作抓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思想建设,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街道管理模式,提高协调和创新能力。始终做到谋事讲原则,处事求公道,办事按规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注重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建设,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抓手,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团结奉献,勇于开拓,敢当先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了街道各项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
(二)党风廉政教育扎实有效。街道认真落实中共中央、省、市、区纪委精神,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能,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要求,狠抓责任制的落实,有效地促进了街道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街道各大项工作同步推进,紧密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纪工委在机关、社区开展廉政文化宣传,使大家形成自觉、自律的良好风气,真正实现效果最大化。
(三)人大作用高效发挥。街道人大联组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区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要点,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和参与各项活动,在迎大运创文明,抓市容环境提升改进,大力整治综合秩序、社会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极组织代表参与社区自治,提高代表履职水平,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街道和社区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四)志愿者建设蓬勃开展。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深圳志愿者之城”的号召,紧紧围绕大运年做好志愿服务的任务,加大义工建设力度,共招募社会志愿者12486人(其中平安志愿者4210人),城市志愿者1426人,形成以社区工作站为依托,退休“五老”人员为核心,热心公益的企业员工和市民为骨干的一支可以信赖的志愿者队伍。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按照“一站一特色”理念,精心完成5个社区U站的选址和建设。
二、集中精力抓重点,年度大项工作亮点纷呈。
(一)大运迎办工作完成出色。在今年迎办大运会期间,街道上下统一思想,团结一心,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工作在第一线,强化“一盘棋”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对深南路、红荔路、上步路、华富路、振华路等9条路沿街120栋建筑开展立面刷新,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带领挂点科室和社区工作人员逐楼逐户上门开展信息收集和协调工作,与商家代表集体座谈,与个别人员单独说服,与经营生活困难、改造影响大的业主、商户谈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商户的支持,事先为工程施工扫除障碍。针对通新岭小区、华新村、红荔村、华丽大院、上步工业区等老旧住宅区外墙残旧、部分住户防盗窗外置、生锈影响美观的问题,街道全员出动,一户一户上门解释、争取支持,动员说服了2500住户配合防盗窗内置,安装统一底色玻璃。另外,完成了荔村社区居民娱乐广场、华红社区华新村中心花园、通新岭社区休闲广场等5个社区小公园的建设,对深南路中航人行天桥和上步路同德人行天桥实施创意改造。全面提升华强北形象面貌,向世界各国来宾展示了华强北的精彩。
(二)市容环境显著提升。为了确保以良好的市容市貌迎接大运会,按照打造“首善之区、幸福福田”总体部署和全区“办赛事、办城市”荣耀中心区行动要求。街道针对沿街和小区内户外广告数量多且较凌乱的现状,对过期、未经审批以及影响市容美观的2194块、近8万多平方米户外广告招牌集中拆除。加大宣传协调,动员商户、业主支持、配合,自行拆除或整改。拆除行动实施科学安排、错时施工,最大限度减低对正常营商秩序的影响。以“环境立区”为理念,选址中航路(振华路至振中路段)建设“时尚都市风情街”,打造一条与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业态匹配、功能互补,集休闲、时尚、体验、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时尚精致街区,依托业已形成的华强、中航、高科德、新亚洲等以电子元器件、服装、百货、物流为主要业态的实力企业经济圈,引进发展高端休闲、服务、展览体验产业,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丰富华强北商圈经济文化内涵,提升区域经济社会价值。
