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街道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4-03-16 00:00来源 : 区福田街道
过去一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福田街道秉承“争当首善之首,勇创时代标杆”核心理念,聚集辖区各方力量,聚焦重点领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福田街道全面建设一流国际中心城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01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重品质,城市环境焕然一新。积极开展社区公园绿化美化、中心区欧美风情街、COCOPARK购物公园升级改造等市容环境优化工程建设,广泛开展户外广告整治、违法建筑查处、城中村综合环境整治等专项活动,提升辖区市容环境水平。运用法治化、社会化、市场化和人性化等多种管理手段,既突出执法的刚性,又体现服务的柔性,整个辖区尤其是会展中心和皇岗、福田两个口岸等重点区域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主次干道基本无乱摆卖,公共空间更加整洁美观。同时,积极开展“广东省宜居社区”、“福田区卫生单位”、“节水型单位(小区)等创建工作,生态文明建设获得长足发展。
(二)抓安全,社会秩序和谐平安。以平安建设和“三打两建”为契机,协同辖区派出所开展多项社会治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建立健全“监管、预防、宣传、应急”四位一体的综合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探索完善安全生产预警约谈制度,安全生产态势平稳。设置口岸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口岸环境综合秩序明显改善。充分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作用,落实综治信访维稳部门联动机制,重点抓好元旦、春节、两会等特别防护期的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化解东山小区、金田新村拆迁纠纷,彩福大厦商铺租赁经济纠纷等重、特大案件,社会综合管理持续向好。
(三)惠民生,社会建设快速推进。一是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扎实抓好计生基础工作,积极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活动和关爱计生家庭生育节育活动,推进计生工作法制化建设,确保计生工作保持良好态势。二是出租屋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大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强化服务意识和工作理念创新,做好出租屋信息的采集、录入、变更等工作,为辖区企业、居民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三是劳动保障和民生福利得到落实。通过扩大就业宣传、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等措施,千方百计稳岗位、保民生、促就业,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体系,认真落实《深圳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做到低保和临时救济对象有进有出,层次分明,真正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民生福利惠及百姓。
(四)汇民智,文化事业百花齐放。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抓好辖区文化广场、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及升级改造工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满足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二是文艺骨干队伍网络不断完善。重点抓好辖区企业、学校文艺队的建设,主动为群众文艺团体的成长创造条件,街道文化站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特级文化站”称号。三是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以街道文化站和辖区四大文化广场为平台,积极组织各类大型社区文化艺术活动,为辖区居民送上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
(五)促创新,探索基层党建新路。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巩固。组建社区综合党委12个、社区综合党总支1个,将社区党组织、股份公司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综合党委(总支)管理,实现了社区综合党组织的全覆盖。二是党建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果。广泛开展党代表进社区、党群咖啡馆、党员责任田等活动,建立党员民主管理社区提案制,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主体作用,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为区域化党建探索新路径。其中,福华社区党员民主管理社区提案制的做法得到了市、区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已在全区范围推广。三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广泛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水平。
(六)整作风,展现风清气正形象。一是作风纪律整顿力度不断加强。坚持把治理“庸、懒、散、慢”作为突破口,实行指纹考勤制度,杜绝上下班迟到早退现象,进一步严明队伍的工作纪律,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二是窗口服务创新改革成效明显。对街道行政服务大厅的窗口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改革,推出了许多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提升了办事效率、办事质量,得到了辖区群众和新闻媒体的一致肯定。三是工青妇建设深入推进。不断加强基层工会、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维护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广泛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促进广大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做好对退休和家庭困难职工的关爱工作,持续关注和帮助困难户,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二、2015年工作计划
作为中心城区的中心街道,福田街道在深圳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伟大征程中,在福田实践“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美好愿景中,都应当责无旁贷地处在队伍的最前列,发展的最前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以“争当首善之首,勇创时代标杆”为核心理念,以改革创新精神图谋发展,以优良工作作风服务民生。力求在基层管理上走出一条发展理念、治理模式等各个方面与国际先进城市比肩接轨的新路,让市民享受更美丽的城市环境、更和谐的社会秩序、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一)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中心城区形象。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强化口岸、会展中心等重点区域管理的基础上,将城市管理向纵深发展,把城市管理延伸到各物业小区,激发物业管理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管理,充分发挥“1+1>2” 的综合效应,把中心区的市容环境管精、管细、管实,真正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缝隙,使中心区的市容环境由外及里都干净、整洁、亮丽!
(二)进一步加强平安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网格化”、分级分类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台账;深入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排查、整治;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企业安全预防与应急管理能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发挥“社区联调小组”作用,扎实做好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做好两会期间的维稳工作。
(三)进一步办好民生实事,打造民生幸福城区。补齐民生短板,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积极落实各项济困扶弱行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解决困难群体的实际问题;拓展民生服务载体,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中心、白领俱乐部等惠民项目的建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聚合社会发展能量。积极搭建平台,理顺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支持妇联、残联、老年协会、慈善协会、志愿者等群众组织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服务活动,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形成助推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积极依法履行职责,以法治理念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以法治思维和手段强化安全监管。严格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六)进一步提高干部素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通过培训、以干代训,探索建立部门之间的交流轮岗制度,培养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骨干人才,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城区治理能力,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七)进一步强化文明建设,提高居民文明素质。通过建立社区“文明课堂”,定期举办文明礼仪讲座和培训,宣传文明规范、法律规范,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的道德意识、文明观念,提升文明城市的形象。
三、2015年改革创新思路
——以人的素质与城市环境的两个提升相结合为载体,树立国际化街区的品牌形象。
——以精细化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为途径,化解工作强度与街道资源配备之间的矛盾,为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法治街道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为核心,提升行政效能,打造服务型街道。
——以建设具备现代公共管理职业素质的干部队伍与培育社会组织、激发社会活力相结合为基础,提供更优质、更广泛的公共服务,保障辖区各个社会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
——以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与开展社区市民自治相结合为依托,构建既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又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