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莲花街道办事处 > 政务信息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福田区莲花街道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12-24 14:42来源 : 福田区莲花街道办事处

  2021年,莲花街道积极响应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和市委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市”的号召,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以群众需求与社会问题为导向,以开展法治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基层法治建设,确保辖区和谐稳定。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制度建设

  (一)发挥干部带头作用。一是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部署、亲自督查、经常过问、带头抓好落实,同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2021年街道党工委组织4次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干部法治思维养成,建立并完善日常学法机制和党员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定期举行法治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实现今年学法考试参考率100%,优秀率100%,着力提高我街道公职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科学决策能力。

  (二)坚持居民参与议事。一是设立智慧阳光议事厅,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积极调动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良好格局。保持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良性参与,实现网上提事、议事、决事、监事四位一体,实现居民在阳光下依法自治;二是规范化工作流程,2021年度,莲花街道办根据实际情况,草拟了《莲花街道关于加强城中村楼管员队伍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莲花街道“物业城市”改革实施方案》《莲花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各部门根据业务范围,形成规范化流程。

  (三)强化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使普法受体向普法供体转变,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教育公民、法人,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各单位、广大市民积极自觉参与城市管理,打造精致市容,为沿街商铺、门店从市容环境秩序方面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行政执法

  (一)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创新推行“小散+查违”联防联控,筑牢查违源头监管防线。通过小散工程、零星作业备案,联动挖掘违建线索,累计接获涉违线索99宗,核实存在违建并处罚拆除到位67宗。全面开展查违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已整治“房中房”9处面积840㎡;“三小场所”17处面积720㎡;“地下空间”2处面积3000㎡;“生命通道”1处面积10㎡;清理占用国有储备地违法搭建2处。上半年立案3宗,结案2宗,其中1宗为历史积案结案。卫片图斑执法均100%通过,拆除各类违建总面积5.67万平方米,保障了街区发展空间。

  (二)全面推进执法改革。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大家理解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明确改革任务时间节点,主动对接超前谋划,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根据党工委部署,对5名新招录的执法人员结合专业特长、年龄结构、任职经历等情况,统筹安排工作岗位。对照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职权新增事项清单,结合中队职能、任务分工,明确各事项承办中队。9月1日,正式在市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和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系统(简称“双系统”)办理案件。目前,已在系统立案47宗,结案36宗,实现一般程序案件网上办理、流转、审批和存档。根据市城管局要求,广泛运用“深圳智慧城管综合执法系统”,实时掌握人员考勤排班、签到打卡、巡查轨迹、执法记录等信息,推动队伍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三)落实案卷评查自查工作。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并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每季度召集执法部门商议行政执法案卷,核对最新评查标准,积极配合区执法部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10月自行组织开展街道行政执法案卷自评自查工作,严格按照《深圳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的要求进行自评自查,抽取街道行政执法案件进行逐项检查,逐一对照,查找不足,进一步提升执法案卷水平。

  三、依法接受监督

  (一)行政复议情况。在作出行政处罚时,执法部门办案人员严格依照规定,对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权利进行充分的告知,使其了解行政纠纷救济渠道。2021年度,我街道有一宗行政复议案件,街道并未出现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撤销行政案件的情形,行政复议撤销率为零。

  (二)行政诉讼情况。2021年度,莲花街道办共涉及行政案件4宗,分别为(2020)粤0308行初2245号、(2021)粤行初1137号、(2020)粤0308行初2743号、(2021)粤0308行初1256号,街道均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依法配合法院,对上述案件的传票、起诉状等文件及时进行签收,并将相关材料报区司法局备案,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均出庭应诉。

  (三)配合检察院工作。2021年度,街道未收到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书等法律监督文书,市检察院、区检察院前来我街道检查矫正工作台账,我街道均高度配合。

