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教育局 > 工作动态

聘任科学副校长!为福田科学教育“加法”赋能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6-24 10:31来源 : 福田区教育局

  7.jpg

  为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深化科教融合,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改革,6月19日,福田区科学副校长聘任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计划”启动活动在深圳明德实验学校举行。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林间受聘为福田区科学副校长,林间带领的青年科研团队也将在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本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福田科学课程的创新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科学教育资源。

  联袂高校

  共创科学教育发展新机遇

12.jpg

  福田教育致力于构建“无围墙”的科创教育圈。通过创新型课程、高质量师资、多元化平台等资源,引导学生提升创新创造的思维能力,形成了科创教育的“政—学—研—企—赛”联动机制,聘任科学副校长是福田区探索科学教育新发展的创新举措。

10.jpg

  “福田教育始终坚持以‘大科学教育观’为引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福田区教育局副局长李伊珍表示,福田推行科学副校长聘任工作,是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抓手,科学副校长将以专业视角和丰富经验为福田区科学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对开展中小学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欲,培养科学精神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4.jpg

  “我感到很荣幸,也感到责任重大,作为科学副校长,我将把高校里的科学前沿知识和中小学科学教育结合起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教师们、同学们共同分享学习心得,帮助学校开展科学教育,还将组织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林间说道。

  精彩讲座

  带领学生探索神秘海洋世界 

20.jpg

  活动中,林间以“蓝色星球,乘风破浪”为主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林间通过展示真实的深海实验经历、高清图片和影片,揭示深海世界隐藏的秘密。同时,他也用诸多案例详细介绍了海啸、核污染水等海洋问题的风险,并探讨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呼吁大家共同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蓝色星球。

23.jpg

  林间还介绍了深海探测器、智能潜水器等前沿技术,并展望了这些技术在海洋资源勘探、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他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海洋科技的探索和创新,为人类的海洋事业贡献力量。

  “珍惜你受教育的机会,并将你在机会中获得的成长去丰盈他人的人生。”讲座的最后,林间用这句话传达了对学生们的期待,同时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勉励学生们要常怀感恩之心,立志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深入交流

  探索福田科学教育发展新思路

35.jpg

  活动的最后环节,林间院长及其团队与区教育局、区教科院及学校代表围绕《“科学家进校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进行了座谈交流,各方就如何更好地推进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了如下共识。

  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结合科学前沿研究成果,引领学校丰富科学教育课程,帮助学校构建突出前沿性、面向未来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的科学课程体系,帮助学生科学、自主、有针对性地学习,帮助学生把书本学透,把道理学通,把知识学活,为学校培育“爱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土壤。

  助力教师团队建设。通过讲座、培训、教科研等形式提升学校教师整体科学素养,引导科研人员与学校教师联合开设开设科创课程、承担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高校暑期培训,助力学校培养未来科学名师,协助学校建设一支具有探索精神、重实践能力的科学教育团队。

  创新科学教育模式。福田区秉承“一校一案、一人一策”原则,优化科学副校长聘任制度设计,选聘科学家、科学企业家或从事科学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有序推进福田区中小学校配齐科学副校长。

  受聘任的科学副校长将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科普讲座、参观实验室、交流研究课题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帮助福田中小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思维模式。

16.jpg

  全新动力,打造区域科学教育发展新生态

  福田教育致力于构建科学教育生态链,不断提升科学创新能力,创新拓展科学教育基地,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成功举办24届“福田区青少年科技节”;与中国教科院共同打造航空航天教育课程等六大课程项目;开设3D打印、创意编程等100余门课程;联合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优质校外实践活动场所,创建福田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等。

  科学副校长的聘任将为福田科学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为福田科学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走进高校实验室、了解前沿科学知识的机会,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科学教育资源,也为福田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探索合作培养未来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路径。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