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教育局 > 规划计划 > 规划计划及总结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福田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教育先行示范区

信息提供日期 : 2020-08-13 18:08来源 :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

  2019年,在福田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福田区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湾区,对标国际,全力打造“本真、适才、普惠”的教育,打造更具软实力的“文化教育中心”,争当教育先行示范区尖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一部分 2019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有新气象

  (一)主题教育成效显著。福田区教育局坚持以党建引领教育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主题教育与教育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

  通过主题教育的周密部署,对标对表找出我区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认领13项专项整治任务,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已基本完成整改6项,需长期坚持整改7项;同时通过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集体议等方式,检视出问题23个,立行立改15个。重点突破“上学难、上好学难”、“学位紧张”等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优质均衡、教育改革创新等工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高要求、新期待,实实在在践行“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

  (二)理论学习全面铺开。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全面系统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活动500余场次。组织全系统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赴遵义干部学院开展2019年度福田区教育系统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培训活动。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通过集中研讨、个人自学等形式边学习讨论、边调查研究、边查找问题、边整改落实,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积极推广使用‘深圳智慧党建系统’和‘学习强国’平台,学习使用覆盖率均高达95%以上。

  (三)扶贫扶智扎实开展。教育帮扶、名师送教活动反响热烈,全年共组织1000余人次前往各贫困地区支教,组织福田区38所学校与新疆喀什、贵州毕节、广西罗成、广西环江等地薄弱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同时,积极组织全系统为贫困地区捐赠教学设备、图书、文具、衣物等扶贫物资。开展六联村双精准扶贫工作,自筹资金30万元用于六联村助学助教助贫等。

  二、教育规模有新进展

  (一)持续加大教育投入。2019年教育投入72.89亿元,比2018年增加10.62亿元,同比增长17.05%。发放多笔专项补贴用于提高教师待遇和减轻学生家长负担,其中,保教人员和民办教师长期从教津贴约5312万,高中学位补贴约3010万,中小学位补贴及两免补贴8355万元,在园儿童补贴约8830万,教师节慰问金466万元。

  (二)大幅增加学位供给。完成深康学校、安托山小学等7个新改扩建学校项目,新增幼儿园6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近万个,其中幼儿学位1929个、义务教育学位7410个、高中学位600个。为化解学位供需矛盾,重磅推出“双十工程”,新建十所高科技预制学校,采用全国领先的轻钢结构装配模式,建设周期缩短至半年,预计新增1.53万个学位,筹建十所高规格永久学校,预计新增1.6万个学位。

  三、教育质量有新提升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健全班主任激励机制,建设6个深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发挥名班主任在师德师风、人才培养、培训交流和课题研究方面发挥更大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落实德育课程建设。打造福田区素养奠基课程项目、初中生“十大品格”教育体系、深港融合交流等具备福田特色、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的十四项德育特色项目。三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建“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学校”等。加强禁毒教育、诚信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等工作,继续推行“新雨计划”,提升普法教育水平,继续推进“四点半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构建学校预防、预警、干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福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发挥团委示范作用。全系统共发展团员2700人,表彰先进团委6个、优秀共青团干部80人,优秀共青团员270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约有100多场次、14万人次的学雷锋活动,开展“捐出一份压岁钱活动”,共募得捐款超过100万元;开展“深港两地升国旗”、“我为祖国点赞”等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二)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出台2019年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行动方案,制定我区第三期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做好顶层设计;新增8所普惠性幼儿园,总数达124所,完成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80%的目标,扩大普惠园覆盖面;大力推动公办园建设,新创建公办幼儿园29所,完成公办幼儿园占比30%的目标;制定《福田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协同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

  (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立以荔园小学为基础的荔园教育集团,承办传统薄弱学校众孚小学,初步建构荔园教育集团管理架构,开展“青蓝工程”,组织骨干教师在各校区间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成立以侨香外国语学校为基础的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承办在建的梅香学校,通过名校扶弱校、名校办新校,充分发挥名校的品牌效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精准发力推进“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发展,通过“名校+薄弱学校”结对模式整体提升城中村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高等教育突破性发展。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合作共建深圳院区项目,积极落实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办学空间,大力推进深圳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建设与发展,发挥中心城区综合配套优势,探索建设与城市相融合、“高精尖、无围墙”的都市型大学。

