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工作动态

健全环卫精细化长效机制,打造一流国际中心城区

时间 : 2016-11-22 00:00来源 : 区城管局

  福田作为我市中心城区,是全市大客厅和重要窗口,市容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深圳市的形象。2016年,福田区城管局环卫工作紧紧围绕“城市管理治理年”的总体部署,以打造一流国际中心城区环境卫生水平为目标,狠抓环境卫生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理顺环卫精细化、长效机制。福田区市容环境卫生整体水平大幅度提升。 

  一、以开展新一轮清扫保洁招标工作为契机,科学合理划分清扫保洁作业标段,大幅度提高清扫保洁经费。一是统筹兼顾,难易搭配标段。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中村存在建筑覆盖率高、内街小巷多,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等特点,加之城中村清扫保洁标段面积小,地理位置分散,清扫保洁经费投入不足、环卫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城中村的环境卫生成为长期以来我区环境卫生水平整体提升的短板。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在新一轮市政道路清扫保洁标段划分中,改变原市政道路清扫保洁与城中村清扫保洁相互分开的传统模式,采取难以搭配的原则,按每个标段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的标准,将市政道路与城中村清扫统筹考虑划分,共划分为14个标段。二是加大清扫保洁经费投入。随着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及物料价格的上涨,环卫外包单位经费支出大幅度提高,导致部分外包单位为追求利润空间,通过减少配员、延长员工作业时间来完成规定标段的清扫保洁任务,这对道路连续性保洁和精细化作业质量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为此,在新一轮市政道路清扫保洁招标中,通过提高清扫保洁单价,加大环卫经费投入,总经费预算总价上浮49.35%,另外,结合城中村清扫保洁难度大,只能采用人工清扫保洁,相比市政道路,清扫成本更高的实际情况,将我区城中村的清扫保洁单价由原参照市政道路一级路标准调整为参照特级道标准,确保城中村清扫保洁质量到位。三是更新改造城中村垃圾转运站及公厕并实行专业化服务外包。自2014年起,针对城中村垃圾转运站存在主体残旧、设备老化,垃圾处理能力滞后等问题,对13个城中村垃圾站进行改造升级,主要包括主体装修装饰、新建排污系统、更换压缩设备等措施提升城中村垃圾站点处理能力。2015年底,上述站点均已完工。由于原城中村垃圾转运站不是由垃圾清运企业专业管理,而是由城中村清扫服务企业一并管理,缺乏专业管理技术,导致站点管理质量不高,与市政垃圾站管理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借本次城中村清扫保洁合同到期之际,将城中村垃圾清运从城中村清扫保洁中剥离出来,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专业垃圾清运企业,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 

  二、依托高新技术,创新监管手段,加强环卫精细化管理。一是落实辖区管理责任制,加大日常检查考核力度。根据2016年市容环境综合考核新的规定,由原市考核街道办改为区考核街道办,通过暗检和明检两种质量考核方式,对全区十个街道办环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并对街道办考核成绩进行排名,对存在问题的外包单位实行扣分扣款机制,对连续3个月或年度内质量检查平均得分在90分以下的作业标段,严格实行末位淘汰机制。二是利用新技术,创新监管手段,提升作业效率。以2016年新一轮清扫保洁招标工作为契机,参照深圳市环卫作业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对全区环卫清扫保洁车辆、环卫作业人员实行GPS实时定位,并通过建立福田环卫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与市精细化系统和数字城管系统的数据共享,通过该系统,环卫管理人员便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环卫作业车辆实现可视化、全过程监控,及时查处违规行为,督促环卫外包单位严格按照合同质量要求做好环卫作业,确保环境卫生质量。三是创新性的在全市率先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引进清扫保洁第三方监理。按照14各标段进行责任区域划分,共划分为7个组,其中4个常态巡查组,每天从早6时到晚24时,对包括城中村在内的全区道路环境卫生作业质量、环卫人员配员情况进行全天候、全覆盖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对作业单位及时扣款处罚,强化环卫作业监管,提升管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截至目前,共整改环境卫生问题2317宗。 

  三、加强沟通协调,强化联合执法。一是创建市容环境精细管理群,建立常态巡查制度。对在该群里上传的环境卫生问题,相关责任单位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立即组织整改。对影响环境卫生秩序的各类问题,特别是较重大或突出的违法行为,如偷倒建筑垃圾、余泥渣土及废旧家具等,可由发现部门第一时间到所辖派出所立案,利用公安天眼监控系统调取视频资料取证,严厉处罚当事人并移交公安依法拘留。改变了过去光靠城管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有效解决偷倒建筑垃圾、余泥渣土及废旧家具等动态性、反复性问题。今年以来,共查处处罚偷倒建筑垃圾废旧家具等违法行为共111宗,行政拘留违法当事人3人,刑事拘留1人。二是协调综合执法局及各街道办开展生活垃圾密闭收运执法工作。严厉查处垃圾收集点(桶)垃圾暴露、污水横流及垃圾运输车辆车体不洁、垃圾裸露、污水滴漏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垃圾不密闭违法行为61宗,处罚35200元。三是协调交警、公安、地铁、电信、水务、供电等部门开展道路环境卫生秩序综合整治。对我区地铁、建筑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脏乱差,偷倒乱丢建筑装修垃圾、擅自搭建摆放各类岗亭和伞具及临街设施等现象进行整改,彻底改变城市环境卫生乱象。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