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标杆 提质量 打造中心城区教育升级版 ——福田区教育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9-01-18 14:31来源 : 福田区教育局
2018年,在市教育局和福田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福田区教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抓改革、树标杆、强队伍、提质量,努力推动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战略谋划变成福田现实,打造“本真、适才、普惠”的优质教育,在国际化教育舞台上发出福田声音,贡献福田方案。
2018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有新气象
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竞赛”主题党日活动,72个党组织216名优秀党员代表参加竞赛,带动了教育系统3800多名党员的“理论大学习”。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暨2018年‘七.一’表彰大会”,600余名党员教师代表参加大会,重温入党誓词,150余名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以及18个先进党组织受到表彰,夯实教育系统基层党建的根基。招聘退休教师10名、在职教师3名分批赴桂开展为期半年的支教工作,目前在新疆、西藏、广西、河源支教人数达18人,促进帮扶支教工作持续开展。
二、学位供给有新进展
(一)加快推进学位建设。新建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南校区、荔园外国语北校区,完成北环中学、福强小学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4200个;加快推进规划幼儿园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新开办幼儿园,积极增加学前教育学位供给,2018年共新增4所幼儿园,新增1170个学位;积极推进16个教育代建项目,充分发挥代建制度优势;联合市规土委福田管理局推出“8+1”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大胆探索校园设计新模式和项目管理新机制;搭建高标准、可循环使用的临时校舍实现异地腾挪。
(二)努力增加学位供给。一是动员学校挖潜扩容,将功能室、会议室、校长教师办公室等改造为教室,合计132间,按建设规模24个班且每年招收4个班来测算,扩班效果相当于新建30所学校。二是继续推行小初结合政策,部分学位非常紧张的学校将小学五、六年级提前迁至地段初中入读,腾挪学位招收更多小一新生。三是协调将闲置物业用作办学场地,共解决581个学位,如将部队一闲置物业移交给南华实验学校,招收6个班309名新生;将白沙岭文化馆改造为教学场地移交给荔园小学办学,接收分流学生6个班272人;筹备将区教育局机关办公场地搬迁至知本大厦(闲置的政府物业),给益强小学腾挪空间,预计可增加12个班。
三、教育投入有新水平
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切实承担教育投入责任,财政预算单独列项、优先保障教育的投入。据统计,2017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446364万元,同比增长30.23%。2018年我区教育部门经费预算52.3亿元,同比增长30.34%。2018年我区教育系统共有10个单位的政府投资代建项目,年度投资计划35716万。发放高中学位补贴1670万余元,民办学校学位补贴和两免补贴6864万元,幼儿园健康成长补贴2538万元,民办学校幼儿园教师长期从教津贴3372万元,普惠性幼儿园补助经费约12981万元。学校设备设施更新项目3000万元,新增6000万元,8所改扩建学校的设备投入估算约19698万元。
四、教育改革有新作为
(一)积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明德实验学校全面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财务制度改革、课程改革等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增量学校改革创新上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红岭教育集团率先试点先行,与区委组织部研究制定了《福田区区属公办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构建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高效、务实的现代学校制度,探索存量学校释放办学活力的有效方案。
(二)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联盟式发展。一是有序开展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建设,充分发挥“名校”优质资源的辐射功能。二是筹备成立荔园教育集团,整合荔园小学多个校区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荔园小学的教育教学优势,实现“名校办新校”、“强校扶弱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造扶持薄弱学校。三是成立福田区外国语学校联盟,正式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北外国际外语特色课程体系,在外国语联盟学校小学、初中段先行先试,合力促进福田区外国语教学品质的全面提升。
(三)创新推动城中村学校提质升级。召开“福田区城中村品牌学校建设中期推进会”,发布《福田区城中村品牌学校建设工程校际结对互助提升活动方案》(福教﹝2018﹞52号),通过跟岗研修、学科帮扶、项目结对精准发力,推动品牌学校建设。开展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执教公开课、听评课、讲座、教研活动等近550次,实现城中村学校全覆盖;已在18所联盟校指导建立40余个涉及体育、艺术、科技、国学等“品牌新学校”特色项目。城中村学校整体提升工程荣获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的“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优胜奖”和深圳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展之深圳教育改革卓越奖,入围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组织的第四届教博会创新成果。
