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南园街道办事处 > 政务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及总结

南园街道2014年工作总结与2015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5-03-27 00:00来源 : 福田区南园街道

一、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南园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队伍综合素质,全力推动街道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步。 

  (一)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成效明显 

  1、推进社区治理创新。选取东园、巴登两个社区开展社区治理创新试点,以“一站两委三平台”社区治理模式为切入点,采用“加减乘法”的思路统筹推进社区治理创新。通过将近一年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果,省社工委内刊、市《信息快报》对此均进行了刊登。 

  2、推进政务服务模式改革。进一步巩固“一窗式”服务模式的创新成果,健全行政服务大厅各项工作制度,并安装了电子屏和满意度、叫号机一体化设备。对涉及民生的39项行政服务事项试行无纸化审批;在巴登、东园两个社区各设立1个综合服务窗口,将“一窗式”服务模式延伸到社区层面。通过公开选拔人才、提高待遇、开展“流动红旗窗口”和“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等形式,强化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和综合服务素养。在福田区政务服务系统窗口人员业务技能竞赛中,南园街道囊括了各项业务比赛的桂冠。 

  3、推进诚信执法试点。为配合法治社区建设步伐,南园街道进一步推进政务诚信体系建设,在城管执法、计划生育、房屋租赁、安全监管四个方面的行政执法业务中全面铺开诚信执法试点工作。 

  (二)完善机制,社会治理井然有序 

  1、强化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开展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网上预约办理试点,率先完成全区首份网上预约和办理的房屋租赁合同。继续推进居住人员信息自主申报工作,截至12月下旬,街道自主申报信息95533条,自主申报率为77.43%。成立南园街道网格管理中心,并将11个社区科学划分为129个基础网格,为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打下基础。成立南园街道楼长联合会,加强了楼长自治组织建设。成立“涉恐关注人员”管控工作专业队,持续保持对反恐工作的高压态势,全年公安机关根据我办提供的有效信息,抓获“涉恐嫌疑人”12名。 

  2、强化安全监督管理。一是严格安监执法检查,全年检查企业463家次,立案查处企业违法案件24宗,开展“七打七治”等专项行动,促进企业隐患自查自报。二是实现对辖区2121家“三小”场所检查全覆盖,定期化、常态化开展住宅安全整治。三是加强安全宣教培训,全年培训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2938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46场、公共安全应急救援演练2场、消防应急演习48场,播放警示教育电影4场,发放宣传资料8万份。四是整合各方资源,健全志愿应急消防队伍“大队-中队-分队”三级建制,建立中队12个、分队58个,共有队员611人,通过技能培训和定期演练有效提高志愿应急队伍战训能力。 

  3、强化社会综治维稳。一是完成小区业委会选举(换届)11家,并进一步加强对辖区治保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企事业单位数及个体户数增长率综合排名为全区第一;按期完成辖区2014年人口变动情况及城市住户换户调查、各类企业单位及个体经营户上户核查等各项统计工作,各专业报表上报率达100%。三是整合辖区法律资源,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全年调解各类纠纷911宗,成功885宗,成功率97%,涉及金额246万元。四是为各社区配备专业法律顾问,并邀请普法讲师、法官、检察官、交警、民警等专家针对不同普法对象进行专题授课,全年举办法制讲座10场。五是继续推进安全文明小区创建,2014年新创建提高安全文明小区1个(御河堤花园),巩固安全文明小区3个(赛格苑、万德居、汇港名苑)。 

  4、强化综合环境整治提升。一是转变城市管理执法模式,执法队员针对主干道、商业区、居民区、学校周边等重点巡查区域实行分片区徒步巡查,采用机动巡查和定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强路面巡查管控力度。二是针对滨河路华强南立交路段建筑垃圾转运造成扬尘污染问题、电子市场周边快递占道收件现象、非法办学机构以及巴登村脏乱差问题等进行专项重拳整治,并加强对爱华市场等重点区域的日常监管。三是对部分老旧小区的破旧垃圾桶进行更换,同时加快生活垃圾密闭收运体系建设,目前辖区开展生活垃圾密闭收运工作的物业小区达27个;对辖区所有人行道绿化树树穴进行铺设透水砖的改造,并开展了南华村树木安全隐患整治。四是通过开展中小学生和家长“小手拉大手 美化新南园”、街道和社区公职人员“人人动手 清洁南园”以及“文明出行”劝导等志愿行动,营造爱护辖区环境、维护公共秩序的良好氛围。五是各类创建活动效果显著,锦龙花园创建成为2014年度福田区节水型居民小区,玉田社区创建成为省级宜居社区。 

  (三)改善民生,服务体系日趋健全 

  1、“民生微实事”卓有成效。从解决居民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出发,认真推进“民生微实事”工作,全年征集项目115个,按照“三议、三公开”原则进行科学甄选和组织实施,共分六批启动了66个项目的建设(服务类47个,工程类19个),投入专项资金296.85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08.6万元。 

