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发展和改革局 > 规划计划 > 规划计划及总结

福田区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13-10-09 00:00来源 : 福田区发展和改革局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法治化、智慧型、高品质的国际化先导城区”的目标,勇于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福利,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上半年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实现本区生产总值1163.5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6.5%,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9%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800.0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8.5%,增长9.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4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6.4%,增长8.4% 

  ——固定资产投资76.4亿元,完成区年度计划的47.8%,增长5.2%;完成市里下达分区目标171亿元的44.7% 

  ——出口总额333.9亿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2.1%,增长45.8%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9.3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4%,增长7.1% 

  ——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低于年度计划1个百分点; 

  ——万元GDP建设用地4.86平方米,下降8.3%,降幅高于年度计划1.8个百分点; 

  ——万元GDP水耗6.72吨,下降7.5%,降幅高于年度计划5.5个分点; 

  ——万元GDP电耗252千瓦时,下降9.6%,降幅高于年度计划7.6个分点。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质量效益有效提升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依旧低速增长,国内外需求不足,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二季度,省、市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新要求,面对竞争激烈、发展环境的不确定等压力,区委区政府加强形势的分析、研判、预警、监测和调控,提出“向存量要增量、向增量要质量、向创新要发展”的工作思路,制定“保十争十一”的工作方案,强化各项政策的统筹协调,有针对性地修订产业扶持政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企业服务等,上半年我区经济运行稳中有升。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下同)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4%,外贸出口总额增长45.8%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税收地均集约度分别增长9.0%7.5%,两项指标居全市各区之首;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下降均超过预期目标,高效低耗效益突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持续实施“双轮驱动”,巩固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优势地位,上半年引进2家金融总部企业、2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落户福田世界500强企业累计82家,投资法人企业累计141;推进楼宇精细化管理,稳步发展楼宇经济,纳税超亿元楼宇数量呈稳步增长态势,2012年达68栋,当年实现税收占辖区总税收57%;协调推进深交所营运中心、平安金融中心、招商证券大厦等在建金融总部项目,力促金融业发展;着力引进高端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上半年全美50强、互联网技术商第一强思科系统(中国)研发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和南方物联网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落户福田;制定出台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计划,努力打造具有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自主品牌,文博会36家文化企业获奖;主动承接香港和海外现代高端服务业的转移,推动深港服务业融合发展。我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92.43%,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稳步增加,达74.3%。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别为449.45亿元、800.05亿元、110.69亿元、83.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9.5%10.0%11.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同比分别提高4.4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 

  (三)提升服务水平,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修改完善“1+1+9”扶持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制定政府服务企业的标准体系,编印《市、区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摘要》。完成梅林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带方案设计、香蜜湖地区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启动福田区地下空间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建立产业事业空间对接联席会议机制,上半年已完成产业事业空间对接项目28个。建立与企业沟通的常态机制,听取企业在产业空间、资金融通、环境配套等方面的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对企业实行重点和定向服务,开展零售百货“达标店”、“金鼎店”等9家零售企业分等定级工作。帮助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组织开展11场国内外重点经贸活动。开展“企业家关怀行动”,面向辖区500家重点企业的1000名企业家及其家属,在营商安全、高端交流、生活照顾等六个方面提供专属服务。制定实施企业人才住房配售管理办法及配售方案,颁发全国首个城区“国际友谊奖”,开展“杰出人才”评选,在辖区营造浓厚的尊才、爱才、重才氛围。智慧福田WIFI通第一期正式上线,重点覆盖115个办事大厅。 

  (四)强化财力保障,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坚持财政支出以民生投入为重点,社会公共事业和民生福利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超过80%在教育方面,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水平。在全市率先创办了“特级教师工作室”和“特色教师工作室”,为教师的专业再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卫生与人口计生方面,启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开展胎儿基因筛查;深化“植入式”合作办医,多种疑难手术实现市、区两级零的突破;积极筹建慢性病康复中心,顺利推进区人民医院及中医院后期工程等项目,区疾控中心当选省十佳医疗卫生机构;落实省、市人口计生工作要求,加强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安全与数据质量管理。在文化体育方面,继续推行“让市民走进音乐厅”低票价补贴工程;引进琵琶演奏家方锦龙为福田区文化顾问,成功举办孟京辉戏剧演出季,与聂卫平合作组建的福田女子围棋队在全国围甲赛中成功晋级;文体设施大提升工程进展顺利,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完善。在社会管理方面,社区党建区域化、居民议事会、楼栋长、社区公益服务四个项目已经实现社区全覆盖,完成94个社区家园网网站搭建;提供刑事类和民事类法律援助案件258宗,人民调解“福田模式”在全市推广,新增5家驻区属医院人民调解室,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纠纷6585宗,调解成功率为94% 