(四)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课堂革命。举办以“课堂革命·福田表达”为主题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中学语文、校园足球等7场全国展示活动,反响热烈,线上线下观摩人数超过100万,成功表达了福田课堂变革的新主张,展示了福田区以胡立根、余云德、姚铁龙、李祖文等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形象和福田水平,得到了省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持续关注。
(五)推动“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我局与区委组织部、编办、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福田区中小教师“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福教〔2018〕91号),会同区编办建立预核编制“周转池”,并制定了预核编制“周转池”使用规则,该办法突破了原有学校编制使用的瓶颈,提高了我区编制使用效率。
(六)启动区域教育治理准则建设。2018年,我局开展《福田区教育治理体系(准则)》创建工作,拟将教育领域内各主体均纳入到行政范畴,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开启迈向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方向的新时代。
五、教育品质有新提升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发优质德育课程,鼓励研发社会主义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加强法制教育,营造以新雨计划为内容的普法特色模式,2018年新雨计划覆盖28所学校,专业律师到班授课达近400节。组织学习《广东省教育厅等十三部门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研究制定我区治理校园欺凌方案,积极开展校园欺凌防范教育,加强学校的法纪教育、安全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和自我防范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组织禁毒预防教育专项培训,提升禁毒教育水平,100%学校完成了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八个一”目标。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城中村和薄弱片区学校建设经费、优质师资等投入,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提倡名师工作室发挥“帮、扶、带”的引领示范作用,让优质师资向薄弱学校倾斜,促进师资力量均衡化。推行就近入学、共享学区等招生政策,促进生源分布均衡化。促成18所城中村学校与传统品牌学校结对帮扶,缩小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距。五是鼓励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呈现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三)民办教育特色健康发展。扶持民办学校特色发展,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全部达到了市一级学校标准,高中阶段民办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各项国际课程实验,积极推进国际化课程建设,呈高端发展态势。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民办学校年检合格率为100%。牵头组织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全面摸查、集中整改、专项督促和检查的专项治理行动,经摸底调查,辖区培训机构共1591所,其中面向中小学生进行学科培训的572所,对发现问题的469家机构完成集中整改。
(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今年再创建3所普惠性幼儿园,全区普惠园共达到116所,公办与普惠园占全区幼儿园比例达76.8%。努力提升辖区幼儿园办学水平。目前全区市级优质特色示范园22所,占全市比例22%;幼儿园全部达到规范化幼儿园标准,其中省、市一级优质园共96所,占比63.5%。
(五)国际教育内涵高端发展。研究制定学校教育国际化评级体系,邀请专家开展专业指导。举办三期国际教育论坛和公开课,引介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国际化课程。搭建国际教育资源网等网络平台,开展青少年国际交流项目。
(六)STEM教育跨越式发展。今年年初,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福田)高峰论坛在福田举办,共商深化大湾区STEM 教育合作机制。会上,我区与香港教育工作者联合会以及香港 STEM 教育联盟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 STEM 教育方面深入合作。今年6月,我局联合主办第二届全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在福田举行,共谋 STEM 教育的新发展。近年来,福田小创客在国内外赛场上频频获奖,全区中小学生成功申请发明专利高达 1000多件,逐渐奠定了福田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创新教育的“领头羊”地位。
(七)未来教育探索式发展。我区共有16所中小学加入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项目,三分之一的学校建立了未来教室,积极探索技术与课程深入融合,促进网络环境下教育、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创新应用。
六、教育合作有新突破
(一)跨区合作。继2017年与大鹏新区签订《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后,继续探索与坪山区开展教育合作,拟通过开展共建国内一流职业高中,共建深圳市第一所全寄宿制品牌公办初中和一所艺术类特色高中,以及两区与中国教科院共建内地-香港STEM教师研修中心等项目,整合资源要素,腾挪转换教育空间,共筑教育高地。
(二)智库合作。与中国教科院开展密切合作,借力教育智库,探索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的福田方案。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合作,研制《福田区整体推进教育国际化实施方案》,专业引领福田区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