  2、服务阵地建设加快步伐。成立东园、巴登社区服务中心,目前辖区已建社区服务中心4个,并依托各社区服务中心分别设立了“妇女儿童之家”。成立沙埔头社区老年协会,街道现有老年协会共4个。11个社区全部建立“社区家长学校”,通过举办讲座、培训、亲子互动体验等各类活动,加强了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指导。全年新建“职工之家”28家,截至年底街道共有“职工之家”1976家,建家率达95%。 

  3、困难群体帮扶落实到位。辖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48户、88人,边缘户12户、31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救济金743668元,核报低保医疗救助金9717元;受理困难人员临时救助申请54人次,发放救助金343450元。全年办理失业登记578人,促进就业510人,因地制宜开发就业岗位6851个;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初见成效,共开展专项大型活动7场,专家“一对一”辅导创业65人,高校毕业生和青年参加创业培训55人,创业成功5人。举办“温暖南园,幸福相约”单身青年交友联谊活动7场,参加人数323人,现场成功牵手43对。 

  4、计生服务管理不断优化。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指标任务,不断加大挂钩帮扶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计生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利用10个生育文化中心深入开展公共卫生宣传教育,并通过开展“百场优生知识讲座”、“科学育儿知识讲座”普及优生、优育、优教知识;为育龄家庭免费发放计生服务箱及药具3800套。抓好“单独二孩”新政策的学习贯彻;全年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69例共623万元;加强区域协作,与省内外5个县(街道)计生部门签订区域协作双向协议书,协助调查计生疑难问题20余次。 

  5、社区公共文化蓬勃开展。一是形成南园特色的活动品牌。全年开展文体活动超过80场,“传统文化艺术周”、“青少年公益文化夏令营”、“成人书法培训班”、“少儿舞蹈启蒙班”、“摄影知识讲座”等活动广受喜爱。二是引进较高水平的文艺活动,如由中宣部主办的“我们的价值观”曲艺专场和“福永杂技团进社区”文艺专场、“首届国际双城吉他节系列活动”等。三是培育扶持民间艺术团队。成立南园街道群众文化学会,新组建街道级别艺术团队2个;秋之语合唱团在“中国国际合唱节”比赛中夺得一金一银。 

  (四)强化作风,队伍质效不断提升 

  1、圆满完成社区“两委”换届。以公推直选的方式产生了11个社区新一届的综合党委领导班子;13个居委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实现了不出差错、没有投诉和补选的预期目标。换届选举后,产生了一批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的社区干部,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100%,社区综合党组织和居委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85.5%,基层组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2、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狠抓理论学习,开展集中学习活动23场次;处级领导干部开展讲学14场次、专题讨论5次。二是深入基层体验,开展处级领导干部“民生体验日”75人次,走访党员干部群众101人次。三是认真查摆问题,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2次,查摆发现问题32个,收集意见建议35条。四是严格整治措施,并狠抓制度建设,共制定整改方案3个,班子整改措施29条,建立和完善制度20个。五是建立处级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联合驻点“两代表一委员”及挂点部门负责人组成驻点团队,指导社区开展工作。 

  3、不断强化廉政纪律教育。一是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廉政准则、开展廉洁读书活动、举办专题培训和反腐党课等形式,强化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二是严肃党风党纪,查办辖区党员违纪案件两宗,对广大党员进行了教育警示。三是进一步完善考勤制度,在街道办公大楼设置考勤机进行辅助考勤,并不定期对街道各部门和各社区工作站的纪律作风进行明察暗访。 

  4、全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建成立南园街道通讯行业党委,推动“两新”组织覆盖面不断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继续双促进、双发展。全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撤销了三个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的党支部。通过建立健全党代表工作室、党员活动室、整合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社区365党群服务平台等,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服务和管理,并开展了诸如“党员义务活动日”、“党员生日会”、“清脸行动”等一批党建特色活动。 

  5、积极推进基层民兵组织建设。把好征兵工作各个关口,选送6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做好国防后备力量组织整顿工作,成立了由通天地民兵营、上步股份公司民兵应急分队、爱华公司武装部共40人组成的南园街道“三防”抢险民兵应急分队,在天气恶劣时段随时待命准备参加应急抢险救灾。 

二、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我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福田区“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区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以党建工作、“改革意识”、“法治意识”和“环境意识”为主题,全力抓好各项工作:  

  (一)党建谋全局,拓展党建工作新内涵 

  1、建章立制强化制度建党。认真落实区委《关于从严从实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意见》。继续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成果,将“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加强作风建设无尽期”的观点贯彻始终,切实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四风“的长效机制。建立部门问责机制,做好督查与监察的联系。完善上下班考勤制度,将上下班打卡制推行到街道各部门和社区工作站。 

  2、激发活力丰富党建内涵。以优化城市综合环境为抓手,激发党员扎根社区干事创业激情。充分发挥党代表工作室作用,落实党代表各项工作,组织更多听民意、解民困专项活动。加强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全面推进“智慧党建”工作。加快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型党建的规划设计,构建切合南园实际的、日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城区文明体系。 