  (五)坚持民生至上,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二十件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其中开发1万个就业岗位(上半年共开发就业岗位16364个)、推行社区家庭医生服务计划社区覆盖率从75%提高到100%、“先诊疗后结算”模式由综合医保人群扩大到非医保人群、创建60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单位(小区)、创建130个司法爱心调解站点、实现高端商务楼宇和居民办事场所WIFI全覆盖、区公安系统试点建立群众办证电子档案已提前完成;其余实施济困扶弱行动(投入6108.54万元,约8万人受惠)、公共文体设施空间提升行动、普惠制幼儿园、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分配、打造7个主题文化馆、建设20个社区服务中心、公益停车场等项目均按计划顺利推进。此外,就业创业工作考核连续第九年名列各区第一;积极筹建并成立了福田区社会办医疗机构行业协会;清拆新洲、沙嘴码头临时建筑41处涉及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清理土地面积38000平方米,确保红树林生态公园如期开工建设;完成新洲路、红荔路等路段沿线28个绿化岛提升、4座立交桥悬挂绿化,广深高速、福龙路福田段生态景观林带、66公里城市绿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12个精品社区公园(其中景鹏、赤尾公园已完成);深化城管公安“三联机制”,城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容环境不断优化。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半年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离“保十争十一”的经济增长任务还有差距,下半年还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优势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上半年金融业受“钱荒”冲击较大,保险行业增长乏力,证券市场持续萎靡,加之前海片区的开发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区传统支柱产业金融业未来发展堪忧。此外,我区众多本土成长的传统优势企业,如玛丝菲尔、天虹等,经过长期的沉淀积累,急需发展壮大,迫切希望拥有独立用地建设具有自身公司标识的总部大楼,而开发商建设的高端商务楼宇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时,一些知名企业、新兴产业,亦因满足不了他们的空间需求而无法进驻,制约了我区经济的转型、发展。 

  (二)消费增长乏力 

  今年以来,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加上消费需求不足,我区重点零售企业和高档餐饮业收入大幅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8.4%全市十区中呈现“总量居首、增速靠后”的运行态势。 

  (三)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福田第三产比重超过92%,而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及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仍显薄弱,不足以支撑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极易受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影响。 

  此外,区域竞争激烈、区位优势弱化等问题依然存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环境、安全、城市管理等社会民生问题,仍需进一步改善。 

  四、全年预期目标展望 

  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趋于稳固,但仍延续低速增长的态势。我国仍将面临外需不足、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以及热钱冲击等严峻挑战,经济增长放缓;近期,受国际资本流动加剧、亚太股市大幅下挫的冲击,我国经济下滑风险和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加大。我区经济与广东省、深圳市相似,经济运行呈稳中有进、逐步向好趋势。如无重大影响因素,预计下半年我区与省、市一样,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半年。如我们能积极作为,勇于改革创新,力促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则有望完成“保十争十一”经济增长任务。 

  预计2013年末,本区生产总值完成2611亿元,增长10%,超计划目标111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812亿元,增长10.5%,超计划目标1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50亿元,增长14%,超计划目标5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73亿元,超计划目标13亿元,超市里下达分区目标2亿元;出口总额预计完成477亿美元,增长3%,超计划目标14亿美元;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96亿元,完成计划目标;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万元GDP建设用地以及水耗、电耗下降指标预计都将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五、下半年的主要措施 

  下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保十争十一”的任务目标,按照“高端引领、创新发展”的工作要求,盯紧“快增长、促转型、强服务、惠民生、优环境”五个着力点,全面落实部门责任,狠抓各项工作进度,通过各方齐心协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提速增效,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宏观调控和政府服务,力促提速增效 

  一是强化目标任务责任制。制定全年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将任务目标逐项分解至各相关部门,各部门要按月编制“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度动态分析图表”,每月向区政府汇报工作进度区监察局和督查室要加大工作力度,及时跟进重大工作进展,加强各项工作的督查督办。二是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分析。进一步完善定期联席分析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动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三是大力落实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1+1+9产业扶持政策,增强产业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扶持资金的撬动作用,有效化解企业转型升级“瓶颈”优化企业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完善服务企业的举措;加快推进企业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优化服务机制和流程;建立每月一次的企业服务工作例会制度,尽快落实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工作方案。继续开展企业家关怀行动。突出服务重点,提前做好深圳证券交易所配套服务对接,做好汇洁、歌力思、易尚展示等快速成长企业上市的扶持工作。 