(三)高校合作。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引进北外国际外语特色课程体系,推动区域教育国际化进程。与深圳大学、新城市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商讨合作办学、人才引进以及服务辖区产业发展等,积极推进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落地福田,争取实现辖区内高等院校零的突破。
(四)国际合作。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顺利接待来自英国、美国、新西兰、南苏丹等国家的教育交流代表团,深度了解国际教学理念,商谈交流合作项目。优化国际教育环境,加强深港教育双向交流,我区与香港缔结友好学校的比例增至40%以上。
七、教育队伍有新风采
(一)教师招聘。2018年教师招聘呈现出学历层次高、综合实力强、海归人才多等特点。今年11月赴外招聘280名应届毕业生,其中,研究生共192人,占比69%,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六+一”部属师范类高校、泰晤士和QS世界排名前100海外高校共计188名,占比68%。全年面向社会招聘约207名常设岗位教师,从市内区外调入优秀教师36名,引进2名高端教育人才,从教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极大地优化我区教师队伍结构。全年购买一般课时岗位1986个、购买教辅工勤岗位416个、退休课时岗位26个,成为我区教师队伍的有力补充。
(二)教师培训。构建了科学性强、覆盖面广的教师培训体系,采用“线下+线上”、分级分梯次、市区校三级互补的培训形式。2018年开设区级专业培训课程281门,其中远程课程48门,共6万余人次参与了各类培训活动。其中,有面向校长的常规培训,面向中层干部的“年轻中层干部及工作室主持人培训项目”,面向近三年新入职教师的“教坛新秀与年轻骨干教师”系列培训。
(三)评优评先。2018年深圳市校长职级首次认定工作中,全市共认定二级正校长163位,我区有32位,占比19.63%,全市第一。我区4名教师获评广东省第十批特级教师,获评数量全省第一,并获评5名南粤优秀教师和1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开展福田区2018年“年度教师”评选活动,评选出10名福田区年度教师,其中,涂欣老师获2018深圳市年度教师奖。
八、教育督导有新成效
高分通过“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评估验收;做好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督导验收的申报准备工作和“广东省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迎评工作。
高质量完成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荣获了教育部监测中心的“优秀组织奖”,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
完成55位增聘督学聘任程序,召开新学期督学沙龙,举办责任督学培训,举办第二期以“基于问题的学校改进行动”为主题的“督学与学校质量监测团队面对面”活动。
九、教育服务有新举措
(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截至目前,已完成35项政务服务事项、41项行政处罚事项及18项行政检查事项的梳理。行政许可事项在线办理率为100%,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率为80%,政务服务事项总体网上办理率为85.7%,深化简政放权工作。
(二)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审批环节。按照“三厅融合”、“分类集中”,审批服务零时限、零距离、零材料、零收费的要求,实现全部可在线办理事项0次跑动。
(三)提供高效便捷的咨询、信访服务。认真办理信访件共计1265件,其中国家、省、市、区各级转办件1037件,群众来访来电自办件228件。
(四)全面推行午餐午休。2018年,我局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午餐午休工作,全区88所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为44000余名学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务。
十、教育宣传有新局面
(一)创新宣传机制,准确把握舆论导向。高质量运营福田教育官方微博微信,2018年连续两度荣登《福田区政务新媒体排行榜》榜首,福田教育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我局在市、区政府网和市、区教育局官网、官方微信微博发布信息960余条,国家、省、市、区各级媒体报道及转载共计2460余条。
(二)加强舆情应对,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截至目前,今年共监测福田教育系统各类舆情约288件,接待电视媒体采访40余次,处理区委宣传部重点转办舆情43件,均及时响应和办理回复。与区各部门联动,迅速化解多起重大舆情,如金鼎山幼儿园多名儿童感染诺如病毒事件和荔园小学北校区扩建扩招事件引发的舆情,主动作为,积极发声,平稳事态。
十一、和谐稳定有新面貌
(一)严查严控安全风险。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截至目前共出动136人次,查出各级各类安全隐患473处,比去年同期下降18.9%,其中“消防安全”隐患下降30%,“校舍及配套设施”隐患下降28.5%,“食堂食品卫生及设施安全”隐患下降26%。
(二)开展重点攻坚行动。2018年年底完成我区公办学校(含幼儿园)食堂全面提A,目前硬件设施改造升级基本完成。重点整治我区住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隐患,住宿制学校微型消防站配备情况达到100%。高度重视校园反恐工作,安保器械配备率100%。
(三)安全教育成果丰硕。依托“福田区学校安全教育平台”课程资源,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线上+线下”安全教育模式,实现安全教育“课程化”、技能训练“常态化”、管理评价“动态化”、家校互动“经常化”,“线上”课程、专项活动、课堂测评、课后测评的实施,教师的授课和学生作业完成率名列全市首位。
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我局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的战略定位,凸显“首善教育”的精神内核,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优化教育布局,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区域教育整体持续向好发展,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本真、适才、普惠”的高品质教育,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使福田教育拥有“社会好口碑、同行好评价、内部好氛围”的“三好”品质,努力成为全国基础教育探索变革先行者。