(三)党代表推选组织严密。按照区委的要求,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发动辖区各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酝酿办法,严格依照党组织选举程序对候选人进行推荐和考核。通过召开街道党员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街道出席区第六次党代会代表10名。
(四)人大换届选举顺利进行。根据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对第六届人大换届选举的工作部署,街道经过准备,宣传发动,选民登记,提名推荐、酝酿、协商确定代表候选人和组织选举四个阶段,登记选民8054人(男4837人、女3217人),参加投票7066人(其中委托投票1887人),参选率达87.7%。选举产生区第六届人大代表17名,选出的新一届人大代表政治素质较高、结构比例较合理,体现了广泛性、代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五)严管区建设推进有力。设立华强北商业街严管区以来,通过以执法岗亭为依托建立街面控制指挥平台,将公安、城管、交警、消防、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的联动执法常态化,由30名高标准队员组成综合巡逻队,进行不间断的梯次巡逻。升级改造华强北商业街视频监控系统,针对地铁二期工程新开站点,加强治安值守和巡查,实行24小时严格监管;瞄准产业升级转型,退低端引高端,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7个,查办侵权及制售假冒伪劣违法案件241宗,刑事拘留15人,查获侵权、盗版、假冒伪劣商品34万件,其中侵权假冒手机1.9万台,共使2385户靠经营假冒伪劣手机的经营户退租离开。严格排查摸底,消除安全隐患,对138家卖场、楼宇开展消防隐患排查,并对存在隐患的70家完成整治,更新改造的老旧电梯38台。
三、街道各项建设事业稳步推进。
(一)机关工作高效运行。一年来,办公室紧紧围绕党工委、办事处的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做好机关效能建设。一是紧紧围绕办文、办事、办会等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协调服务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大力加强信息上报工作,及时整理撰写街道工作中的新动态、新进展和新经验,从中挖掘工作亮点,在市《信息快报》和区《福田信息》等刊物发表各类经验材料十多篇,及时上报反映了街道的工作动态和工作成绩。二是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及时维护办事处的设施,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加强车辆调度管理工作,勤俭节约,把好办公设备及用品采购和管理关,做好饭堂管理,为干部职工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认真做好财政预算,落实各项财政收入,合理安排支出。
(二)应急机制建立健全。为全面做好辖区各类应急准备工作,街道建立和完善了值班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将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明确了工作任务、细化了工作措施。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同时,结合区域特点和应急工作实际,以普及应急知识为重点,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能力。
(三)城市管理文明有序。街道顺利接管并积极推进市政道路清扫保洁工作,采取街道领导带队巡查、机关工作人员日常巡查、科室与执法部门联合巡查、视频实时监控等有效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城市面貌、绿化景观、环境卫生等市容市貌方面的存在问题600余个,确保“中国电子第一街”市容环境卫生水平保持高标准。着力解决了汽车大厦垃圾房、家乐大院垃圾房改造,燕南路、振兴路配电房卫生死角净化美化,上步工业区工发路以东片区垃圾多,华新村乱张贴泛滥等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反映较多的突出问题。同时,通过制定并实施《华强北街道“迎大运·创文明·荣耀华强北”环境美化行动工作方案》,广泛动员华强北商业街大小商场、物业单位员工定期定时大搞清洁卫生,擦洗市政家具,号召社区居民每周六抽出一小时清洁小区、楼道、阳台及室内卫生,调动起全社区共同支持、参与市容环境卫生美化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四)安全生产基础扎实。结合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要求,加强对辖区企业日常安全生产隐患自查的监管,促使企业提高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年,共开出现场检查记录文书261份,发出整改指令书和复查意见书49份,立案处罚24宗,结案24宗,经济处罚15.6万元。在大运城市环境提升工程期间,集中开展了施工工程安全生产检查,对辖区72处建筑工作共开展检查2588次,发现安全隐患188处,责令整改188处。对辖区86家重点单位和42家高层楼宇火灾隐患地区开展重点整治,整治率达100%;整顿专业市场40余家,在全辖区设置了120个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并配足配齐灭火器材。截至年底,未发生任何伤亡事故,增幅下降100%,火灾隐患整治工作顺利通过市里验收,成绩显著。
