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领全市之先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密闭收运
时间 : 2014-06-30 00:00来源 : 区城管局
经过三个月试点,福田区生活垃圾密闭收运工作收获颇丰,试点小区敞口垃圾池(屋)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状况以及垃圾“一路走、一路滴、一路臭”现象明显改善,市民满意度迅速提升,福田区决定领全市之先,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密闭收运。这也是今年福田区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之一。
生活垃圾“二次污染”长期困扰居民
当前我市有相当多的物业单位仍使用简易的敞口式垃圾池、垃圾房,有的甚至直接将生活垃圾散落堆放在地上。垃圾收运过程中,有些小区用手推车运送垃圾进市政站,有的用后装式非密闭运输车辆直接运送至填埋场,经常导致收运过程中臭味天上飞,污水地面洒,给环境卫生造成“二次污染”,市民要求整改的呼声非常强烈。
为解决垃圾“二次污染”困扰,福田区2013年开始对全区物业小区垃圾收运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在市城管局的指导下制定了推进生活垃圾密闭收运工作的重大举措。福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2014年二十一项民生实事。由于此前垃圾进市政站要按垃圾量收费,很多垃圾运输车辆直接将垃圾送往填埋场,垃圾沿途滴漏现象严重,为解决这一难题,福田区政府通过了生活垃圾密闭化收运进市政站减免费政策,用扶持政策鼓励物业小区积极参与垃圾密闭收运,引导生活垃圾运输单位主动淘汰传统的后装式、非密闭运输车辆,自行购置密闭设备,以车载桶装的新模式就近免费进市政垃圾站转运。
率先试点成效显著
为顺利推进生活垃圾密闭收运工作,福田区城管局牵头,制定了生活垃圾密闭收运工作方案,并同步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和审批流程,确保垃圾密闭收运有章可循。
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3月福田区率先在福田街道办福华社区开展垃圾密闭收运工作试点。该社区的19个小区原来都是用敞口式垃圾池(屋)堆放垃圾,再用小推车运送生活垃圾至市政垃圾转运站,效率低,污染大。在福田区城管局与福田街道办的联合扶持下,该社区开始改为“车载桶装”密闭收运模式进站,垃圾堆放点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老鼠乱窜、蚊蝇滋生的情况以及垃圾“一路走、一路滴、一路臭”现象明显改善,辖区居民拍手称赞,群众对福田街道城市管理的满意度由去年全市原特区内第八名,上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第四名。
4月福田区将试点范围扩展到梅林片区。该片区的垃圾运输公司原来一直由社会车辆直接运送至下坪填埋场,垃圾密闭收运试点后,该公司主动淘汰原来的3台旧的垃圾运输车辆,购置了6辆新型平板运输车,并配备了密闭垃圾桶,不惜增加开支和投入成本来支持密闭收运工作。目前梅林片区已有42个小区物业单位主动递交了密闭进站申请,开始有序进站。在福田、梅林街道的带动下,现在福田区很多街道以及物业小区、收运公司积极要求开展生活垃圾密闭收运工作,改变模式,提升辖区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全程密闭,实现垃圾不落地
生活垃圾密闭收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实行“车载桶装”,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全过程的密闭化。为实现全程密闭,福田区城管局从各物业单位实行专业卫生保洁,到把传统的敞口式垃圾池、垃圾房改造成为美观、整洁、实用的密闭容器存放平台,再到确保运载车辆、垃圾桶密闭收运,最后到有序进市政站转运,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关口都安排工作人员把关,确保垃圾不落地。
在推行生活垃圾密闭收运工作的同时,福田区还制定了严厉的管理措施,比如:实行严格的行政审批制度,严把城市垃圾运输许可准入关;城管、交警联合执法,严查垃圾运输车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建立不良记录制度,对运输车辆车体不洁、未密闭化运输造成沿途撒漏,或无准运证、偷排乱倒、阻碍正常执法行为等严重违法行为的,视情列入不良行为记录,依法处罚并收回《城市垃圾准运证》,注销垃圾进场IC卡等。去年至今已查处垃圾运输车辆跑冒滴漏等违法行为30多宗,罚款五万余元。
福田区呼吁小区业委会和市民积极参与进来,推动物业小区取缔敞口式垃圾池(屋)、加入生活垃圾密闭收运行列,改善生活环境,并对垃圾运输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如果您发现身边垃圾运输车辆有跑冒滴漏等现象,请及时拨打12319城市管理热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