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国库支付中心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思路
信息提供日期 : 2015-04-06 00:00来源 : 福田区国库支付中心
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思路区国库支付中心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紧扣“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全面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战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质增效升级为重点,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党建保障,进一步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强化源头治理,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新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中心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履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职能,采取多项措施拓展支付核算工作新局面。全年核算资金总额170.8亿元,其中核算收入资金86.8亿元,核算支出资金84亿元;审核出假发票及不合规票据笔数4826笔,退单拒付金额2128万元;共完成国库直接支付38606笔,支付金额65.01亿元,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提供了坚实服务保障。
(一)全员参与,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层层动员,压茬推进。中心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把握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坚持“一学三促四抓”,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使中心33名党员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认识,改进了作风。通过活动,查摆梳理问题21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3篇,废止制度4项,新建制度5项,修订制度4项,集中解决了一批涉及服务对象利益的突出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三个环节的群众评价、评议、评判中均获较高评分,得到区委实践办的肯定。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明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与业务目标同签订、同检查、同考核,拒腐防变,郑重作出廉政承诺。中心领导班子和全体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杜绝“吃、拿、卡、要、游”和报人情账、关系账现象。此外,结合中央八项规定,修订了中心各项制度,促进了中心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
走访基层制度提升沟通效果。中心领导和各部室定期到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学校走访,每月至少1次,及时了解各单位对中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争取他们对中心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切换角度来审视中心各项工作,促进支付核算业务质量不断提升。
(二)多措并举,会计核算质量不断提高
会计制度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准确把握财务会计制度,认真执行部门预算,完善财务审核稽核制度,理顺财务信息反馈机制,提升制度执行水平。抓好财务报销环节,规范支付核算报账程序,固化堵塞报销漏洞措施,严格审核报销凭证,对不符合规定的单据,坚决不予报账。
报账业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编制《深圳市福田区会计工作指引》、《深圳市福田区费用报销指南》,并严格落实、融入到报账会计工作指引中,形成统一的标准,用来具体指导全区各预算单位财务开支管理工作,增强财务开支业务办理和监督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使执行方和监督方有具体的、统一的评判依据,形成监管合力。
严控一般性行政开支进一步取得实效。按区委区政府关于厉行节约的要求,严控一般性行政开支,特别是加强对公务接待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因公出国(境)费等“三公”经费的控制,并及时提供全区各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三公”经费数据,分析控制“三公”经费的效果,报告区委区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2014年“三公”经费同比减支7376万元,下降57.2%。
经济分类明细科目的设置进一步推进。率先规范“三公”经费的内容、口径和标准,明确“三公”消费的边界,增强其统一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部门预算执行和社会公众监督,同时配合财政部门细化预算科目和内容,强化“三公”经费的预算控制,有利于严格按批准的预算执行和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设置的要求,结合我区财务信息公开的规定,建立与“三公”经费直接对应的经济分类科目。因公出国(境)费科目增设港澳、台湾、国外等明细项目。
(三)攻坚克难,国库支付改革稳妥推进
国库支付改革进一步完善。在做好完善支付制度、防范支付风险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国库支付工作经验,继续细化、完善国库支付制度、业务程序和财务核算制度,不断提高对财政资金开支的监管能力。
公务卡制度全面实行。及时提供全区各核算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在报账审核过程中,注重督促各单位使用公务卡进行公务消费,严格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控制各单位使用现金,提高资金支付的透明度,防范因大额使用现金而进行套现的风险。为分析全区全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效果提供了数源,奠定了基础。
财务监管平台平稳运行。在完成支付核算系统融合的前提下,推进了新软件13个模块的上线试运行工作。新软件有效整合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财务电算化系统”,实现了两个系统数据的相互流通以及新系统与金财系统的配套衔接整合。
财务管理服务持续提升。财务分析的编制更加注重科学和实效,发挥了应有的提醒建议作用,为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并强化了对财政资金效益的分析,通过定期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管理建议,促进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为单位预算绩效的提升发挥了切实的作用。
