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中心城区“民政样板”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11-06 15:06来源 : 福田区民政局
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会议对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深圳市福田区民政局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深圳唯一获此殊荣的行政区,并作为唯一代表广东省的先进集体单位赴北京接受表彰。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作为深圳市中心城区,福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首善之区 幸福福田”的金字招牌。
构建“15分钟优质养老服务圈”
老人是一个家庭的根脉。福田区人口密度大,户籍老人占全市户籍老年人口三分之一。近来年,福田区养老服务压力与日俱增,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旺盛。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福田区民政局勇当改革创新先锋,通过健全基本养老政策体系、完备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养老服务品牌项目等一揽子举措,大力打造高品质都市养老模式,系统构建“15分钟优质养老服务圈”。
做好养老服务,阵地建设是关键。为了有效解决养老资源碎片化问题,福田持续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配套建设,全面构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新格局,把分散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成为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分布合理的养老服务网络。截至目前,福田区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总量已有20个,养老机构数量全市第一。
在建成10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福田区加速建设长者饭堂及助餐点。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建成长者饭堂及助餐点48家,年均长者助餐超182.8万人次,长者助餐量占全市82%。
加强多方协同共建,福田区在8个小区开展“物业+养老”试点,打造物业融合型照料机构。居家养老方面,仅去年一年,为超3000户特殊群体老人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累计实施改造超4000户;今年正大力开展智能居家适老化改造消费提升专项活动,将惠及约5000户长者家庭,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去年,福田区成功打造香蜜湖街道长者服务中心、福保街道长者服务中心(益田)2个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点,为全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高分通过国家验收作出了民政贡献。
探索“政府救助+慈善帮扶”模式
幸福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福田区民政局积极探索“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的综合救助模式,进一步畅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协调配合、资源统筹、优势互补、融合高效的新格局,合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加大孤儿、困境儿童保障力度方面,福田区通过信息监测比对、社区主动发现、部门信息共享、强制报告情况等,完善主动发现机制,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同时完善困境儿童分类管理机制,对全区在册困境儿童开展全覆盖走访,对其家庭存在的困难逐一进行梳理及评估,分类建档、滚动交账,实行“一人一策”,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关爱服务。
通过开展困弱群体“福助”行动,打造“福童行”“福驿站”“福助你”“福安心”等四大品牌,发展“物质+服务”综合型救助,为困弱群众提供除解决经济困难之外的照料护理、社会交往、心理援助、能力提升等服务,推动社会救助由“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拓展,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差异化救助需求。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通过支持慈善机构品牌化建设,福田区持续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建设“福i公益”消费慈善平台,启动“M”餐、“食物银行”等公益项目,不断汇集磅礴的慈善力量为福田“双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加快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
结婚领证是人生大事。聚焦群众对美好婚姻家庭的新期待,福田区民政局优化婚姻登记服务,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助力婚姻家庭更和谐、更美满。
福田在全国首创“福甜囍市”婚姻主题市集
花园里领证,水上办婚礼。福田区婚姻登记处位于福田区香蜜公园内,中、西式礼堂坐落在湖面上,与公园优美的景色融为一体被誉为“全国最美婚姻登记处”,正因为如此,福田区婚姻登记处登记量常年全市排名第一,占全市总业务量约五分之一。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办证需求,福田区全国首创周日“不打烊”,全周提供婚姻登记服务,并在全市率先开通婚姻登记服务云呼平台热线,为新人们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去年,福田区民政局在全国首创“福甜囍市”婚姻主题市集项目,打造了集婚姻登记、婚俗文化宣传、婚庆礼仪服务、婚姻家庭辅导、公益慈善参与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此举不仅是福田区作为“广东省婚俗改革实验区”的创新实践,也是深入实施广东“百千万工程”,实现更高水平“幸福福田”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