  (五)全面发展各类教育。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幸福特教”理念全市领先,构建幸福课程体系、快乐研修体系、幸福家长学堂体系。职业教育多元发展,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大专班,招收538人,共建智能机器人专业,成功验收多个市级“品牌专业”项目和“精品课程”项目。社区教育共享发展,成立13所社区教育学院及分院,建设95个社区学校,开展全民学习活动周学习教育培训、全民阅读活动,居民共享教育资源。

  四、教育影响力有新水平

  (一)湾区合作,共商STEM教育发展大计。正式成立内地-香港STEM教师研修中心,与国际相关教育研究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国际STEM教育学者工作室,全力打造STEM教育研究智库,为两地教师提供实景化、沉浸式的培训,整合境内外研究力量探索STEM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立足福田、连接深港,强化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范例。

  (二)率先引领,AI赋能教育先行示范。开展“全息未来教育云+端”项目、智慧交互课堂等智能教育项目实践探索,面向全国举办了智能教育与课堂实践现场会等“课堂革命·福田表达”活动,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场场爆满,吸引全国各地700多名教育工作者参加,网络实时直播观看人数近百万。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先行示范,加速推动区域教育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跃升,构建福田智能化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福田AI赋能教育发展示范区建设。今年10月,召开福田·AI赋能教育先行示范研讨会,引起全网热议,新华网、人民网、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转载近百条。

  (三)主动发声,福田教育正面形象深入人心。组建“福田教育系统宣传队”,形成运作成熟、流程规范、反馈高效的福教通讯宣传体系。全年在市区政府网等平台发布信息900余条,新华网、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及转载共计3900余条。高质量运营福田教育微信公众号,被深圳报业集团评选为“2019年十大阳光民生号”,进一步完善《福田区教育局舆情回应制度》和《福田区教育局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密切关注教育系统舆论舆情,全年处理各类舆情200余起,主动发声,先声夺人,握住、握紧、握好教育宣传的“金话筒”,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五、教育改革有新突破

  (一)深入开展课堂改革。成功举办“课堂革命·福田表达”全国展示活动之智能教育专场、初心德育专场,前者分享智能教育成果,共同探讨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智能技术促进课堂改革。后者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为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深度展示福田区中小学课堂改革的理念、实践及成果,将福田教育改革经验辐射国内外,为全国基础教育提供范本。

  (二)深化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以红岭实验小学为试点,先行先试,采用公立学校委托管理的方式由红岭教育基金会承办,实行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和聘期合约考核机制,考评结果作为奖惩与收入分配等的重要依据。同时,依照“四聘”的用人制度,开展干部竞聘,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人员管理的灵活性和使用效率,建构高效、务实的现代学校人事管理制度。

  (三)充分发挥明德模式优势。利用明德实验学校公立学校委托管理的优势,制定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以多劳多得为基础进一步强化优绩优酬,加强与腾讯企业的合作,开展教育部人工智能实验课题,建立物联样板教室,试验物联网系统进校园,推动互联网与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深度融合。

  (四)探索推行“区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实中小学教职工“以区为主”管理体制,加大区教育系统各学校编制及岗位统筹力度。

  六、教师队伍有新风采

  (一)教师招聘。“教者从优,优者从教”。积极扩大教育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2019年通过各类渠道招聘引进优秀教师700多名,青年教师队伍结构呈现出学历高、起点高、业务能力强的特点。

  (二)教师培养。今年4月,福田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教师书院”,健全“双培养”机制,为教师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大餐,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优秀的党员教师培养成领航者、把领航者培养成党员。建立分级培训和立体培养新机制,按照“新入职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的梯队思路,评定区级领航骨干教师2319名,领航教坛新秀410人,指导教师进行生涯规划,发挥优秀教师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三)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相关规定,加大宣传和学习力度,对发现和查实的师德问题坚决予以处理,努力打造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七、教育督导有新成效

  (一)科学评价,加强质量监测结果应用。一是成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建立健全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综合评价体系,突破“唯分数”评价瓶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二是壮大“数据玩家”团队,为学校提供数据推送、数据解读及应用服务。三是开辟“结果应用”两大阵地,筹备成立16所义务教育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基地学校”和19所“问题解决研究所”,为学校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四是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跃居全省首位。2019年3月,国家质量监测中心召开针对我区的监测结果反馈会,对我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19年12月15-16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现场会在福田召开,向全国展示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的福田范式、福田路径和福田经验。现场会反响热烈,得到了国家督学李晶、陈健等与会领导、专家及各省市代表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