(四)减员增效,协管员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实施专项管理措施。我区劳务派遣人员数量多,现采取用人单位纸质备案和手工批复的管理审批监管模式,既影响了审批效率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针对这一现状,为实现综合协管员的动态管理,建立服务于全区的临聘人员和服务外包事项备案审批系统,中心经与区人力资源局协商决定在“财务电算化系统”中开发临聘人员和服务外包管理模块,将临聘人员的个人资料录入、录用审批及工资发放审核全过程纳入电子信息化管理。
全面实现了电子信息化管理。实现了财政、人事、支付中心、纳入核算的250家单位联网应用,为区财政局、人力资源管理局、国库支付中心、250多家预算单位、近700名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审批人员搭建一个统一的工作平台,实现财政资金从预算到指标、计划、支付、财务核算、报表、分析、稽核等电脑信息化管理。
实现了财务数据的高度共享。建立了一条预算、指标、计划、支付、财务核算、报表、分析、稽核等完整的、能前后跟踪的财政资金管理“电脑信息链”,财务数据实现高度集中共享,重要的财务信息实现统一制作、统一监管,所有核算单位的财务信息能实现分类汇总、汇编,保证财务信息实时、可靠、准确、完整、安全。
提高了资金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用先进的电脑管理技术、先进的电脑“防伪”手段,保证了政府资金的安全(防范作弊、偷盗等),提高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做到“零余额管理”,增强了资金支付能力,降低了财务风险,获取了更大的收益。
节约了行政运行成本。人事工资管理监管信息系统的导入或录入,倡导无纸化办公,缩减了各单位审批流程,节约了行政成本,利于信息查询和监管各单位人员经费的使用。
(五)常态培训,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扎实开展内部业务培训。部室定期安排业务学习,解读最新的制度文件,并针对核算实务进行辅导;将凭证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归类,组织业务讨论、交流和学习,达到提高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水平的目的;鼓励核算会计参加各类专业考试学习,营造“学业务、钻业务”的良好氛围。
举办新软件培训。新软件上线后,中心对全体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时,也对全区所有报账会计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财务规则解读、新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解读、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外,还包括部门预算的编制、审核、绩效管理和信息公开及职务犯罪预防教育等。
举办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业务及系统自身的特点,中心拟定计划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以确保新进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必须的技能,较快、较好地胜任本职工作,防范各种风险。
二、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是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一年,也是新《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做好支付核算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中心将以“深化国库支付改革”为主线,以“依法支付核算”为遵循,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真正形成各方面监管合力,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强化控制监督,坚决完成综合协管员“减员增效”改革目标
根据《福田区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劳务派遣的实施办法》关于“减员增效”的原则,对全区各主要使用劳务派遣人员(含综合协管员)的单位,通过使用“福田区临聘人员管理系统”,对发放劳务派遣人员工资进行核对,协调区人力资源局实时控制和监督,确保在2015年6月30日之前在2013年总人数的基础上完成减员20%的总目标。
(二)强化法治管理,继续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落实新《预算法》,用好财力协助区物业中心购置一批社康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创新产业空间用房,按既定计划进度完成资金的国库支付和核算工作,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机制保障,努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改革
继续协助区财政局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改革,建立科学预算进度考核机制,完善报表中预算执行情况统计表,及时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编制财务分析,让单位领导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协助区财政局实施预算执行进度的通报和监督制度,保障资金支出稳定均衡。
(四)强化内部稽核,积极参与构建审计监督大格局
制定中心内部稽核工作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实施内部稽核工作,协助区审计局实施审计工作,加强对政府资金的监督管理。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以预算执行审计为突破口,强化对专项资金、政府投资、民生投入等领域的审计监督。
(五)强化硬件建设,着力打造统一财务监管平台
在完成支付核算系统融合,实现平稳运行的前提下,推进新软件剩余模块的上线试运行工作。新的财务系统软件将全面建设区国库支付中心电算化系统项目,实现对现有系统的优化、完善,与审计等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
2月9日,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李克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公共资金是纳税人的‘辛苦钱’,都要用得其所,一分一厘都不能浪费,这也直接反映政府的管理水平。”作为区委区政府的资金监管部门,我中心一定要凝神聚力、千方百计在“管住钱”上下功夫,严格管理好财政资金,确保纳税人的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助力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水平,为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全面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贡献力量!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