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城市更新办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6-03-03 00:00来源 :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1、谋划“十三五”福田发展新格局。开展《福田区城市更新“十三五”规划》编制,落实区委区政府生态活力高品质城区发展战略。通过城市更新增加辖区优势产业空间,驱动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2、规划研究进展顺利。协助市规土委完成《加快推进河套及周边地区开发的规划研究》,编制完成《福田城市空间规划构想研究报告》;推进梅林产业带纳入市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工作取得实质进展,编制完成《梅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空间规划研究报告》;开展《福田区城市空间发展及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研究》,《车公庙片区城市更新规划》、《福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规划研究工作。
3、坚持“开门搞规划”。采取座谈、网络征集、公众咨询、专家咨询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各部门和专家意见,提高了规划公众参与度和规划成果的科学性。
(二)城市更新取得较好成效。
1、提速提效抓落实。贯彻落实《福田区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操作指引》,项目实施标准化、“流水”化。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全年城市更新供应土地任务,完成年度任务的120%;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率为32%,实施率保持全市各区前列。城市更新项目预计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2、节能减排优环境。贯彻落实“美丽中国”战略,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理念,全区已批准单元规划均按照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标准开展方案设计。推广建筑废弃物循环再利用,试点项目上沙村改造项目已处理建筑废弃物7万平方米,施工完成后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可达99%,基本实现“零”排放;车公庙西变电站整备项目已进场进行废弃物循环利用,预计可处理建筑废弃物约6千立方米。
3、落实配套保民生。坚持公共服务优先原则,强化更新项目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实施主体在规划编制和建设方案设计时,注重慢行系统的规划建设,科学整合市政道路,设置风雨连廊,实现人车分流,体现人文关怀。
(三)提前完成年度整备任务。
1、顺利完成年度土地整备任务。完成红树林湿地公园项目用地的清理移交工作,提前半年完成市下达的年度土地整备任务。完成车公庙西变电站房屋征收项目。
2、稳步推进房屋征收及收地工作。上沙莲塘尾市政道路收地项目用地已办理移交手续;深圳国际交流学校房屋征收项目、坂银通道收地等项目顺利推进。
3、积极推进综合整治类旧工业区升级改造。研究、编制了《福田区综合整治类旧工业区升级改造工作指引(试行)》,规范我区综合整治类旧工业区升级改造的工作流程;完成富林物流大楼城市更新单元的计划审批,项目专项规划已上报待批。
4、完善土地整备技术保障机制。先行建立区土地整备工作服务机构预选库,有效提高了《深圳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的可操作性,大幅提高了土地整备前期调查、评估等工作的工作效率。
(四)轨道建设按计划推进。
1、顺利完成市下达的轨道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市政府下达的2015年轨道建设任务,完成率为100%。
二、2016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2016年,我办将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协调与服务,确保全区年度城市更新出让土地任务完成率100%,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率保持全市各区前列,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完成区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土地整备任务书和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建设任务书。
(二)具体思路
1、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成福田区十三五城市更新规划,逐步开展深化、细化“一心、两轴、三带”发展格局的各项规划研究,科学指导未来五年福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更新工作。
2、以重点项目带动重点片区升级改造。在片区统筹规划的指导下,强力推进梅林产业带、华强北片区、彩田工业区、八卦岭片区、车公庙片区、金地沙头片区等重点片区的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带动片区升级转型,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通过重点项目的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加强宣传,谋划一批储备项目。
3、创新思路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强化已开工建设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监管,加快建设进度;推动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协调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相关行政审批加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解释工作,引导集体股份公司及村民业主主动参与并支持配合城中村改造。
4、稳步推进旧住宅类城市更新项目。强化建业小区北区等已开工项目的监管,加快建设进度;稳步推动中康生活区改造项目试点工作。
5、加快推进土地整备工作。加快重点土地整备项目实施。全面推进其他整备项目实施。
6、确保完成轨道交通工作年度任务。按照市政府下达的任务书,积极配合市轨道办、地铁集团,扎实做好轨道交通工程的土地整备、实施围挡等工作,确保施工单位顺利施工,加快工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