第一,加快学校建设步伐,跑出学位供给“加速度”。创新思维,解决现实矛盾与面向长远规划相结合。以新校园行动计划保障建设质量,以代建制缩短周期,以跨区联动为拓展空间,以临时校舍实现异地腾挪。2019年计划完成安托山小学和深康学校等2所新建学校项目,新增学位3900个;完成岗厦小学改扩建项目,增加学位270个。全年共增加学位4170个。新建幼儿园2所,新增幼儿园学位600个;推进新型公办幼儿园建设,将2019年承办协议到期的政府产权民办园转型为新型公办幼儿园。
第二,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耕耘教育创新“试验田”。继续以明德实验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探索增量学校体制机制创新,总结并推广“明德模式”下关于人事、薪酬、课程等改革经验;以红岭教育集团为试点探索公立学校委托管理的办学体制改革和区属公办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为“存量”学校的改革探索新路。
第三,大力建设新品牌学校,答好均优教育“必答题”。继续发挥教科院科研实力,建设教科院附属品牌学校,提升片区教育质量;加快筹备荔园教育集团,扶植众孚小学发展,成长为居民家门口的好学校;继续推进“城中村品牌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四,构建区本特色课程,开启课程引领“发动机”。加大区本课程研究力度,建立区域统筹推进课程建设的管理模式。以生命课程解析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核心问题;以自然课程提供红树林等自然体验教育;以素养奠基课程创新德育工作,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传递尊师重教“正能量”。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未来将把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作为师德师风建设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扎实做好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建立师德师风数据库,比较分析近两年数据,研判施策效果并制定下一步举措。创新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提升新教师荣誉感和责任感。大力树立和宣传辖区优秀教师先进典型,形成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和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局面。
第六,撬动课堂革命,发出福田表达“好声音”。积极总结和提炼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成功经验,持续推动课堂教学革命,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继续举办“福田表达·课堂革命”系列品牌活动,展示福田区中小学课堂改革的理念、实践及成果,推出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福田名师,发出福田好声音,提升福田教育影响力。
第七,健全质量监测体系,用活基础教育“大数据”。建立福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大数据”,用数据驱动区域教育发展;组织开展基于数据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开展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基地学校、虚拟研究所任务解决的“双向督导”。组织2019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语文和艺术的监测工作,收集实验基地学校、问题解决虚拟研究所的选拔、跟踪、指导、服务,收集相关案例和过程性材料,积极开发与挖掘教育大数据,创新监测与评估流程。
第八,推进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担纲教育治理“探索者”。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础,努力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基于问题导向,实现组织流程再造;基于协同关联,实现管理效能提升;基于流程规范,实现工具方法确认。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为遵循,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九,完善协同育人模式,当好文体科医“牵线人”。推进医教协同、体教协同、文教协同、科教协同,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大健康”理念为引领,推进医疗教育资源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良性互动、合理对接、深度融合;牢固树立体教协同育人的理念,全面提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水平,营造更加浓厚的体育氛围,让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热爱体育、参与运动、身心健康,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充分利用社会优质文化资源,开展“戏曲名家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优质文化资源进校园活动;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鼓励学生以优秀科学家为榜样,树立科学精神,心怀报国理想,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第十,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争当未来教育“桥头堡”。持续以STEM教育为杠杆,以跨学科、工程实践和大观点作为三个支点,融合人工智能,让区块链、大数据、AI等新技术撬动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升级福田区全息未来教育云+端系统,借助中国教科院专家资源,结合本地教研力量,在9所实验学校的实验班级中继续开展大数据环境下的精准教学实践工作,充分发挥各实验学校管理及教学团队的能力,积极探索符合我区教育实际的新模式。计划召开由中国教科院主办,我局承办的“全国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大会”,借助大会进一步推广项目实践经验,扩大研究范围,让更多学校和班级加入到大数据环境下的精准教学探索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