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国库支付中心 > 规划计划 > 规划计划及总结

福田区国库支付管理中心2009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0-10-14 00:00来源 : 深圳市福田区国库支付中心

  2009年以来,区国库支付管理中心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阳光理政的若干决定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职能,为我区财政工作和廉政反腐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是适应财政改革新要求,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我区作为深圳市国库支付改革试点区,从2007年5月启动试点以来,目前已经有160家预算单位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2009年共完成15,150笔支付业务,财政集中支付总额达30.60亿元。国库支付中心作为国库支付的具体执行机构,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全面实施国库支付工作。在前期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国库支付制度不断完善,网络支付系统运作良好,今年初已经实现了除社区工作站外区属预算单位国库支付全覆盖,圆满完成了审核、支付、登账、对账、出具报表等工作。2.提高支付业务管理能力。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学习国库支付改革相关文件,全面掌握国库支付改革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挑选业务骨干重点学习掌握国库支付业务操作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重要事项,并及时传授给中心所有支付核算人员;对支付队伍的国库支付理论知识、业务操作技能进行全面考核,确保队伍的支付业务能力得到提升。3.优化完善国库支付流程。将支付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归类总结,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区工作实际,不断优化支付业务流程;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支付制度,从制度层面明确预算单位、支付中心、代理银行各自责任,做好各节点控制管理,着力防范支付风险;加强与代理银行和清算银行的沟通,完善国库支付对账、单据传递等工作机制;根据开支监管的新情况新要求,将国库授权支付六项重点审核费用开支由事后监督改为事前监督。4.逐步衔接好支付核算业务。解决好支付系统与核算系统的数据传递和自动对账问题,使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整个业务办理更加顺畅。

  二是正视集中核算新问题,认真履行会计监督审核职责。

  在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全覆盖和新增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情况下,中心将有效履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作为主要工作目标,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集中核算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切实做好会计监督的基础性工作,加大对财政性开支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今年核算资金总流量达85.52亿元,其中:收入资金流量43.60亿元、支出资金流量41.92亿元;编制会计凭证约21.18万张;编制会计报表3725份。1.健全财务审核业务制度。明确接单初审责任,将报销单据的初审内容、范围、要点和相应责任明晰化;落实部长复核制度,要求业务部长对重点费用开支复核全覆盖,促进核算质量的提高;实行内部稽核制度,对每一张凭证进行稽核,及时发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形成稽核报告报给中心领导,由中心及时协调处理相关问题。2.堵塞财务报销环节漏洞。推行电脑打印报销单据,防止财务审批人签字后,对相应报销金额进行涂改;统一津贴发放表格,将各项津贴发放规范化;推广使用公务卡,严格现金管理,有效防范因大额使用现金进行套现的风险;制定结账程序和规定,明确结账时间要求,具体程序,操作权限等。3.理顺财务信息反馈机制。按照预算项目核算,提供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348篇,及时提出财务管理建议;编制福田财务专报4期,全面反映财政开支情况;建立走访联系机制,解决预算单位实际问题。4.加大会计制度执行力度。严格审核报销凭证,对不符合规定的单据,坚决不予报账。5.按纪委要求厉行节约,控制好经费支出。配合区纪委压缩一般性经费,对我区各预算单位近三年的消耗性经费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因公出国费用、车辆购置及运行等费用平均数,确定各单位经费控制标准,严控按标准审核开支,确保公务购车用车经费等五项一般性经费零增长。

  三是实施好财务系统软件项目,打造统一财务监管平台。

  中心现有用友财务系统软件因版本老旧,运行速度慢,影响到财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打破此制约瓶颈,实现国库支付系统软件和财务核算系统软件的有效融合,打造安全、稳定、高效、准确的支付核算系统软件平台,中心向区发改局报送了《关于申请电算化系统工程项目立项并下达计划的请示》,并会同区纪委、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信息中心等单位进行了调研,调研后形成了《整合软件系统促进数据共享》的调研报告,区委书记对调研报告作出了批示:“推进数据资源共享,方向是对的,并按照‘阳光理政’的要求,加强监督,便于监管,争取成为阳光理财方面的一个经验样板”。10月30日区政府五届七十二次常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了此项目,发改局于11月11日正式下达了《关于核定电算化系统项目概算的通知》,项目总概算为470万元。目前方正财务核算软件前期测试和实际试用工作正按步骤进行,中心将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程序,进行项目招标、签订合同、配置硬件、系统安装、调试运行、项目验收等工作,确保达到项目设计预期效果。

  二、2010年的工作思路

  (一)全面推进国库支付工作。

  在全区160家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试点稳妥开展的情况下,逐步理顺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的关系,解决好零余额账户对账、集中支付业务的会计处理、预算指标核对等业务问题,认真积累总结经验,并逐步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程序化、规范化,完善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年内力争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所有单位推开,将集中支付、集中核算、预算控制有机结合,提高对财政资金开支的监管能力,最终实现对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二)继续加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一是在增加国库集中支付职能的情况下,继续集中精力履行好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管理好全区现有252家单位总计263套账,发挥好审核、核算、记账、监督、分析的作用。二是继续规范报账程序,提高核算质量。在固化堵塞漏洞相应措施的基础上,加大对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一般性行政开支,保证各项开支标准在中心得到认真贯彻,为我区财政资金把好关。三是完善稽核制度,推进稽核工作。在抽调5人成立稽核部,专门负责内部稽核工作的基础上,完善稽核工作机制,重点对资金支出金额比较大或出现异常地的单位重点进行稽核,尽早发现和规范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完成国库支付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的融合。

  组织实施好新的财务核算软件项目,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项目招标、签订合同、配置硬件、系统安装、调试运行、项目验收等工作。中心将配合软件项目实施小组,做好软件实际测试、功能模块设计完善、实际工作环境稳定性模拟实验、软件操作培训、双系统联通测试等工作,确保新软件达到项目设计预期效果,在满足实际工作要求的情况下,上线试运行,平稳实现国库支付和会计核算两个系统的互通互联和有效整合,最终融合成一个综合高效统一的财务监管平台。

  (四)修订完善我区会计集中核算办法,促进财务监管体系的构建。

  从2002年5月开始实施的会计集中核算,为我区的反腐倡廉和强化财政开支监管等工作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一些单位对集中核算存在认识误区,特别是对财务开支的经济责任和监管责任认识不清,导致监管缺位所致。为从制度层面实现依法理财,阳光理财的目标,有必要对我区的会计集中核算办法进行修订完善,重点要对相关主体的经济责任、监管责任进行清晰的表述和明确的界定,并确保集中核算相关业务流程的设计能够环环相扣,没有纰漏。在此办法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由各预算单位、各监管部门组成的既协调配合又适度牵制的财务监管体系。

  福田区国库支付管理中心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二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