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教育局 > 工作动态

“看见”学生,在支教中凸显“福田教育温暖”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3-15 17:40来源 : 福田区教育局

  2023年9月,深圳市福田区“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教育帮扶活动驻和平支教小分队15位老师,在队长邵德斌(福田区福苑小学)的带领下,跨越三百多公里的山海距离,来到了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因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而得名的一个乡镇,分别走进了和平县龙湖学校、阳明一小、阳明三小和城南学校四所学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微信图片_20240318145650.jpg

  福田教育曾向和平县派出多批支教帮扶队伍,对推动和平县脱贫攻坚和教育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福田区教育局在各扶贫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荣获“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先进单位”。

  邵德斌曾在8年前驻和平县开展了5年扶贫工作。他扎根基层办实事,与和平人民结下深厚情谊,出色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荣获“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及“最美驻村干部”。

  “和平人民视福田人为亲人,我就是和平人,有困难找我。”时隔三年,再次回到和平的他已经以东道主的姿态迎接支教老师。他坚持走进每一名支教教师的办公室、教室和宿舍,了解每一位支教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他坚持与支教教师谈心并分享支教帮扶心得,强调他既是福田教师又是和平教师的双重责任。

  创新教与学方式,让学生爱上课堂

  刚来到支教学校时,支教教师们便注意到,两地的教材版本并不一样,这就意味着原先的教学工作计划要“从零开始”。

  微信图片_20240318145656.jpg

  于是支教教师们主动和受援学校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技巧,多次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和平支教队各位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均进行了大胆创新。

  微信图片_20240318145659.jpg

  他们利用动画、音乐等素材在课堂上营造生活情景,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他们把播音素材、诗词咏唱等引入课堂加强阅读理解,还将福田教育新思路——联系实际生活融入课堂,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体验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感受美文美篇,增强学习的快乐和收获。

  “几天下来,我发现这些孩子越来越期待上我的课,上课专注力更高。”和平支教队一名支教老师惊喜说道。

  “看见”学生,用教育改变孩子未来 

  据当地校长介绍,学校有五成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直接监护,性格大多较为内向,成绩也并不理想。为此,和平支教队把留守儿童教育教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家访是我们支教老师走入孩子内心的法宝。”邵德斌说道。前期,他们通过挨个走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学生谈心谈话100余次。在摸底留守儿童情况后,他们共同探讨并实施帮扶关爱方案。

  课外活动中他们与留守儿童一起游戏、放学时送留守儿童回家、课后通过网络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如今,这样线上线下全时段的帮扶行动,已经成为支教教师共同遵守的约定。

  微信图片_20240318145702.jpg

  微信图片_20240318145704.jpg

  此外,为拓展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支教教师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先后组建了葫芦丝、配音、戏剧、小作家等5个学生特色社团,专门把留守儿童“请”进来,进行针对性训练,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团队合作意识。

  微信图片_20240318145706.jpg

  孩子们喜欢这些教师,喜欢这些有趣的校本课。“以前不爱上课,总觉得时间难熬,但这些新老师的课很有趣,我们都不想下课了。”下了课,孩子们总围在支教老师身边叽叽喳喳聊天,问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

  他们还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邵德斌坚持跟踪了几名问题较为严重的留守儿童,对他们耐心教育,帮助他们戒除不良习惯。

  教师们还发动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一名支教教师说,“面对孩子们一双双纯真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我们想用知识给孩子们开启新的世界。”

  阶梯式成长,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和平支教队通过专题讲座、公开课、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研讨交流和引领指导。根据受援学校的需求,支教队在受援地及受援学校举办了多场专题讲座,如“如何做好班主任”“中考备考”“初三学法指导”等。为加强师德师风教育,邵德斌还开展了“教师如何履行责任”“加强团队合作”等专题讲座。

  半年来,支教队15人共开展公开课近40节、讲座近20场,参与或举办研讨活动近70场。在各类教学教研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和平师生送去一堂堂精彩高效的课堂,有效地传递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扩大了支教帮扶的辐射面,为推动和平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着积极引领示范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318145708.jpg

  和平支教队15位支教教师均与受援学校的年轻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共同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通过“传帮带”,使受援学校年轻教师能够更快提高教学水平。

  支教老师都是很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他们对培养提高年轻教师教学水平有丰富经验。他们坚持走进课堂,了解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与支教教师们一起分析“徒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帮扶方法,以《给年轻教师的建议》为题举办系列培训讲座,针对性地提出“教学重点要能冲口而出”“教学时间分配要以学生为主”“课堂练习要为课后作业服务”等具体要求,为“徒弟”们的课堂教学做出明确示范。

  除了培训和示范,支教队老师们还创新了师徒结对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受援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现状及需求,共同研讨出“阶梯式成长,跨校共育”的培训模式;鼓励当地学校跨校合作,共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他们还协助年轻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提出“规范、成熟、特色、骨干”成长目标,跟踪指导年轻教师成长。

  通过15位支教教师的共同努力及这种分阶段、分层次的培训方式,四所受援学校的40多位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在半年的时间,被指导的年轻教师与“师父”参与校级以上比赛,一起共获得30余项奖励,逐渐成为当地教师队伍中的支柱力量,为和平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年轻教师队伍。

  “我们是来支教的,也是来学习的。”这是邵德斌常和队友们分享的心里话。他们投身支教项目,在乡村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和美好未来之间,用激情和热血,架起了一座美丽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当他们亲眼看到那些曾经羞涩、迷惘的孩子,在他们的陪伴下,变得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用爱、用情、用心,福田支教教师用实际行动传递了福田教育的大爱。仅2023年福田区教育局共派出支教教师137名,足迹遍布西藏林芝、新疆喀什、广西上林马山隆安三县、肇庆广宁、怀集、德庆、封开四县、河源和平、汕尾陆河县、惠州博罗、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镇等地。

  未来,福田支教团队的足迹将会遍布祖国更多有需要的角落,通过诸如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学生交流、学校结对等一系列帮扶活动,将福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传递到有需要的地方。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