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个24小时社区图书馆开了!就建在这个老城区
信息提供日期 : 2020-08-10 09:12来源 : 福田区南园街道办事处
南园街道作为深圳市人口密度最高的街道之一,也是闻名深圳的老商业城区,7月30日,全市首个24小时社区图书馆在南园街道启动。自2015年以来,南园街道还打造全市首个街道级的非遗馆、全市首个街道级的美术馆、全市首个敬老摄影工作室。如何在寸土寸金、外来人口密集的华强南,设立如此多的文化场馆?本期福田发布现场,听南园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志平来一一解答。
全市首个24小时社区图书馆,满足外来人口学习需求
24小时开放的玉田图书馆,可以说是今年居民关注度最高的一个场馆。为什么南园街道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设24小时社区图书馆?林志平表示,这里面有3个原因。其一,原来的玉田图书馆坐落在城中村内,硬件条件较为不足,场馆老、旧、小,馆内设施薄弱,满足不了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二,经过街道深入考察,确定了乐器城一楼的位置紧邻地铁站,距离辖区3所中小学步行仅5分钟,交通便利,人流量也非常大,能广泛吸引周边的读者群体。其三,街道针对周边居民做了详细的调研,发现居民结构以年轻人和外来人口为主,这部分群体对工作之余的学习空间非常渴求,希望图书馆能延长对外开放的时间。
南园街道从居民现实需求出发,充分调动资源、精心筹备建馆,刚好当时市、区图书馆也在调研24小时开馆的可能性,后来三方的想法不谋而合,各级部门一致认为在这里设立24小时图书馆能发挥更大的效能。在玉田图书馆内设置有成人阅读区、儿童阅读区、电子阅览区、活动区、展览区、母婴室等功能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人文关怀浓厚。
全市首个街道级非遗馆,非遗传承人定期在辖区演出
南园非遗馆于2016年正式开馆,4年来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非遗进社区”等活动近300场,皮影艺术公益培训达500课时,受众达数万人。
在南园不但有展示非遗文化的非遗展览馆、非遗传承人驻馆教学的手工传习室、用于非遗艺术团剧目创作练习的排练厅,还有今年刚建成的皮影小剧场,这个剧场也于今天正式对外开放,接下来每周都将举办皮影体验、演出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南园皮影社由深圳市非遗保护名录《皮影戏(深圳)》代表性传承人蔡劲笋发起,他们不但定期在辖区内演出,传承非遗艺术,还曾代表中国到加拿大、柬埔寨等国家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寸土寸金的华强南,有全市首个街道级美术馆
南园文化除了“好玩”之外,当然还有“好看”的,那就是——南园美术馆。在华强南寸土寸金的区域要建一个美术馆实属不易,但南园街道认为居民不但需要接地气的群众文化活动,还需要提高艺术品味的高雅文化活动。因此,利用街道文化站内的休闲厅、多功能厅,整合成南园美术馆。作为深圳市首个街道级的美术馆,自2016年开馆以来,举办了33场高品质书画展览,展出作品1600余幅。
拥有深圳最大的乐器交易中心,国学大师方锦龙也来过
好玩、好看之外,南园还好听。“雅乐”是南园街道的文化定位,得益于南园有深圳最大的乐器交易中心——深圳乐器城,广东省首家钢琴博物馆也设立其中,馆内收藏了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各国的古钢琴。在活动方面,“国际双城吉他艺术节”就在南园举办。近三年来,演出场次达350场,其中部分活动已连续举办6年之久。
参与“雅乐南园”活动演出的,除了本市的艺术人才及团队之外,还有众多国内外的知名艺术家、艺术团体,如国乐大师方锦龙、格莱美大奖提名获得者杰里米•约夫、上海昆剧团、加拿大《马戏奇缘》管乐五重奏演出组等。可以说“雅乐系列的活动”已经融入社区、融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中。8月份开始“雅乐系列”的线下常规活动也将逐步开展,8月1日将举行“雅乐南园——口琴与古典吉他二重奏专场音乐会”。(摘自7月31日南方都市报.深圳大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