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金融工作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2-21 15:24来源 : 福田区金融工作局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金融工作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八个坚持”“三个着力”等工作要求,扎实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点工作,把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加强政治建设,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持党建引领,将加强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各项学习制度,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的“火车头”和“领头雁”作用,党组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2023年共召开党组会议33次、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5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组成员为干部职工上党课9次。
二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坚持旗帜鲜明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组书记坚决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贯彻,开展多种形式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组织全局干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害群之马》和《试“险”人生 无“单”可保》。严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的风险防控,持之以恒营造风清气正工作氛围。
三是抓紧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意识形态组织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要点和党建工作要点,组织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讨会,定期总结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全年组织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4次。
二、加强业务建设,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一)巩固金融产业支柱地位,强化金融服务实体效能
一是出政策惠企业扎实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修订印发《福田区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福田区支持企业上市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全方位链接产业空间、总部认定、人才支持等配套政策,打造金融全业态支持体系。持续深化金融驿站效能,通过已设立的31家金融驿站,累计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及咨询超4900家,累计放款超43亿元;强劲支持首贷续贷专窗,累计服务上千家企业,咨询量超2100次,截至11月底审批通过861户、金额22亿元,其中首贷户390户、金额9.9亿元;深入开展“政银企百场融资对接活动”,截至11月底已开展活动100场,累计服务超3000家企业,融资规模近4.6亿元;精准发力“福田产融直通车”,滴灌产业链、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平台累计达成近2400笔融资、共15亿元,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二是引增量稳存量夯实金融高质量发展基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工作部署,把“心诚”和“行程”作为招商基本功,全覆盖对接全球前100强财富管理机构,成功落地深圳第1家、全国第8家外商独资公募——摩根士丹利基金,引进全市首家中东主权基金——蓝海太库基金。批量推出新世界中心、深铁置业大厦、富德生命保险大厦、大百汇广场、中洲湾、中信国际大厦等10栋特色专业楼宇,提供产业空间近50万平方米,聚集6家全国创投50强机构。举办“香蜜湖杯”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大会、2023香蜜湖金融论坛之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家年会等活动,首次构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持续提升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品牌影响力。对标区外招商引资政策力度,制定安商稳商专项政策,成功留住建信人寿深分、大地财险深分等重点金融机构,守好基本盘。全年金融业增加值预计突破2600亿元。
三是搭平台办活动促进产融深度对接融合。加快建设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启用大湾区首个风投创投综合服务平台,为创投机构、科技企业提供资源对接、路演交流等服务,助力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成立全国首个产业投资(CVC)创新中心,构建“1225”服务体系,全过程服务实体企业布局产业链投资,组建香蜜湖上市公司产业投资促进联盟,集聚80家上市公司及知名CVC机构。高规格举办“深圳创投日”走进福田专场活动,美国时报广场纳斯达克楼宇大屏展播;举办“深圳创投日”走进河套合作区活动,为河套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发挥香蜜湖加速器平台上市培育作用,举办“全面注册制下的数字产业上市机遇专题座谈会”、河套合作区企业“走稳上市之路”等10余场活动,调研服务30余家优质拟上市企业,辖区创投机构天图投资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国首家“新三板+H股”两地上市的创投企业。
(二)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特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是数字人民币应用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印发实施《深圳市福田区高质量建设数字人民币示范区行动方案》,大力推进数字人民币示范区建设。创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全国率先打造数字人民币预付式平台,发布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5Gⁿ创新应用成果,落地全国首笔基于SIM卡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消费,推出全国首次数字人民币跨境红包,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日趋完善。
二是跨境金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依托全国首个跨境金融专项工作组,联动深圳人行召开联合会商,积极争取国家跨境金融创新试点。借河套规划东风,围绕“创新科研相关资金跨境流动监管”,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市金融局等部门批准,成功出台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河套科汇通、QFLP试点等金融赋能政策,全市率先在河套合作区试用。
三是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高质量推进。正式发布国家(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筛选确定70个首批入库项目,对应融资需求达250亿元。打造气候投融资关键载体,揭牌深圳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启动“碳金融通气候投融资服务平台”。打造国际首个绿债环境效益信息平台,截至11月底,中债绿债数据库容纳超过4100余只全品种绿债全生命周期数据,规模超9万亿元。成功举办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深圳·福田)高质量建设大会,推动城区绿色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金融“点绿成金”的实践越来越多。
四是金融科技发展生态持续完善。依托“金科双园”,已培育一批高质量金融科技产业集群,今年新增微言科技、赢和信息等5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集聚2家金融科技基础设施,3家上市企业,10家上市梯队企业,3家国家级、1家省级、8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2023年湾区(深圳)金融科技人才季、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完善修订香蜜湖金融科技生态库、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评选办法,金融科技生态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一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成立区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制定委员会办公室等工作机制,下设维稳、信访、舆情、处非等工作专班,构建区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市监、属地街道台账式滚动排查风险线索185条,切实做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工作,构建行刑衔接机制,联合公安打击违法犯罪,助力司法机关追赃挽损,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是突出重点专项整治。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金融、房地产等领域专项行动,分类整治、持续推进,完成辖区118家风险私募机构、近1.2万家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78家投资公司风险排查,清理整治潜在风险,确保辖区金融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提升居民金融素养。以“深圳市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为抓手,针对“一老一少”等重点人群,开展“福田区青少年金融科普大赛”“金融为老”等投资者教育活动,组建福田青少年金融财经社团、老年金融防诈义工队,组织辖区10个街道累计开展系列活动166次、覆盖人群超8万人,做到宣传“进社区、进学校”,全面提高辖区居民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区金融工作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强服务、防风险、促改革三大任务,为福田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贡献金融力量。
一是强化服务效能。全力以赴抓好稳增长,以业务激励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常态化开展产融对接会等活动,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稳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巩固提升金融业支柱优势,强化金融总部聚集功能,吸引集聚一批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重点引进金融基础设施、外资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全力提升福田金融国际化水平。
二是深化金融改革。立足福田实际,长短结合:短期,借河套规划东风,争取金融支持河套合作区一揽子政策落地,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中长期,由点及面,扩展到跨境金融、科创金融等领域,争创金融综改试点逐步突破。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积极探索福田实践。
三是守住安全底线。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对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建立处非工作机制,持续排查涉非企业风险线索,“行刑结合”加大打击非法集资力度,最大程度减轻投资人损失。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重点房企风险化解工作。大力抓好涉众金融领域信访维稳工作,建立工作台账。深入剖析投资人的核心诉求,分类施策,引导理性维权。继续推进“深圳市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的投资者教育活动,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金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