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莲花街道办事处 > 政务信息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莲花街道2016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16-11-15 00:00来源 : 福田区莲花街道办事处

  2016年度莲花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近年来,莲花街道高度重视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创新基层法律服务模式,努力探索基层依法治理新路子,积极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法治建设,强化用法律的手段和技巧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努力用法治建设引领决策、引领执法、引领调解、引领服务,着力打造法治街区。去年,我街道景田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一、法治引领决策,确保决策依法合规

  (一)落实组织保障,为法治创建提供坚实保障。街道党工委把基层法治建设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的重要举措。一是成立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主要领导任组长,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法治创建工作汇报,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判,部署辖区法治创建工作。二是制定《莲花街道法治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辖区法治创建工作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配套建立考核机制,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设立法治创建活动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专款专用,确保法治工作有充足的经费保障。今年以来,累计支出相关经费130余万元。

  (二)预置法律审查,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依据。制定《莲花街道党工委会议规定》、《莲花街道合同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街道重大工作事项在提交党工委会议研究前,必须要召开论证会,确保相关工作的主体、程序、手段、法律文本等都符合法律要求;街道签订的所有合同都必须进行法律审查,方可上报党工委会议研究。今年以来,我街道共召开各类论证会6次,出具合同审查法律意见书129份。

  (三)充实专业力量,为部门决策提供法律支持。创设法律顾问制度,通过购买法律服务的形式,聘请6个律师团队共11名专业法律工作者到街道坐班,分别负责合同审查、物业管理、劳动争议、综合执法、轨道交通和访前法律工作室等重点涉法领域工作,充分提供法律意见,确保业务部门依法决策、依法推进业务工作。2016年以来,我街道未发生一起因行政行为不当而被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

  (四)组织干部培训,为科学决策奠定法律基础。制定《莲花街道2016年度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完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不定期举行中心组法治讲座和公职人员法治培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着力提高我街道公职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科学决策意识。2016年以来,累计开展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讲座2次,举行公职人员法治培训5次。

  (五)增设法治专员,为落实决策提供法律保障。增设法治专员岗位,指定一名在编在岗人员担任街道法治专员,负责督查街道执法信息公开情况,完成街道合同合法性审查,参与辖区涉法争议纠纷案件的调处,协助办理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录入和证件申报等工作,确保街道行政决策事项落实到位、执行到位。2016年以来,街道法治专员共参与诉法涉诉案件调解12次,完成街道合同合法性审查27份。

  二、法治引领执法,走出行政执法困境

  (一)建立“三联”机制,构建行政执法新模式。创新建立证据联用、信息联通、执法联动机制,街道执法部门和公安派出所在办理案件时可互相调用对方证据材料;街道执法人员对工作中发现的治安隐患、案件线索,民警对治安巡逻中发现的各类行政违法行为,双方第一时间互相通报;街道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前,事先报备邀请派出所调配警力予以配合,遭遇暴力抗法时及时要求派出所出警保障。由我街道首创的城管公安“三联”执法机制被写入《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动执法21次,双方互通案件线索37条,取用证据材料16份,有效解决了暴力抗法问题。

  (二)规范自由裁量,取得行政执法新成效。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街道行政执法实施细则,使执法行为具体化、规范化,避免执法人员在城市管理、安全检查、计生执法过程中,因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差异、个人喜好等原因,造成滥用执法权利的问题。近年来,我街道未发生一起粗暴执法、乱收费、乱罚款等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三)依法公示信息,实现执法公平公正。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违法行为不讲特殊化,对违法者一视同仁。莲花街道依照法定程序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后,及时在福田区在线网站上更新处理结果,并公布投诉电话和电子邮箱,接受群众和市民的监督、投诉。同时,安排了专人收集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处理并回复当事人。2016年以来,共发布行政执法公示信息63条。

