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田区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09-06-25 00:00来源 :
区五届人大四次
会议文件( )
关于福田区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0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9年()日在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福田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福田区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提请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辖区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稳定增长,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收入情况。全年完成财政收入57.69亿元,超收9.9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31亿元,增长23.60%,完成预算的115.53%,超收5.69亿元,主要是税收收入超收;上级补助收入完成15.39亿元,增长13.54%,完成预算的138.73%,超收4.29亿元,主要是年终超率累进返还奖励3.16亿元、土地使用费返还0.96亿元。
支出情况。全年完成财政支出59.8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6.30亿元,完成预算的91.97%,增长38.78%,剔除在超收中安排预算稳定调节金8亿元,实际支出增长19.1%。上解支出3.51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1.41亿元,主要是年终新增上解事项:新增地税系统经费专项上解7164万元、新增对口支援甘肃灾区专项上解2611万元、增加我区分担公交补贴5300万元。
平衡情况。2008年当年财政收入加预算安排动用结余6.18亿元、上年专项结转1.43亿元,全年财政可安排收入65.3亿元。全年财政支出59.81亿元。收支相抵,结余5.49亿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2.50亿元,预算净结余2.99亿元。
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主要情况如下:
(一)财税收入增长呈现先高后低的态势,对上级税收贡献进一步加大。
辖区税收完成403.5亿元,比上年增收101.1亿元,增长33.43%。其中,地税完成252.33亿元,增长35.43%;国税完成151.17亿元,增长30.21%。辖区税收占辖区GDP的比重为27.02%,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反映出我区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有机统一。由于近两年辖区税收保持较快增速,我区连续两年获得市财政超率累进奖励,共享税分成比例增加2个百分点。2008年福田辖区税收总量、增量和增速都位居各区第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区财税收入仍保持较快增长。一是得益于我区总体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高端初露端倪,第三产业的较快增长对税收贡献持续加大;二是得益于我区环境立区战略的深入实施及总部经济的良好发展,一些大企业总部陆续迁入我区,带来的一定的税源增加;三是金融危机对税收的影响相对滞后,上半年辖区税收累计完成236.3亿元,增收94亿元,占全年税收增量的93%,下半年辖区税收累计完成167.2亿元,增收7.1亿元,仅占全年税收增量的7%,虽然下半年辖区税收增速明显放缓,但由于上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较好,总体上全年仍保持较快增长。从我区经济和税收的关联度看,经济对税收的影响滞后半年左右。四是财政、税务等部门大力推进依法治税,积极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2008年我区对上级税收贡献进一步加大。辖区税收403.5亿元中,我区税收分成41.95亿元,增长26.25%,占辖区税收的比重为10.4%。属于中央和市税收361.55亿元,增长35.9%,增速高于辖区税收和区分成税收增速,占辖区税收的比重达到89.6%,比上年又增加0.6个百分点。
(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
2008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年社会公共事业及民生福利支出合计40.38亿元,增长17.14%,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1.73%,剔除预算稳定调节金8亿元,实际占83.6%,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明显。支持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文教卫事业支出19.45亿元,增长9.05%(剔除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调整因素同口径比较,下同),大型文化活动渐成品牌,涌现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万人医生数和万人病床数分别增长1.6%和8.2%。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公共安全支出6.98亿元,增长5.62%,区治安形势稳定,刑事类原始案情、两抢两盗案件、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均不同程度下降,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状况明显改善。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工作,社保和就业支出3.18亿元,增长71.59%,完善劳动就业、困难救助、社会保障联动机制,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扩大优抚对象范围。加强城市社区和环境保护建设,城市社区管理支出8.73亿元,增长4.46%,新型生态社区建设支出2.7亿元,增长12.5%,城中村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城区顺利通过省级评审和国家技术核查。
(三)巩固改革成果,财政管理和监督继续强化。
继续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便于充分调研论证,规范预算科(项)目管理,修订完善预算准则等有关制度。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所有预算单位全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了财政国库动态监控机制,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已基本建成包括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国库支付、会计核算等核心业务在内的财政信息化系统。继续发挥专项资金整合优势,实施专家评审以及联席会议决策机制,统一审批程序和资金出口,专项资金合力优势初见成效。继续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对大宗采购项目和敏感项目进行全程监督,规范质疑投诉处理操作规程,配合区人大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做好国有资产监管,积极探索财政与国有资本有机结合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妥善处理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遗留问题。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按规定做好审核、拨款、竣工决算等工作。继续规范罚没物资的接收、保管、拍卖和财政票据管理。做好辖区会计事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推进区会计学会建设。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福田区2007年度本级决算的决议》关于“做好增收节支,确保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强化预算约束力,严格预算执行;加大对各类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意见和建议,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查找差距,采取措施抓好整改和提高。