  3、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工作质效。强化基层党建环境,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开展不少于4节“短、实、新”的微型党课,全力提升辖区党员党性修养。突出抓好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建立健全治懒治庸的长效机制,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腐败问题零容忍,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以廉政促使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  

  (二)改革谋发展,助推基层治理新探索 

  1、深化社区治理创新。继续理顺社区治理权责清单,打造出可操作、可量化考核的社区权责清单;通过规范社区“两委”(综合党委、居委会)建设和社区“三平台”(议事、服务、监督)建设工作,不断推动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以及社区事务公开的落实,夯实社区服务民生基础,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2、推进社区综合服务窗口试点。对巴登、东园综合服务窗口进行整合,并在另外4个社区工作站试点设立综合服务窗口。通过业务系统的整合,实现对社区现有的民政、残联、计生、劳保、租赁等窗口服务事项的整合,实现“一窗式”综合服务在11个社区的全覆盖。 

  3、设立“智慧南园”运营中心。依托中心平台的建设,利用大数据理念和信息技术,推出微信公众号预约、微信在线办事、微信督查、智慧党建等服务,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和党务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与“智慧福田”街道工作平台做好对接,发挥出各部门和社区工作站配置的网格管理PDA终端的优势作用,推进网格管理中心规范化运作。 

  4、健全电子政务服务模式。建立南园街道网络服务平台,通过各社区家园的接入,形成覆盖社区的网络服务平台,通过完善各项功能,实现社区居民网络咨询、网上办事等便捷的自助服务渠道;继续深化南园街道行政服务无纸化工作;为街道服务大厅和各社区工作站架设无线AP设备,为群众网上办事提供无线上网服务。 

  5、创建创业就业服务新平台。创造条件成立街道创业就业能力服务中心,通过为辖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自主创业者等群体提供免费的就业创业服务,以“创业就业超市”的概念及模式运营,提供以技能培训充电为主的创业就业服务,打造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机构运营”的全方位创业就业技能综合服务平台。 

  6、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在剩余的6个社区加快推进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引进专业机构为居民提供专业化、高水准的各类便民利民服务,力争在2015年实现街道11个社区的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 

  (三)法治谋提升,开拓法治南园新视野 

  1、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出台法制审核办法,对于涉法事项,务必通过专业律师或上级法制部门把关,确保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对于在基层执法中容易出现的行政执法漏洞,通过抓典型案例,分析具体原因,不断完善执法机制,提升执法水平。 

  2、开展诚信执法行动。作为福田区的三个试点街道之一,通过继续深化街道各职能部门开展执法信息互联互通工作,将执法信息录入福田区政务诚信系统的情况以“温馨提示”、“诚信提示”和“诚信告知”印章等形式告知行政相对人,推进辖区居民、企业不断提升自身诚信度,成为讲诚信、守法纪的社会责任主体。 

  3、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建设。继续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建设,根据辖区居民实际需求,计划全年投入资金500万元,再解决一批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的现实问题,努力提升居民居住生活质量。通过开展民生微实事“法治社区建设系列”和“地球村文化系列”项目,促进社区文化、法治建设与国际化视野有机结合。 

  4、延伸法律触角,推进法治惠民。充分利用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等社区工作机构和平台,发挥多口径多平台优势,推动法律调解、普法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全覆盖,通过加强爱心调解站建设、法律帮扶结对子、人民调解机制、网格化建设、出租屋自主申报等的工作,全方位延伸社区法律宣传触角;充分利用市、区普法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咨询,把法治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建立起一条南园特色的法治宣传、法制教育的新路子。 

  (四)环境谋优化,描绘美丽南园新画卷 

  1、筑牢“里子”强化治理。建立街道处级领导干部担任脏乱差道路第一责任人的“路长制”,由街道处级干部作为道路清扫保洁第一责任人,督促道路保洁工作落实到位。开展“律师驻队”活动,一方面通过律师向执法对象发出律师函,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处罚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另一方面通过律师给执法队员培训授课,进一步提升执法队员执法素养。结合诚信执法工作,将城管执法结果与社会诚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建立诚信档案,试行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开展“民生微实事综合环境整治”系列活动,重点做好辖区老旧基础设施、消防设施更新。 

  2、洗净“面子”提升形象。建立“南园城管”微信平台,壮大参与队伍,全面调动各方资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厘清职责,加强对外包保洁单位的严格管理,对辖区保洁人员的到岗情况进行监督,做到责任到人、奖惩明确,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提高辖区环境卫生治理水平。与股份公司密切合作,充分调动上步股份公司积极性,有效利用其管理资源,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提高环卫质量。以机械化为手段,积极开展垃圾清运工作,通过密闭性垃圾清运,杜绝二次污染。以街道“一号文”的形式部署今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责任明确、执行高效。 

  3、深化“平安南园”创建。通过建设访前法律服务室,提高信访工作质量。继续加强安监执法、“三小”场所、住宅安全整治,完善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和机制,确保辖区安全生产环境不断提升;启动国家安全社区复评迎检工作,确保复评顺利通过。完善街道应急值班机制和监督考勤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