  (二)抓投资、扩内需、稳出口,促进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一是狠抓投资管理。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审批速度,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投资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民生、基础产业等领域。进一步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大投资项目协调力度,加快推进平安金融中心、招商证券大厦重大项目及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后期改造等项目的建设。二是扩大内需。加大商贸企业扶持力度,尽快出台拉动内需的若干举措,如设立商业销售增长奖、策划举办消费节等,力促批发、零售业快速增长;指导、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形成有效的消费增长点;发挥供应链企业优势,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继续打造全国性红酒、化妆品、电子产品等进口商品分销中心;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提升中心区商圈的国际品味。三是稳定出口。鼓励企业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优化出口结构,提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比例;继续组织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帮助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及市场份额。 

  (三)突出“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强力推进园区建设。重点做好深圳国际创新中心的招商选商工作,引进一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税收收入多的科技产业集团。加速推进新媒体广告产业园的建设、招商工作,大力引进国际知名新媒体集团、高水平高效益广告企业等机构入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的建设进度。二是继续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做好中美企业创新中心、中物功能材料研究院、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国家卫星应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国际性、国家级高端创新资源的引进工作,积极培育光启智慧产业集群。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支持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成果应用推广计划,促进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和成果转化,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是提升引进资源的水准。继续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以及位居行业前列的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的总部,鼓励总部企业把更多的核心业务放在福田,不断强化总部企业的汇算、控制、运营、研发、贸易等功能。年内力争再引进2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 

  (四)加强统筹规划,推进空间高效集约利用 

  一是强化规划统筹作用强力推进梅林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带、华强北立体街道和上步片区中国信息谷等区域的规划深化和细化。积极推动福田保税区朝着综合保税区的方向升级发展。同时,要深入排查辖区零星、无主土地,进一步整合、拓展辖区可利用土地资源和空间。二是完善产业空间对接机制。期召开空间对接联席会议,为企业搭建空间供需对接平台;加大对项目落地的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产业空间供需矛盾;对于重点企业,通过“植入式”方法,提前将产业、事业规划需求统筹到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促进中心城区空间的高效集约利用和集聚发展。三是力促土地整备工作积极推进特皓工业区、建业小区北区、岗厦皇庭大厦、中航城改D2号地块、泰然工业区第一更新单元等7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工作,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轨道三期工程建设和土地整备工作任务。四是加快更新改造步伐。强力推进岗厦河园片区、下沙村、下梅林等城中村改造项目;推动深业集团科之谷、新浩工业区等旧工业区改造项目;努力将城市春天花园、中航广场等项目打造成旧住宅和旧商业区更新改造的“质量典范”。 

  (五)加快社会建设,提升民生福利水平 

  一是推进发展现代教育。加大教育国际化力度,与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办学;推进公民教育,引进国际先进的公民教育课程,夯实中小学生公民素养基础;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创新教育科研工作,推广教育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提高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强化卫生和人口工作。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家庭医生服务,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成立多个区级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开展全区性的质控工作;力争年底“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覆盖总诊疗人数的70%以上;开展社会医疗机构示范单位创建评审活动,开展“首席专家”、“优秀专家”评选活动;加强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创造良好人口发展环境。三是加强文化建设。开展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继续实施“高雅艺术低票价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免费电影进社区工作;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完善体育设施;举办“福田之夜”等新颖、特色品牌文化活动;继续打造城雕艺术精品,加快推进安托山博物馆群建设,实施“福田百名世界冠军和文化名人引进计划”。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落实住房保障政策,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继续实施济困扶弱行动,扎实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加快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进度。五是强化社会管理服务。试点南园街道东园社区、福保街道益田社区体制创新,探索适合我区的社区治理新模式;积极探索让度政府管理空间,转移政府职能,引导、扶持社会组织承担社会公共管理事务;推进社会建设“织网工程”,加快社区家园网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完善“风景林工程”内容,加快社会组织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社会成员大融入”行动。 

    

  附件:福田区2013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表 

    

 

 

  

  附件: 

  福田区2013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13年计划 

2013年上半年预计 

计划目标 

比上年增长 

% 

完成数 

同比增长 

% 

完成年度 

计划% 

一、预期性目标 

1、本区生产总值 

亿元 

2500 

9.0 

1163.58 

9.0 

46.5 

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1650 

10.02 

800.05 

9.5 

48.5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399 

12.0 

649.44 

8.4 

46.4 

4、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60 

持平 

76.4 

5.2 

47.8 

5、出口总额 

亿美元 

463 

持平 

333.9 

45.8 

72.1 

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96 

2.6 

49.39 

7.1 

51.4 

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 

  

10.0 

 

 

 

二、约束性目标 

8、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 

% 

控制在3%以内 

控制在2%以内 

9、万元GDP建设用地 

平方米 

 

下降6.5 

4.86 

下降8.3 

超额完成计划 

10、万元GDP电耗 

千瓦时 

 

下降2 

 

下降>2 

超额完成计划 

11、万元GDP水耗 

 

 

下降2 

 

下降2 

超额完成计划 

  注: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公布至省一级,故无数据。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