2008年我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财税收入波动较大,给财政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二是政策性刚性增支因素较多,预算平衡难度加大;三是部分预算单位绩效成本观念不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预算执行约束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财政监督手段和服务水平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二、关于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9年我区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各次全会精神,依法加强收入征管,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保障民生和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保障区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强化预算约束刚性,厉行节约,控制行政成本;完善各项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监督和服务水平。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按照积极稳妥、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的原则,制定2009年财政收支计划如下:
当年财政收入54.8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4.85亿元,比上年完成数(下同)增长6%,税收返还及补助收入10亿元,下降35%,剔除2008年补助收入中的一次性因素,补助收入同比持平。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分成收入44.4亿元,增长5.8%;非税收入0.45亿元,增长28.1%。当年财政收入54.85亿元,加动用预算结余5.45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金3亿元、上年专项结转2.5亿元,2009年财政可安排财力65.8亿元。
财政收入安排主要是依据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与税收收入的相关关系,并综合考虑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及财税政策调整等因素拟定。总体上看,2009年我区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优化,产业高端初步形成,特别是随着环境立区战略的深入实施,总部聚集、高端服务业较快发展是促进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辖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与区分成税收的弹性系数测算,我区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增速为6.5%至7%。但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速放缓,2009年我区财税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而且全国范围的结构性减税工作正逐步实施,如增值税转型、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暂缓征收利息所得税等。此外,我区2008年税收基数较高,其中有一些还是一次性或特殊性收入。综合上述分析,2009年一般预算收入按增长6%安排是积极稳妥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全年财政支出65.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1.94亿元,增长10%;上解支出3.86亿元。2009年预算编制除政策性刚性增支外,一般行政事业性经费实行零增长,将财政资源重点用于以下几方面:
保民生。切实保障社会公共事业和民生投入,全年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和民生福利的支出为49.5亿元,增长22.1%,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9%,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教育支出14.0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22.7%;城乡社区管理支出10.1亿元,占16.3%;公共安全支出8.2亿元,占13.2%;科学技术支出5.6亿元,占9%;医疗卫生支出4.6亿元,占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亿元,占5.8%;文化体育支出1.8亿元,占2.9%;环境保护支出1.6亿元,占2.5%。
保增长。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安排支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加快我区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区的步伐,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引导培育创新产业,促进高端产业发展,支持总部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各项人才政策,进一步优化辖区经济结构,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切实落实市区出台的各项扶持产业经济政策,为辖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保投资。合力调配财政资源,保障区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需要,2009年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总规模13.7亿元,其中,财政预算安排12.7亿元,在清理历年政府投资项目结余资金中安排1亿元。严格控制政府投资项目的投向,形象工程和锦上添花项目一律不安排,集中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广场续建、区属中小学危房改造、区属医院设备购置、辖区环境综合治理、城中村改造等。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要求,基建资金12.7亿元已在各相关功能科目中体现。
三、坚持依法理财,强化科学管理
为确保圆满完成2009年预算,必须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加强收入征管。继续支持配合税务部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加大税法宣传和税收违法案件的查出力度。进一步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解决收入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征管效率。密切关注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缓财政经济波动。继续实施预算稳定调节机制,确保预算平衡。
强化支出管理。按照公共财政支出方向,认真落实民生福利政策,切实保障事关民生和我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支出需要,推进社会公共事业继续向前发展。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调剂、调整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刚性,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按照全市统一要求,严格控制出国出境、会议招待、学习考察、评比表彰等一般性行政事业经费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在媒体刊登广告、举办非公益性宣传活动、建设楼堂管所;严禁超标准装修办公场所、超标准购置办公设备。
严格财政监督。按照“阳光理政、制度唯上”的理念,巩固完善各项财政改革,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借助“金财工程”建设和财政各项改革合力,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提高监管水平。继续做好将每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区人大及有关部门报告的工作。继续推进“金财工程”建设,重点完善政府采购系统、工资发放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模块建设,提高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
提高依法理财能力。增强财政工作的前瞻性,主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研究促进财税收入增长的途径。积极沟通协调,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岗位职责,提高依法理财、依法监督的能力。努力抓好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
各位代表,要完成今年的财政工作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示范城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