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街道就业扶贫:数十名贫困户成育婴师!
信息提供日期 : 2020-09-07 11:08来源 : 福田区福田街道办事处
7月底,深圳市福田区首场针对家政领域职业技能培训在福田街道举行,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育婴师和养老护理员的专业培训及就业指导。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扶贫工作精神,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导向,以全村脱贫为目标,帮助贫困村及村民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增加村民可支配就业收入,近日,福田街道主办的就业扶贫送教下乡课程在河源市和平县成源村结课,22名受训人员结业,可上岗人员目前正在对接就业安置工作。
扶贫扶智亦扶志,18岁贫困户学习育婴知识找回自信
今年刚满18岁的刘丽花是和平县成源村的一名贫困户,从小母亲就不在身边,父亲身体不好,打小就跟着奶奶,奶奶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她和弟弟抚养长大。因为家庭的缘故,刘丽花很早就辍学来到东莞的工厂上班打工,以赚钱贴补家用供年幼的弟弟上学。刘丽花坦言,由于从小家庭的变故对她心理造成了影响,导致她性格上的不自信,“胆量很小、沟通交流也不主动,甚至连笑容也很少,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南粤家政学院张老师表示,在这次育婴师就业扶贫培训学习的前两天,刘丽花都不敢开口说话,“不懂也不敢说不敢问。”
见此情形,张老师趁着课间休息的时候,深入地了解刘丽花的情况,在此后的每次操作课程中,都会来到刘丽花面前再示范一遍。8天培训时间里,在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刘丽花经过反复练习操作及面试,逐渐敢于开口说话了,内心也慢慢打开了。在找回自信的过程中,刘丽花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在育婴师结业仪式上,她含泪接过了结业证书。
此次培训课程由福田街道党工委专为成源村22名中青年妇女量身打造,培训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持证上岗,一人就业,全家奔康”。整个培训为期8天,采取送教上门、全脱产方式进行。针对受训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培训方为学员准备了大量的实践练习,从婴幼儿的喂养、尿布的更换到营养餐的制作,均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传授,学员们在组队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专业育婴知识,也充分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为加强村民与村民之间的链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在培训前,培训组织方就要求受训学员准备一场毕业汇演。学员们每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组队练习文娱活动,为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同时,学员还需每天提交学习心得,总结当日所学,加深理解,同时也方便老师了解学员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在这8天时间里,学员与老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学员表示,老师的到来不仅传授了她们知识,更让她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22名妇女收获上岗证,将被推荐往深圳就业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福田街道党工委围绕稳就业、稳收入下功夫做文章,通过驻村干部了解村民需求,自今年5月起,便开始走访多家具备相应培训资质的机构,最终选定由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与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合作共建的“家政与护理学院”为此次培训承办方,决定以组织育婴师培训为开端,开启福田街道党工委就业扶贫系列培训活动。
此次就业扶贫送教下乡课程于8月20日开班,8月28日结课,三分之二的参训学员来自贫困户家庭。培训结束后,22名参训人员均顺利通过考核,获得了由学院颁发的上岗证书,此后将由学院根据学员个人意愿免费推荐就业,并负责其在深求职期间的住宿安置。学院还将为参训学员提供终身免费复训,学员可随时“回炉”培训,返校充电。
脱贫攻坚,教育先行,扶贫先扶智。福田街道免费育婴师就业扶贫送教下乡活动是积极送培训、送岗位、送服务进贫困村的典型代表,更是深圳就业扶贫培训的先例,落实了贫困人口应培尽培的初衷,切实把就业培训送到田间地头。课余时间村民还可以做农事,此举给当地村民带去了诸多便利,深受当地村民的欢迎。
职业技能培训为何选择育婴课程?街道党工委史蕾委员在开班仪式上说,掌握科学育儿一方面能让当地的孩子受益,另一方面这个职业也是现代都市紧缺工种,掌握这项技能既有益于下一代的培养,又能以此作为谋生手段,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让留守妇女成为脱贫致富的“助攻手”。学员通过本期育婴师送教下乡培训,对育婴师岗位有了全新的认识,实现了从土方法育儿到科学育儿的大转变,熟练掌握了一技之长,既激发了她们的就业热情,也为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章摘自《南方都市报》2020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