(五)劳动保障不断强化。在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以及外来劳务工的权益、预防劳资纠纷、维护辖区和谐稳定等方面工作成效突出,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年检认证工作。全年共办理失业证357人,累计办理就业登记企业13425家,涉及员工6.28万人。全年促进4户“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全年,街道及社区劳动保障窗口实现“零投诉”。组织4 98名失业人员参与培训并顺利通过专家答辩,培训后成功创业35人,开发就业岗位885个。
(六)社会保障稳步增强。累计为532户次家庭居民累积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75855元。在建党90周年之际为低保、边缘户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333000元。及时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为辖区残疾人申请了困难补助56人,为26位残疾人康复需求申请了轮椅、拐杖、听书机、辅助器具等;共制发老年优待证614张。做好“一站式”就业服务,引导40名就业困难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鼓励98名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组织对失业困难人员或家庭慰问120人次,发放慰问品及补助金合计金额19.5万元。完成414名儿童的少儿医疗保险参保工作。
(七)人口计生工作有力推进。街道领导立足辖区实际,狠抓计生工作,在计生队伍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会抚养费征收、政策生育率等计生重点工作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收到了良好的工作和社会效应。2011年街道户籍人口的出生人口共994人,出生率17.68‰,政策生育率98.39%;流动人口出生208人,出生率6.68‰,政策生育率96.15%。出具各类计划生育证明2986例,其中出生入户1137例,审核随迁入户597例,出具新生入学377例,人事部门调动470例,劳动部门招调145例。社会抚养费征收147例,征收金额约10067387.5元。
(八)司法和信访工作成效显著。司法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为辖区的和谐有序及繁荣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共调处纠纷1963宗,涉及金额15,844,577.73元,司法所组织和参与联动调处纠纷57宗,有效制止群体纠纷7起。受理上级交办及自办的信访件共计466宗。其中,上级交办116宗,其他部门转来350宗。受理的466件信访件反映的问题均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交由我街道办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妥善处理,处理率达100%。对辖区内的两名重点上访人员进行重点稳控,全年无赴京、赴省集体上访。促进了社会和谐,维护了辖区的安全稳定。
(九)“双到”扶贫工作扎实有效。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帮扶新街村尽快脱贫致富。一是在街道“双到”工作组的领导下,广泛发动辖区力量,结合村经济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筹集资金用于危房改造、校舍改造、村道路建设工程以及养殖基地等扶贫项目建设,财政扶持资金也正按照既定方案分步骤、有计划地使用于有关项目。二是扶持发展家庭种养业。通过向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持,并通过帮助种养户开拓销售渠道的方式提高其收入水平。
(十)出租屋综合治理严格高效。围绕“一强化二提高三确保”的思路,全年办理租赁合同登记8963份、注销合同2079份、开出租赁票据46333张、收取税费共5010万元,超年任务的23%;全年行政执法立案48宗、结案40综、超年任务的21%,处罚金额29993元、追缴税费25858元,受理租赁纠纷申请14宗、成功调解8宗;全年登记出租屋23903间、采集流动人口信息56766条、注销流动人口信息53706条、上传照片48388人、照片上传率为99%、反馈信息262条、信息反馈率为97%。
(十一)统计工作扎实开展。街道人普办强化质量意识,加强监督检查,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期各项工作,长表编码与扫描、数据质量控制等工作。完成新增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共3000多家。落实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城市住户调查,深圳市人才调查,低保户支出调查,餐饮业个体户调查,深圳住户一次性专项调查,深圳房屋租赁业统计调查试点,外地建筑业调查,金融调查,安防专业市场调查,居民幸福感调查等任务。在区统计局2011年度工作三项考核中,统计站获得统计业务、统计法制工作二等奖,统计调查工作三等奖。
(十二)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在辖区广泛开展格调高雅的文体活动,全力打造华强北文化品牌。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和“喜迎大运”两大主题,结合社区艺术节,组织辖区选拔赛,并推荐优胜队伍参加福田区第十一届社区艺术节。联合外语协会和福田义工团体,以教学日常用语为主,坚持面向辖区群众开展英语角培训活动近20次。在福田区第十一届社区艺术节,分获得金、银、铜奖;在福田区第七届夕阳红文艺汇演比赛,获一等奖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