  三、法治引领调解,构建依法调解格局

  (一)以部门联动推进纠纷调解。目前矛盾纠纷日趋复杂,针对这一情况,我街道建立纠纷调解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街道发函或区有关部门协调,邀请公安、物业管理、劳动监察保障等涉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参与矛盾调解,集中宣法释理、答疑解惑,有效促进各类矛盾纠纷问题的解决。2016年9月,某小区发生新旧物业交接纠纷,员工的劳资纠纷问题也牵涉其中,我街道立即邀请多个行政主管部门深入社区联合调解,消除各方的对抗情绪,促使新旧物业之间、旧物业公司与员工之间分别达成协议,确保小区物业管理顺利实现交接。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召开联席协调会议13次。

  (二)以三级调处保障纠纷调解。一是实行“前端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各社区均设立调解窗口,配备1名专职调解员。社区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发现矛盾纠纷苗头的,及时转交并配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二是实行“联合调解”。与医院等驻辖区单位调解室建立热线联系,协调解决相关法律事宜,对重大纠纷进行联合调解共同处置。三是实行“深入调解”。街道各有关部门加强与社区法律服务站的协调联系,借助社区法律服务平台及早发现和化解问题,主动派员深入社区解决重大矛盾纠纷,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我街道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10余宗,化解重大涉法事件23起。

  (三)以司法手段衔接纠纷调解。一方面积极联合人民法院开展调解工作,由挂点法官详细解读类似案件的法院判决,厘清双方权责关系,助力纠纷快速解决。另一方面完善诉调衔接机制,对不属于人民调解受理范围的纠纷或确实无法通过调解达成一致的各类纠纷,我街道及时启动诉调衔接预案,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合法解决问题。如2016年3月,辖区某处在城市更新范围内的大厦与租户发生合同纠纷,严重影响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经多次调解仍无法消除分歧,我街道适时启动诉调衔接预案,积极引导各方当事人通过司法诉讼程序理性维权,并通过与法院沟通协调,加快案件审理进程,获得双方当事人一致赞同。

  四、法治引领服务,满足居民法律需求

  (一)推进五进社区,充实服务内容。法律宣传进社区,依托景田法治公园为平台,结合“法治宣传月”、“12·4宪法宣传日”等重点节假日,由街道执法队、安监科等执法部门共同参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题鲜明的法律宣传;法律咨询进社区,社区法律顾问固定每周一晚19时到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通过便民服务卡等形式公开电话,提供电话咨询服务。针对重点、疑难个案,定期组织“会诊式”咨询服务;法律代理进社区,为辖区单位和居民提供固定折扣优惠的诉讼、非诉讼法律代理服务;法律援助进社区,确立社区受理代办、街道集中审批、律师全程参与的工作模式,让法律援助成为辖区弱势群体依法维权的“绿色通道”和“放心通道”;法律调解进社区,社区法律顾问及时参与处置重大矛盾纠纷,直接在社区进行“前端调解”、“深入调解”。2016年以来,街道共组织专题法律宣传活动35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300余次、法律援助咨询110余次,宣传活动覆盖人群15万余人次。

  (二)打造六个阵地,提升服务影响。设立法律服务站,作为社区法治建设的枢纽和基地,使社区法律顾问有固定的场所开展相关法律服务;创办法治报纸——《法律进社区》,各社区法律顾问每月轮流参与编辑,将具体的法律法规与社区的真实事件相结合,讲百姓话,说社区事,普及法律知识;组建法治学校;社区法律顾问担任教员,定期举办“法律小课堂”;建设法治公园,广泛吸纳社区法律顾问专业意见,融入古今法治元素,将景田南社区公园打造成为全市首个社区法治主题公园;开通社区法治微信,依托景田社区法律服务站试点推出了全市首个社区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平台——“景田社区法律服务快车”,实现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全覆盖,使居民群众能够享受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建设法治长廊,在社区建设专门的法治长廊,集中展示法律顾问指导居民创作的书画、剪纸、诗歌、对联等法治文化作品,营造法治氛围。2016年以来,街道共开展法治论坛等法治文化活动13场,累计展出法治文化作品276幅,提供微信线上咨询118次,编印《法律进社区》刊物49期,向辖区居民派发法治报纸24万多份,受教育居民达5万多人次。

  2016年以来,我街道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辖区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如法制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法治工作的创新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今后,我们将更加扎实地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工作,为群众提供便利法律服务,努力为法治城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莲花街道办事处

  2016年11月15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