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打造“近零碳机关”先行样板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1-30 16:14来源 : 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以打造“近零碳示范区”为总目标,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树立超大型城市中心区碳中和标杆,注重发挥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的示范引领作用,并以福田区委大院为样本,打造全国首个近零碳机关,创新弹性能源互联、构建互动市场机制、挖掘能源数据价值多管齐下,争创“近零碳”模范机关,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福田区委“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超充站成为2023年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实地考察项目,相关经验做法获国家能源局领导和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家能源领域嘉宾肯定。
创新弹性能源互联,实施“电网减碳”
创新推进节能减排方法综合应用。福田区探索“绿电交易+节能改造”的“双减”组合降排,为“近零碳”排放做减法;综合运用相变蓄冷、AI智能调优、更换磁悬浮冷机、声光感控等技术,实施空调、照明等设备节能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年节约电量200万度,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2.4吨。创新打造能碳管理新平台。通过管理平台提高综合能源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利用能源路由器,减少增容或新建配电变压器,为分布式电源提供并网服务,提高绿电的消纳率,通过聚合供能侧资源及用能侧的可调度负荷,实现公共机构建筑碳排可视、可管、可规,提高建筑能源消耗的感知力和智慧化运营水平。创新再造能源管理监测流程。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打造近零碳管理“智脑”,促进公共建筑、用能设备、光伏系统、储能系统一体化运行,增强机关主体数据搜集与信息整合能力,对能源资源与碳排放进行可视化管理,增强用能系统数智化能源监测管控能力。
创新实施光伏储能技术。福田区委大院“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站优选最先进的优化器、逆变器及国际最高标准的安全储能硬件,引入行业最先进的600kW全液冷超充,配置先进储能2兆瓦,以及1座“一秒一公里”超级快充站,实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具体而言,该站配建3个车网互动站(V2G),成为国内要素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超充示范站。应用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电源,建设智慧光伏约2500平方米,装机容量为500千瓦,日均发电最高可达2800度。智能组串式储能光伏系统生产的绿电,实施国际最高标准的安全储能,通过“昼充夜放”运行模式实现“峰谷套利”。
创建全市首座公共机构虚拟电厂,虚拟电厂参与全市能源调度,一次全额响应可套利4200元,储能峰谷套利可达30000元/月。建设深圳首座公共机构虚拟电厂,实时可调节能力为300kW,用电负荷高峰期间的压降效率由24小时以上缩至3分钟以内,实现新型能源的柔性调度管理和能源互济。机关大院一体化停车场优选性能优良光伏板,集成国内储能前沿技术,使用“双碳”云脑智能管理系统,融入行业领先的柔性增容技术,实现用能可观、可感、可视、可控。如前所述,福田区委大院近零碳示范点建设融合光伏、储能、车网互动、虚拟电厂等最新技术,成为展示深圳企业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窗口。
构建互动市场机制,探索“机制减碳”
构建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建立“政府打包招标+国企总体投资+民企建设运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探索以政府机关节能降碳项目引领绿色产业加速发展。采用“共投—共议—共享”一体的协同共治方法推进“近零碳机关”建设项目实施,节能服务商全额承担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费,能源效益由财政、企业与业主共享,政府与能源企业分工配合提供资源保障,形成“政府低碳需求—市场服务供给”服务链条。构建多渠道融资共投新机制。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通过荣誉冠名、投资收益、共建共营等多种模式,以及投资方示范展示光储超充等最新技术产品的形式,引导社会资金、技术、管理资源集聚,实现项目由社会。
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双碳机制。以产学研为纽带,深化机关单位、企业技术团队、高校科研团队的联系,推动“双碳”技术、经验、知识、管理的交流研讨,开展以“共推双碳项目、共育低碳管理队伍”为主题的合作活动,协同推进“双碳”领域重大课题研究和落地应用工作,形成《高质量推进“近零碳机关”建设调研》《高质量推进“近零碳机关”建设的深圳福田样本》等课题成果,其中《高质量推进“近零碳机关”建设的深圳福田样本》成功入选全国2022-2023年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课题,为全市唯一、全省唯二入选课题。
构建绿电交易碳管理机制。绿电电力交易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在2023年9月开始进入南方区域绿色电力交易系统,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根据福田区委大院实际用电情况购买相等量绿电,共计购买241.71万度绿电,减少1090.60吨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由传统能源办公转变为100%使用绿电办公。福田区委大院机关食堂面馆用电均来自于综合楼党建光伏花园项目所发绿电,相当于对食堂面馆所有灶具使用设备进行了“绿化”。同时,“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停车场V2G、超快一体充等设备均使用项目光伏所发绿电,实现绿电全覆盖,并让干部职工、社会群众亲身体验绿电带来的变化。
挖掘能源数据价值,推动“数字减碳”
数据已经成为了新的发展要素,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推进数字机关建设,推进能源数字化,从理念到应用,不是简单的数字赋能,而是用数字化手段推动能源、消费全过程的重塑和再造。探索推进“用能预算管理”,试行以强度预算管理为主、总量预算管理为辅,以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的预算管理为主、人均综合能耗的预算管理为辅,以《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限额》为对照标杆,实行对标管理,合理确定2022-2024年各年度用能的总量预算值、强度预算值、强度下降率值,充分发挥能耗“双控”制度配置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福田区在推进“近零碳机关”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双碳”云脑系统,包含“碳资产管理”“能源看板”“近零碳柔性VPP调度中心”等内容。借助该系统,全面统计与核实区委大院日常运行所排放的碳数据,可视化分析各类电力消耗数量与绿电充放状态,即时调取光伏系统发电量与储能系统容量信息,精准掌握机关碳汇与各类资源禀赋状况、“可测—可视—可控”一体化操作机关能源资源及碳排放数据。
探索推进“绿色食堂”建设。通过后台实时统计每个时间点的就餐人数与就餐单位数据,使其与食材采购、菜品实时供应等数据进行自动比对,帮助后厨按需精准配备食材采购量、科学合理储存原材料。据统计,2022年食材采购成本较前一年下降9.6%,厨余垃圾减量约20%。借助数字化技术创建“绿色食堂”,打造人脸识别就餐、电子下单、数字化询价三大系统,支持机关干部职工“精准”就餐。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扎实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加强节能数字化、规范化建设,强化能耗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倒查制落实落地,形成“可量化、可对账、可考核”的节能工作机制,开创机关节约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局面。
探索完善能源监管链条。规划建设“低碳公共机构”能源业务线,2022年11月实施的《福田区公共机构2022-2024年能源资源节约规划》以能源管理为核心,以“数字化”管理为手段,以“能耗检测中心”为平台,整合全区党政机关、医院、学校、文体场馆等公共机构区域能源资源节约工作,构建包括能源预算、能耗统计、能效提升、能力建设在内的能源业务管理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