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争创“全国最干净城市”为目标,深圳市福田区南园街道狠抓执法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执法能力,坚持强基础、重创新,从“四个建设”发力,力破老城区制约城市发展难点,以“绣花之功”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市容环境。
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抓好廉政建设。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落实组织生活,开展理论学习,积极推动组织、制度、理论建设三元相互联动,相互促进,推进党建工作不断提升,确保执法队伍的政治性和先进性。同时,注重廉政教育和制度管理,在执法队内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学习,培养法治思维,将言必合法、行必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公正、文明、阳光执法。
强化素质提升,持续抓好人才建设。执法队定期开展“大练兵”活动,提升队员的身体素质和纪律观念。组织参加法律法规、办案实务等业务培训和法制员、初任培训、执法证等专项培训,邀请驻队律师等人员授课。召开执法业务骨干座谈,讨论讲评执法案例,加强法律应用和业务实操等实务技能培养,不断提高队伍法律素质和办案质量。
强化实干创新,全面抓好整治工作。坚持主动作为,在细节处下功夫,针对辖区背街小巷的乱搭建、乱丢弃、超线经营等“十乱一超”违法行为,开展清理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共清理整治2000余处。联合街道各部门,整治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的燃气安全、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顽疾,积极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利用新媒体,在全市首个推出e南园城市监管系统,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整合街道执法队、社区工作站等多方力量,对辖区市容环境等进行精准管理,在流动人口及商家门店密集的巴登街片区试点,将政府、商户、居民充分联动,进一步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强化求实长效,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根据《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要求,制定协管人员管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明确执法辅助人员的聘用、日常管理、工作职责等规定,加强执法辅助队伍的规范化建设。
落实“留痕”制度,一线执法人员全部配备执法记录设备,在执法过程中采集证据,现场执法结束后及时完整存储影像资料。完善和优化“律师驻队”制度,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确保执法质量和公信力,律师帮助缓解执法者与违法行为人的对立冲突成为常态。(摘自7月2日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