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3-31 17:25来源 : 福田区教育局
福田区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福田区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八届三次党代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站在福田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的高平台和关键点,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扩规模”和“提质量”并举,全力打造“本真、适才、普惠、优质”的教育新生态,以更高标准办好“首善教育”,为福田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持续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1.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学校书记、校长、专职副书记;严格落实党组织议事决策八大职责,完善程序机制,全面提升沟通协调、决策执行等工作效能;聚焦规范指引、培训指导、督导落实、打造品牌等环节构建基层党建全链条工作闭环,以高质量党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2.党建带团建队建贯通育人链条。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基础规范,制定《福田区中小学进一步规范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方案》,通过党建带团建队建,巩固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中的基础性作用;成立区校团建联盟,围绕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建;依托区级少先队名辅导员工作室,加强学校少工委建设,建立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
二、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任务
3.全力保障学位建设。推进学校项目建设,力争完成笔架山中学、安托山幼儿园等新建及改扩建项目,争取完成10所学校及幼儿园的整体改造提升,预计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270座。出台《福田区中小学建设标准指引》《福田区幼儿园建设标准指引》。
4.深入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契机,以深圳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政策研究专项课题为抓手,加强打造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优质教育体系。全力做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国家评估认定,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创建任务。持续巩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设成效,形成可供广东省乃至全国参考的“福田经验”。发展精品化高中教育,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多样化”。打造职业教育高地,推动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助力科教融汇。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着力构建“1+7+N”的融合教育三级管理模式。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经验及成果。
5.优化福田教育帮扶工作体系。制定《福田区教育帮扶工作方案》,清单化、制度化落实各项帮扶工作任务。实施“一地一案”,高质量、个性化完成对口区县教育帮扶工作。
三、持续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6.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树立校园大安全教育观,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教学业务相融合,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建立健全“三管三必须”责任体系,做到安全工作全员全时全方位管理。评选食品安全示范校、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校、交通安全管理示范校各10所,引领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构建高水平高质量校园安全防范体系。
7.加强规范化办学管理。深入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校课程实施工作做出总体安排,形成规范化的课程实施方案,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课表备案制,严格执行各项规范标准,常态化开展交叉检查和飞行检查,确保开齐开足课程,巩固深化“双减”成果。
8.加强数字化监管应用。开发全开放、全口径、多向互动的数字化监管平台,建立对校外培训机构、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办学行为和资金监管的长效监控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加强对经费预算、采购、资产、合同等方面的全过程监管,提高经济活动执行的规范性。
9.深化教育学区化治理。制定《福田区2024年义务教育学区化招生工作方案》,力争2024年底将大学区招生覆盖率提升至35%以上。印发《福田区学前教育学区管理章程》《福田区学前教育优质学区考评量化表》等,促进学区各成员园共建共学、共研共享,优质化办园水平。
10.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调研,根据片区学校实际组建教育集团,优化集团化办学布局,2024年新成立2个教育集团。制定《福田区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细则》,健全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
11.加强重点工作专项督导。制定《福田区2024年教育专项督导实施方案》,确定中小学4项、幼儿园6项专项督导主题,研制指标体系。组织38个责任区责任督学按照听取汇报、校园巡视、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等方式开展专项督导。督导结果以清单式呈现亮点和特色、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等。加强督导结果的运用,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形成完整的督导闭环,推进教育政策和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12.加强教育质量监测及结果应用。完善福田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组织中小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发布《福田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建立区域基础教育监测结果应用细则,在10所中小学开展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专项督导活动。发布“福田教育幸福指数”,以“幸福教育”作为“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动力与支撑。加强对学校课程实施、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测,对20所学校、超过200名教师的课堂进行人工智能监测,发布福田区“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测大数据报告”。为政府决策、学校管理、家庭教育提供数据依据,实现教育质量监测与教科研、学校教学、政府履职的有效协调与联动。
