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支付中心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7-06-01 00:00来源 : 福田区国库支付中心
201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致力于“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理想愿景,紧扣“倾力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全面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战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质增效升级为重点,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党建保障,进一步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强化源头治理,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新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中心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履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职能,采取多项措施拓展支付核算工作新局面。一年来,中心核算资金总额255.29亿元,其中核算收入资金140.16亿元,核算支出资金115.13亿元;审核出假发票及不合规票据笔数9439笔,退单拒付金额5386万元;共完成国库直接支付40000笔,支付金额149.58亿元。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经常加班加点,高质量、无疏漏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重大紧急任务,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
(一)突出担当,切实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2016年,国库支付中心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创新举措,不断加快支付进度,为区创投基金公司注资、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展示交易中心成立、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民生事业投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中心承担着全区190多个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任务,责任重大,坚持从3个“强化”入手,不折不扣地全力抓好主体责任落实。
强化组织建设 推动组织生活常态化,定期召开党总支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财务工作职业道德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开展党风廉政专题教育,观看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片,剖析实际案例增强说服力。
强化制度保障 根据财政部、市财委及区财政局颁发的最近制度及文件规定,国库支付中心针对各预算单位常见的业务事项,及时更新了《深圳市福田区会计工作指引》、《深圳市福田区费用报销指南》,并严格落实、融入到报账会计工作指引中,形成统一的标准,用来具体指导全区各预算单位财务开支管理工作。为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中心印发《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做到责任到人,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
强化改革攻坚 用改革的手段堵塞漏洞、规范管理。进一步优化经济核算设置,规范“三公”经费的内容、口径和标准,明确“三公”消费的边界,强化“三公”经费的预算控制,建立与“三公”经费直接对应的经济分类科目。在完成支付核算系统融合的前提下,推进新软件13个模块的上线运行,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和“财务电算化”两个系统数据的相互流通以及新系统与金财系统的配套衔接整合。推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实现了纳入核算单位联网应用,为全区近700名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审批人员搭建一个统一的工作平台,实现财政资金从预算到指标、计划、支付、财务核算、报表、分析、稽核等电脑信息化管理。
(二)攻坚克难,国库支付改革稳妥推进
国库支付改革进一步完善 在做好完善支付制度、防范支付风险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国库支付工作经验,继续细化、完善国库支付制度、业务程序和财务核算制度,不断提高对财政资金开支的监管能力。
公务卡制度全面实行 及时提供全区各核算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在报账审核过程中,注重督促各单位使用公务卡进行公务消费,严格按《现金管理条例》控制各单位使用现金,提高资金支付的透明度,防范因大额使用现金而进行套现的风险。为分析全区全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效果提供了数源,奠定了基础。
财务管理服务持续提升 财务分析的编制更加注重科学和实效,发挥了应有的提醒建议作用,为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并强化了对财政资金效益的分析,通过定期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管理建议,促进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为单位预算绩效的提升发挥了切实的作用。
(三)减员增效,大数据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实施专项管理措施 我区劳务派遣人员数量多,现采取用人单位纸质备案和手工批复的管理审批监管模式,既影响了审批效率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针对这一现状,为实现综合协管员的动态管理,建立服务于全区的临聘人员和服务外包事项备案审批系统,中心经与区人力资源局协商决定在“财务电算化系统”中开发临聘人员和服务外包管理模块,将临聘人员的个人资料录入、录用审批及工资发放审核全过程纳入电子信息化管理。
实现财务数据高度共享 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能前后跟踪的财政资金管理“电脑信息链”,财务数据实现高度集中共享,重要的财务信息实现统一制作、统一监管,所有核算单位的财务信息能实现分类汇总、汇编,保证财务信息实时、可靠、准确、完整、安全,促进数据使用者的价值最大化。
节约行政运行成本 新财务信息化系统中信息发布平台及人事工资管理监管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倡导无纸化办公,缩减了各单位审批流程,节约了行政成本,利于信息查询和监管各单位人员经费的使用。
(四)常态培训,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扎实开展内部业务培训 部室定期安排业务学习,解读《新预算法》最新的制度文件,并针对核算实务进行辅导;将凭证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归类,组织业务讨论、交流和学习,达到提高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水平的目的;鼓励核算会计参加各类专业考试学习,营造“学业务、钻业务”的良好氛围。
举办信息化系统培训 新软件上线后,中心对全体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时,也对全区所有报账会计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财务规则解读、新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解读、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外,还包括部门预算的编制、审核、绩效管理和信息公开及职务犯罪预防教育等。
举办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业务及电算化系统自身的特点,中心拟定计划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以确保新进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必须的技能,较快、较好地胜任本职工作,防范各种风险。
二、2017年工作思路
(一)强化机制保障,努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改革
继续协助区财政局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改革,建立科学预算进度考核机制,完善报表中预算执行情况统计表,及时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编制财务分析,让单位领导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协助区财政局实施预算执行进度的通报和监督制度,保障资金支出稳定均衡。
(二)强化硬件建设,着力打造统一财务监管平台
在完成支付核算系统融合,实现平稳运行的前提下,推进新软件全部13个模块的上线运行工作。新的财务系统软件全面建设区国库支付中心电算化系统项目,实现对现有系统的优化、完善,与审计等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
区国库支付中心
2016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