  (二)督学督政,扎实开展各项督导工作。扎实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完善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平台功能,严格监管平台数据,有序推进挂牌督导工作逐项落实。积极落实广东省对市县级人民政府2018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迎评准备工作,争取高分通过广东省对市县级人民政府2018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八、校园安全有新作为

  (一)严查严控安全风险。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高效推进校园反恐硬质防冲撞金属柱安装工作,坚决遏制和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教育成果丰硕。依托全国安全教育实验区的课程资源,积极构建我区“线上”理论学习和“线下”实际操作演练的安全教育模式。区属254所学校(含校区)4500多名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授课,近20万学生及家长在平台上学习和完成作业,完成率全市第一。

  开展防震减灾、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题教育活动,指导各校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打造我区校园安全教育课程化、系统化、网络化。

  安全教育工作取得示范性成果,4所学校(含幼儿园)获评“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5所学校获评“深圳市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示范校”,2所学校获评“深圳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

  九、教育服务有新举措

  (一)优化学校午餐午休服务。以黄埔学校为试点,自主设计“可变床的课桌”,改变学生趴睡现状,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午休条件,同时推广智能点餐系统,提升学生午餐体验满意度。目前,已有154所学校食堂获得A级牌照,除有改扩建工程学校之外,全面完成我区学校食堂量化等级提A工作,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二)全面覆盖幼儿园监控系统。2019年区财政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建设区属幼儿园监控系统,覆盖153所幼儿园,除4所改扩建幼儿园,基本实现全覆盖,与全区政务智慧平台互联,既满足安全防控需求,又实现智能管理,为全区幼儿园送上“智慧城区的信息福利”。

  (三)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以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业务办理协同化、办理时限提速化、办理流程精简化“五化”措施为主要求,规范教育政务事项管理工作。

  (四)做好招生入学服务工作。多渠道宣传招生入学政策,严格落实就近入学政策,深挖潜力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经多方调研、充分论证,初步起草了我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调整方案,从严查处假合同假居住现象,清理“移民式”入学,保证调控到位,促进福田教育学位供给可持续发展。

  梳理信访工作流程,完善各类投诉信访工作方案预案。全年接待招生来访咨询群众6万余人次,接待转学插班来访群众9千余人次,接待信访群众3千余人次,全年由国家、省、市、区转办的信访件和自办件满意率均为99%以上。

第二部分 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考之年,也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一年。未来一年,我局将全面梳理“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全力做好收官工作。把深入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转化为推动贯彻落实的具体行动和扎实成效,牢记重托,真抓实干,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征程中抢得先机、再立新功。

  2020年,福田区教育系统将上下齐心,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好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坚持用纪律和规矩约束党员干部行为。

  攻坚克难,一是高效推进“双十工程”,力争10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在2020年8月前建成投入使用,同步加快推进10所永久学校用地工作梳理和前期工作;二是推进新洲小学等6所计划年内完工的学校建设项目;三是积极挖潜扩容,增加义务教育学位供给。通过上述途径多措并举,2020年我区学位增量供给总数为小一学位6095个、初一学位1700个,可解决我区义务教育学位增量需求问题。通过“双十工程”建设,未来五年内将扭转我区学位供给特别紧张的困难局面,基本缓解全区义务教育学位供需矛盾。

  先行先试,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完善《福田区公办幼儿园管理办法》,建立福田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心,整体推动公办园优质发展。

  高质量发展义务教育,深入探索集团化办学和联盟式发展模式,推进荔园教育集团等名校办新校、扶弱校,推进城中村品牌学校整体提质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高水平推动高中教育。指导高中学校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

  高起点合办高等教育。优中选优、强中选强,重点选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美国新学院大学等国内外顶级高校合作开办深圳校区项目,探索落户福田的可行性,推进合作办学的进展。

  大胆创新,深化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公立学校委托管理的办学体制改革和区属公办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教育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上总结出“福田经验”。

  高位求进,率先建成四大示范区,即“基层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示范区”、“AI赋能教育发展示范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示范区”。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