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 > 工作动态

持续释放“绿色”新质生产力,福田区委大院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名单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4-23 09:19来源 : 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

2024年4月,国管局、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了2024-2026年度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名单,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深圳市唯一机关单位成功上榜。

近年来,福田区始终积极践行节能减排落实“双碳”工作,将节能理念全面贯穿于机关建设运行的各个环节。通过增绿护绿,大力发展智慧光伏、虚拟电厂、数字信息等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福田区委大院在能源支出总量上持续削减,管理效能上不断加强,成功实现党政机关绿色低碳的既定目标。以此次获选为契机,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在福田区129个公共机构全面推广节能减排各项措施,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常态化、长效化,共同营造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12458092747936745486.jpg

政校合作,提升区委大院“含绿量”

福田区委大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全面提升绿美大院“含绿量”。近两年来,区委大院对内部树木管好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的“三量行动”,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技术学院启动政校合作,创新“树木家庭医生”大院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机制,聘请专家团队担任首席技术顾问,对院内各类树木实施跟踪管护模式,实现绿地面积、花卉种类、绿廊数量的稳步提升,着力打造“春赏花、夏观景、秋采果、冬看青”的大院四季景观。截至目前,区委大院绿地面积2.2万平方米,占比超1/5,在全市党政机关中位居前列。

1718962633801690279.jpg

自发绿电,打造全国首个“近零碳”机关

超级快充、智能光伏、组串储能、虚拟电厂、绿电交易……一批批数字能源技术接连在福田区委大院“闪亮登场”,为新质生产力再添新“绿”。2023年,福田区委大院“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停车场示范站正式投入运营,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建设,部署行业领先的600kW全液冷超快一体充电设备,实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超快速充电体验,以“五最”模式(最安全的储能设备、最快的超充、最先进的V2G技术、最高效的柔性增容、最智能的虚拟电厂)成为国内要素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新能源展示场,被列为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第二十五届高交会的示范点、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深圳市碳达峰碳中和优秀案例。

此外,福田区还通过利用建筑屋顶、道路、连廊等城市第六立面开展光伏“宜铺尽铺”,实现年产绿电4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04.8吨。聚焦空调、照明、电梯等“用能大户”,开展新型节能改造“应替尽替”,广大干部职工推行绿色办公,行为节能“应节尽节”,在今年底实现自发绿电规模占总用电量75%以上,建成全国首个近零碳机关。

10177559791105848196.jpg

精细调控,构筑全量化“节约型机关”

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持续探索转变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模式,签约并实施深圳首个党政机关类合同节水管理项目,通过引入专业机构担任节水“管家”,推广运用先进的节水技术、设备和管理举措,实现财政零投入。截至目前,区委机关大院已完成卫生洁具设施、空调设备冷却系统、老旧供水管网、耗水设备等节水改造,实现水计量率100%、节水器具普及率100%、用水管网漏损率小于1%,节约开支近17万元,节约水量为30038m³,节水率达12.14%。

此外,还综合运用AI智能调优、更换磁悬浮冷机等技术对设施设备实施节能改造。以区委大楼为例,能源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测室内温湿度、光照度、人群密度等信息,智能制定柔性用能策略,年节约电量107.87万度,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2.4吨。


智能服务,推动机关事务数字化转型

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带头过紧日子,以数字化赋能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电子下单、“借助大数据合理备餐”“生活垃圾分类”“网上公物仓”“一脸通行”……一批批后勤服务从线下走到线上,由传统走向智能,由粗放走向节约。

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还通过数字化手段有力地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推行就餐预约系统,真正实现按需备菜,控制食材总量,避免源头浪费;打通就餐预定、厨房原材料配送、人脸就餐识别、厨余垃圾分类管理四系统,实现2023年食材采购成本较前一年下降9.6%,厨余垃圾减量约20%。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