  四、普法宣法

  (一)扩宽普法宣传渠道。依托“法律服务站、法治报纸、法治学校、法治长廊、法治公园、家门口的法学院”六个法治阵地,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拓宽普法宣传新渠道。扩宽普法渠道,大力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以“老百姓家门口的法学院”品牌,同时契合营造福田区营造公园城市的目标,在康欣社区、景田社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组织4场专题法治宣传活动;累计编印《法制进社区》宣传报纸107期,并印制宪法普法、扫黑除恶、抗疫有法专刊,共发放3万份宣传资料。总结莲花调解模式经验,并在深圳市法宣号上定点推送2条抗疫有法信息,获得绩效考核法治政府建设项目加分。

  (二)聚焦精准普法宣传。针对不同群体,需要了解的法律条文不同,配合近期法律热点予以释法,今年,街道根据上级下发的“民法典”宣传方案,针对普通居民、辖区企业、学校师生三个类别开展普法讲座,从不同角度解释民法典给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活动带来的改变,做到精准普法;

  (三)落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机制。街道与律师事务所签订《社区法律顾问合同》,由律师事务所向各社区指派律师,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援助、法律调解等专业服务,使群众不出社区便能享受全面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社区法律顾问共参与调解36起,累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0余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8次。

  五、矛盾化解

  (一)推出“五首”工作责任制。结合新时代的枫桥经验,矛盾提前发现、提前化解、提前处置原则,认真推广“社区发令、部门执行”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结合街道实际,设立“五首责任制”规范化前台处理模式,对来访的群众诉求进行甄别、疏导、分流,凡属街道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不得以“不知道”“不清楚”等为由敷衍或推脱,真正落实群众诉求“谁来办?怎么办?何时办?”,今年以来,莲花街道访前工作室律师疏导来访来电事项529宗,共计1621人次。

  (二)法律服务团队建设,街道引入劳资纠纷、物业管理、合同审查、社区法律顾问等律师团队,到街道坐班参与调解并对社区调委会进行指导,提升街道调委会整体专业化水平和调解员的调处纠纷能力,今年以来,接受咨询、受理调解案件共计475宗,涉及人数约1400人,涉及金额约3025万元,以上案件受理71宗,调处成功71宗,另外404宗引导至社区、司法机关、管辖街道及责任主管部门解决。

  (三)“光明模式”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区信访局要求,街道、社区分别设立群众诉求服务大厅,今年以来,街道运用群众诉求服务系统上报1660宗,化解1606宗,化解率97%;红色事件23宗,黄色事件17宗,绿色事件1620宗;投诉建议600宗,纠纷调解679宗,法律服务306宗,心理服务22宗,帮扶救助53宗;社区发令13宗,职能部门执行11宗。

  六、存在不足及原因

  一年来我街道的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法治政府建设机制还不够完善,机构改革后各部门职权不够明确,在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综合执法水平上还有待一步一加强;二是随着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群众对社区基层提供的法律服务要求有所提高,目前社区缺少有法律背景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三是普法工作的力度和深度目前仍主要依靠传统的宣传方式,手段和普法效果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七、2022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计划

  (一)以“绣花功夫”推进基层法律服务质量提升。疫情期间,传统的“五进”服务受到局限,原定的线下活动时间经常因为突发的情况临时取消,将讲座、宣传和咨询活动形成季度、月度活动预告,并探究线上便民模式,利用社群服务号联系更多群众,推进基层法律服务质量提升。

  (二)推广“光明模式”,实现精准服务。对照广东省年度法治建设考评指标,进一步增强调解员政治业务素质,完善并践行六步接访工作方法,将常见的劳资、租赁、物业、工程纠纷等整理出可在社区调解员易懂的处理模型和分流模型,完善“民意速办”机制。

  (三)突出守正创新,推进执法改革。大力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优化执法标准,对综合行政执法程序、证据收集方式、案件办理等进行优化,着力提高执法大众满意度、执法人员在岗率、执法事项履职率。加强法治保障,建立街道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执法听证、法治审核、案卷评查等工作机制,提高对行政执法投诉、复议、诉讼的应对处理能力。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