四、打造教育家型高质量人才梯队
13.加强教育人才梯队建设。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育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落实“大先生”培养计划。全面推进“启航”工程,全覆盖开展职初教师“胜任力”跟踪式培养,完成入职3年以内新教师约3000人的全员培训,助其站稳讲台,增强职业自信。深入推进“续航”“远航”“领航”“助航”工程,开展第一批155名和第二批215名领军、骨干和新秀培养对象跟岗学习。深度培养100名教师培训导师,打造100门精品培训课程;递进式开展未来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持续推进“赋能”“活力”工程,组织113名未来教育家型校长、副校长及后备干部跟岗全国一流名校,整体提升管理团队领导力,全面探索现代化办学的实施路径;普及式开展新课标落地课堂的全员培训,覆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1万名教师,提升全体教师新课标落地的理解力和践行力,焕发课改新样态。
14.创新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活力。深化“区管校聘”改革,选取试点学校创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探索“四聘”(短聘、固聘、长聘、特聘)人事管理办法,对教师编制实行更科学、更有序的管理。
15.推进优质人才职前培养。推动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与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优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接收高校优秀学生到福田区进行实习交流,预计接受100余名优秀学生到福田区开展沉浸式实践。
五、五育并举创新育人模式
16.全面构建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推动生命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课程教学改革,打造“生命为本、能力为重、实践为基”的生命课堂,以生命价值观教育为主逻辑开发义务教育全学段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库,为国家课程跨学科学习提供“福田样本”。编写生命价值观教育主题读本、生命守护手册,丰富生命教育频道,培育生命价值观教育示范校、典型案例,为全球性社会焦虑背景下的教育生态重建提供“福田方案”。
17.构建片区德育成长共同体。完善7个德育教研片区组织架构,聘请14名德育专家担任片区导师,推动德育资源共享、成果共建,形成200项德育成果。构建“校-家-社-医”四级响应体系,形成危机干预应急机制。建设10个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4期“名班主任大讲堂”活动,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中小学5个100思政工作坊”建设。
18.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落实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要求,严格落实校内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建立学生体育飞行检查、交叉检查机制。科学丰富开展各项体育赛事,100%打造体育特色学校。做好《202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全区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1个百分点、体质优良率达到65%以上。
19.建设高品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造一批多样化、特色化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推进实践育人方式变革,持续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4次主题式深度研学实践活动,邀请院士、科学家、行业专家指导,前往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等优秀实践场所开展沉浸式调研,推动探究式、项目式学习。
20.促进科学素养提升。以“大科学教育观”为引领,编制出台《深圳市福田区科学素养提升行动方案》。构建区域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培育打造不少于5所科学教育试点示范学校,形成学校科学教育典型案例。遴选一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一批优质科普课程,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引入科学家资源,100%学校设立科学副校长,开展15场“院士及专家进校园”活动。推广示范学校科学教育成果,举办全国性科学教育研讨活动。实施AI创新计划,以学习、应用、创新进阶式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21.深化美育和劳动教育。开齐开足学校美育课程,继续推进“感创音乐”“童味美术”区域美育发展模式研究。全区中小学100%参加艺术展演活动。利用社会公共艺术场馆和专家资源,打造40个区级、校级精品艺术团,创建5个区中小学“学校艺术长廊示范样本校”。优化实施小、初、高一体化“福·融”劳动教育课程,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现代公民,支持学生终身发展。
六、深化改革构建教育新样态
22.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印发《福田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全面推动国家育人蓝图转化为学校施工图,培育一批精品课程方案。推动教学方式变革,培育100节精品课。推进教科研体系改革,打造20所课程改革领航校,培育一批课程教学改革标志性成果。
23.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积极创建广东省教育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夯实教育数字基座,健全数据共享和安全管理机制,实现数据全量共享、一网统管、一屏统览,研发个性化学习、大阅读、学生身心健康支持体系、青年教师画像等4个应用场景,推广13所智慧教育实验校、示范校成果,开发知识图谱和认知模型,开展数智技术支持的大规模条件个性化学习试点,开展中小学生阅读指数、青年教师成长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研究,培育一批典型案例,探索数据驱动“基本式+变式”的区域改革路径。
24.启动教育AI计划。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红利,汇聚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科技产业和学校的创新动能,聚集人工智能工具箱,成立福田区青少年创新中心,组建科技、体育、文学、艺术、外语五大领域的AI创新联盟和AI创新实验室集群,构建课程群、导师团、少年队、项目库、指数集、实验室“六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AI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福田路径”。
25.探索构建福田特色的教育评价改革体系。扎实推进广东省、深圳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工作。持续推进福田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与探索,遴选不同学段学校进行教育评价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