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2-04 15:36来源 : 福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一、“十三五”期间及2020年工作总结
(一)抓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1.持续升级工业技改,深化高端制造业发展。积极扩大工业投资,推动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超额完成市政府关于技术改造投资的目标任务,完成工业投资技改倍增目标。2017-2019年,我区工业投资发展情况指标增速连续三年全市第一。积极打造智能制造总部中心,2020年4月23日举行首批“新基建、新消费、新科技、新制造”重大项目启动暨深圳智能制造中心开工仪式,8月份正式动工建设。
2.抢抓机遇,率先打造5G创新应用示范和落地。启动5G器件重点项目,大力推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已获评省级创新中心,挂牌“广东省未来通信高端器件创新中心”。率先实现了我区大部分区域5G连片规模组网,是深圳市5G基站密度最大,网络覆盖最高、用户体验最优的区域。积极推进5G应用场景建设,努力打造5G应用示范区,建设政务、医疗、交通、教育、城管等领域的5G应用项目28个。
(二)抓商业挖潜,全力推动商贸业态升级
1.消费市场发展成效显著,商圈生态体系逐渐完善。福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社消零占全市比重连续十五年位居深圳各区榜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665.12亿元增长到1943.56亿元。全区形成以中心区及华强北商圈为核心,车公庙、八卦岭、香蜜湖、益田、下沙、农林、梅林、百花等商圈交错融合的多元商圈融合发展格局,中心区商圈荣获“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
2.商业新业态模式不断涌现,创新开展促销活动。“据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年深圳连锁经营50强”名单所示,近半数连锁经营龙头企业集聚福田,福田上榜企业达到20家,深圳连锁餐饮10强占据5家,深圳连锁生活服务10强亦占4席。《深圳中心商圈创新发展行动2020年工作方案》落地,商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多点、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一系列智慧零售品牌均落户福田。“我爱的深圳·回来了”以云直播方式,调研体验无接触式支付、文化消费、户外消费等“新消费”模式拉动内需。“春到福田·欢乐有礼-福田3000万消费券”惠民活动间接撬动超2亿元消费。“湾区之Yeah 乐在福田” 带来实现营业收入超13亿元,营业额环比增长17.83%,客流量环比增长9%。
(三)抓优势培育,促进辖区外贸稳定发展
1.完善服务经济体系,率先推出“出口保障全方位综合保障平台”。自2015年起,我区每年制定出台外贸稳增长措施,帮助外贸企业降低成本,提振行业发展活力,拉动辖区重点外贸企业快速增长。自2014年起,我区联合中信保深圳分公司加强对辖区小微企业信用保险、新兴市场政治风险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的支持,是全市唯一对企业“三险统保”的行政区。
2.建立企业服务台账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近几年来,我区持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服务力度,紧盯辖区进出口百强企业,实行台账管理、动态监控,开展不定期走访调研企业,及时掌握企业进出口完成情况,主动服务。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供应链企业发挥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优势,积极开拓防疫物资进出口新业务,迅速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寻求新的突破,促进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建立多元化市场,帮助供应链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四)抓决胜脱贫攻坚,树立福田特色精准扶贫旗帜
1.协作机制健全高效,高规格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亲征,组成扶贫专班精准扶贫。广西环江县正式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考核,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今年5月20日荣获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广西罗城县在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首次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组高度评价,取得第一梯队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新疆塔县精准扶贫工作获得王伟中书记充分肯定。河源市和平县在省对口帮扶年度考核中,连续多年获评优秀。
2.产业带动精准有力,民生保障全面提升。塔县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能产生2800万元的产值、近2000万元的收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张春林副主席亲自写感谢信给王伟中书记。罗城县红心猕猴桃示范园项目,把“无土”安置变为“有产”发展,实现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环江智能终端产品项目,可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点人员就业2000人以上。福和产业共建园项目,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1亿元,吸纳劳动力近2万人。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援建福和大道完成硬底化83余公里;建设农田水利设施81个、党群活动阵地22个、路灯3012个;对考上疆内大专以上的塔县籍在册贫困生,每人每年资助3000元;在塔县实施暖心工程,投入2251万元建设无电自然循环供暖系统。
二、工作问题和挑战
(一)工业新旧动能转换遇阻,5G助推产业未成型
当前我区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但培育工业企业新动能方面缺少“助推剂”,没能有效调动企业发展新动能的积极性。虽然当前5G基础建设已比较完善,各种各样的5G模组及芯片应用到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终端中,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以及跨行业的协同开发。另外行业引入5G应用也面临着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应用到医疗、工业控制、自动驾驶等领域,关乎着人的生命安全,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升安全评估、防护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二)商业发展模式亟待重构,消费市场分流压力增大
传统线下商家存在线上平台基础薄弱、新媒体运营技术不成熟、专业化人才团队缺乏等问题,极易在新经济发展风口中丧失主动权,发展模式亟待转型。近年来,南山、宝安、龙华等兄弟城区陆续落成一批建筑体量庞大、外观条件新颖、设计超前、业态丰富、环境优越的商业中心和商圈,福田商业客群分流压力明显增大。
(三)外贸政策储备需扩大支持范围,针对性需加强
面对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发展的不确定性,外贸及供应链企业海外客户取消或减少订单,需扩大我区外贸政策支持范围,加大支持力度。同时,福田区空间有限且用房成本明显高于其他区,需增强我区外贸政策空间、成本方面的针对性,精准支持企业痛点、难点问题。
三、“十四五”期间及2021年工作计划
(一)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引进和培育一批以新兴战略产业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区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以5G推动创新应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5G网络、技术、产品与应用深度融合,构建良好的5G产业生态;依托华强北电子硬件产品创新优势,全方位打造5G生活体验示范街区;抢占5G技术制高点,增添创新发展新动能。
(二)持续推动消费升级,打造差异化核心商圈
“十四五”时期,福田将围绕六大主要任务、二十九大专项工程,加快提高城区的国际化消费环境和品质,全面提升高端消费、新型消费、特色消费的市场发展水平,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湾区最佳消费目的地、高端时尚消费标杆区,形成符合特大城市中心区发展定位的新消费体系。引导购物中心进行差异化主题定位,增加体验式、个性化、主题化业态。推动中心区商圈、华强北商圈硬件改造升级,打造无边界、沉浸式商圈。鼓励多点、朴朴、叮咚等新零售企业利用新技术构建更多智慧零售新场景,完善新消费供给生态,推进中心商圈建成智能商圈,带来新消费体验。全力优化消费供给,形成各商圈个体化、差异化发展。
(三)培育外贸新增量,打出外贸稳增长“组合拳”
加速推进跨境电商、保税贸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研究对跨境电商保税仓储、进出口监管和收结汇等进一步提供贸易便利。探索联合平台企业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内打造高货值进口商品集散中心,进一步稳定国内供应链产业链,提高辖区经济内生动力。普遍调研辖区外贸企业,梳理外贸行业共性问题;对重点企业,深入调研中遇到的问题,贴紧企业需求,修订完善外贸产业资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